華文網

中國首艘航母這一技術竟超越美國!細節曝光

近日,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再傳捷報,據悉,001A國產航母似已塗裝紅色底漆,其下水時間極有可能是4月23日,因為這天正好是海軍建軍日。這一消息的傳出,足以令國人振奮!

“中國電磁彈射之父”的馬偉明院士曾經說道,

中國現在已經成功搞定了航空母艦上最難的技術之一。那邊是電磁彈射技術和電磁攔阻技術。所以,國產收艘航母的真容很是讓人期待。

相關研究表明,電磁攔阻技術比彈射技術的難度大得多。馬偉明說道,電磁攔阻與電磁彈射正好是相反的關係,

若解決了彈射問題,那麼“順藤摸瓜”反向思考,解決攔阻技術的難度就不會很大。儘管如此,電磁攔阻技術還是航母中難度最高的技術之一。權威軍事專家稱,在航母的電磁攔阻方面,中國已經取得重大進展,與美國的技術不相上下。

中國有句古話:四兩撥千斤。這句話用來形容攔阻索很是貼切。據相關資料表明,現在噴氣式艦載機的著陸速度大約在300公里/左右,

若任由飛機自由滑行,飛機至少要滑行1000米才能停住,但是,航母的飛行甲板一般只有200多米,so,航母上攔阻裝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舉個栗子。遼寧艦的攔阻裝置由4根橫在斜角甲板上的攔阻索組成,各攔阻索的間距為12米,並且與甲板下面的4台液攔阻動機相連。該攔阻裝置能夠讓時速220公里、重20多噸的殲15艦載機在2秒內穩穩著陸。面對如此快的速度和如此重量的機身,

攔阻裝置能夠載2秒內讓飛機平穩著陸,其技術難度和重要性可想而知。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伴隨著無人機和艦載機的迅猛發展勢頭,航母攔阻系統也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提高其適應性和靈活性。

據悉,航母攔阻系統的趨勢是向著電磁攔阻系統發展。

電磁攔阻系統與液壓攔阻系統相比具有更簡單輕巧、便於操作的優勢。不僅大大減少了反應時間,在攔阻效果上也比液壓攔阻好很多。值得一提是,當各種飛機頻繁輪流降落時,工作人員只需輕輕按下按鈕,剩下的就交給機器自動完成。舉例,在美國的福特級航母上,使用的AAG電磁攔阻系統的滑輪阻尼器就多了兩個測量拉力的感測器,可以直接把不同的拉力信號傳送到中央控制器,
然後在提示其啟動有關的控制程式,有效防止超載。

據專家稱,相對於美國的攔阻裝置,中國的電磁攔阻裝置更為先進。美國的電磁攔阻裝置中有一個錐形大捲筒,原理是艦載機著艦掛上攔阻索後,攔阻索由上面抽出並帶動捲筒轉動,從而帶動發電機及水渦輪工作。這種錐形結構讓攔阻索隨著飛機著艦後制動速度降低的同時加速轉動,促使制動電機效率下降,以便讓吸引能量的曲線更為平緩。

但是我國的電磁攔阻則使用了一種新型結構代替錐形大捲筒,在橫向尺寸上縮小了三分之一,重量也會減少百分之七十以上,因此也能進一步改裝攔阻裝置的阻尼特性。

中國航母在攔阻裝置上取得了重大進步,提高了艦載機起降的效率,大大增強了我國航母的整體綜合實力。而中國首艘航母001A的廬山真面目讓千萬國人翹首以盼,到底會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促使制動電機效率下降,以便讓吸引能量的曲線更為平緩。

但是我國的電磁攔阻則使用了一種新型結構代替錐形大捲筒,在橫向尺寸上縮小了三分之一,重量也會減少百分之七十以上,因此也能進一步改裝攔阻裝置的阻尼特性。

中國航母在攔阻裝置上取得了重大進步,提高了艦載機起降的效率,大大增強了我國航母的整體綜合實力。而中國首艘航母001A的廬山真面目讓千萬國人翹首以盼,到底會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