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年寄語|2018,看看高新區的“新藍圖”

歲序更替,華章日新。2018年的鐘聲已經敲響,我們迎來了嶄新而充滿希望的一年。

2018年,既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國家火炬計畫實施30周年,以及第一個國家高新區建設30周年。在這個重要的歷史節點,

國家高新區將如何發展?

新時代、新使命、新思想、新征程。2018,讓我們來看看高新區描繪的“新藍圖”。

天津高新區:步入新時代 邁向新征程

天津高新區工委書記 倪祥玉

天津高新區管委會主任 王盛

2017年,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吹響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嘹亮號角。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天津高新區圍繞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踐行新發展理念,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經濟總量實現倍增發展,創新實力進入全國前列。

2017年,國能新能源汽車生產啟動,規劃產能22萬輛;艾康尼克與微軟簽約,將共同開發定義未來出行方式的智慧汽車;英國國家石墨烯研究院國內首個工程技術中心落戶天津高新區……它們正在開啟、引領中國乃至全球電動汽車的深刻變革。

2017年,清華紫光、國科量子等大項目好項目紛至遝來;曹操專車等20個項目入駐互聯網產業園;中科曙光憑藉51套HPC系統在全球HPC TOP500中排名第四;南大通用蟬聯國產資料庫市場第一……它們正在推動資訊產業、智慧城市、人工智慧等領域的高速發展,

也在向世界展示著中國品牌的魅力。

企業的創新離不開產業生態的培育。2017年,天津高新區出臺民營經濟“天堂七條”、人才政策“黃金七條”、人才服務“便利七條”等政策;“創通票”初創企業服務包上線;打造適宜產業創新的“雙創”生態,並獲批國家雙創示範基地;聚集優質企業,

不斷完善產業鏈條,向著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創新中心的目標一步步靠近。

2017年,黨群活動服務中心建成投用;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從上至下,入心入腦;在井岡山接受革命的洗禮……在加強党的建設上,我們堅定不移、毫不動搖。

2017年,無數個感動的瞬間令人銘刻於心。我們的“精准扶貧”遍佈西藏、青海、甘南、阜平等全國各地;在美麗的渤龍湖畔,5萬名觀眾盡享草莓音樂節的狂歡;我們承接並成功舉辦了全運會現代五項和馬術比賽;在濱海新區創建衛生城市的攻堅時期,

我們的幹部擼起袖子、深入一線,圓滿完成任務。

舊歲已展千重錦,新年更進百尺竿。2018年,站在新的起點上,天津高新區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付出更為艱苦、更為智慧的努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履行新的使命,邁向新的征程。一是在產業集聚和引領上實現新突破。加快形成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高端產業生態,聚集和培育一批百億、十億級的領軍企業和細分領域的行業國家級、世界級冠軍,打造千億級的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鏈。二是在創新能力上實現新突破。我們要緊緊圍繞產業需求,建立研發平臺,以領軍企業聚集頂尖研發機構。同時,通過“創通票”制度、民營經濟“天堂七條”等政策創新,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援,培養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科技人才。三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實現新突破。全力推進京津合作示範區建設,成為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承載地。四是在生態環境上實現新突破。以史上最嚴苛的“項目准入制”為標準把好項目關,加快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實現區域的綠色發展。不斷壯大藍天產業聯盟,並積極發揮聯盟的作用,以科技手段推動大氣污染等環境問題的治理,為2020年美麗中國目標的實現作出貢獻。五是在全面從嚴治黨上實現新突破。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打造一支對党無限忠誠、四個意識堅定、敢打善打硬仗、能打打好勝仗的優秀幹部隊伍。

上海張江高新區:創新擎舉夢想 在新時代揚帆啟程

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天道酬勤,歲月不居。回首2017年,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以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為己任,著力構建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培育新興產業、面向全球集聚高端人才、先行先試各項改革舉措,是上海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全國創新改革先導區以及上海建設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載體。

目前,張江示範區已經形成生物醫藥、資訊技術、節能環保、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文化科技融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九大產業集群,成為中國創新資源最密集的區域之一,發揮著集聚、示範、引領、輻射、帶動的巨大作用。在新一輪的發展與改革中,張江示範區集中開展全方位的先行先試探索,創新體制機制,以健全自主創新、開放創新和創新創業三個保障體系,不斷優化產業空間佈局和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在面向全球集聚高端人才和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上等諸多方面先行先試,走出了一條具有“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上海城市精神的高新區發展新路徑。

行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揚鞭。展望2018年,在新的歷史階段,張江示範區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在科技部的科學指導下,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戰略部署和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的規劃目標,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不斷打造產業集聚、創新引領、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的立體生態環境,一步步夯實科技園區創新驅動、提質增效的轉型升級之路。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征程呼喚新擔當。張江示範區將和全國各高新區一起凝心聚力,合作共進。為此,張江示範區在立足當下,追求實效的同時,更著眼長遠,戰略謀劃。在回應創新驅動發展國家戰略的路上,借智而為、借力而行、借勢而發,不斷適應新常態,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謀求新突破,持續加大力度推動園區經濟轉型升級、創新能力提升、創新生態營造、開放合作力度加大,聚焦重點,先行先試,把肩挑社會主義發展新時代賦予的改革重任當成前進的最大動力,為實現園區創新生態、創新能力、示範效應等的再次跨越發展,砥礪前行。

重慶高新區:知行合一 激情創業 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西部創新中心

重慶高新區党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劉小強

2017年是重慶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開局之年。我們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驅動、穩中求進”,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領跑重慶。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6%,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24件,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升至4.6%。

過去的一年,我們全力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編制完成重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實施方案,作出“十大重點工程”戰略安排;啟動科技體制綜合改革,在全國率先試點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改革;高新技術企業、高成長性企業、高新技術產品數量保持重慶第一,全國首個科技要素交易中心建成投運,3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全部獲評國家優秀(A類),成功獲批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園區。

過去的一年,我們加快構建高端產業體系。佈局打造以超級互聯網為核心的新一代資訊技術,以積體電路為重點的人工智慧,以精准醫療為特色的生物醫藥及生命科學,以石墨烯為代表的新材料,以新能源與智慧裝備為主要方向的高端裝備和高技術服務六大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千億級產業集群。戰略性新興製造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現代服務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38%和62%。

過去的一年,我們持續優化創新創業生態。連結全球創新資源,中丹技術轉移中心、清華啟迪科技園、騰訊眾創空間旗艦示範基地等加快建設,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中國工業設計研究院西南中心、中國電科智慧院等成功落戶,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西南分院招生開學。“渝新券”在重慶先行先試、惠及企業400餘家。發放“人才金卡”,完善高層次人才服務體系。

2018年,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成重慶政策最優、活力最強、要素最集聚的創新高地,奮力開創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新局面。

我們將堅持以改革創新帶動全面創新,貢獻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的重慶高新智慧。持續推進科技體制綜合改革,制定出臺鼓勵自主創新專項政策,打造創新創業制度“高地”、政策“窪地”,形成對高層次人才、高新技術企業、高端研發機構等創新要素的“虹吸效應”。

我們將堅持改革開放,開拓進取,促進動能轉換,展現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重慶高新作為。堅持品質第一、效率優先、數質並舉,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化內陸開放合作,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加快打造六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推動產業加速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我們將堅持強服務優化創新創業生態,培育激情創業的重慶高新文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科技金融體系,營造創新創業氛圍,打造優良營商環境,厚植創新創業的價值認同和崇創勵新的人文沃土。

我們將堅持優規劃提升城市品質,探索產城融合發展的重慶高新路徑。強化規劃的前瞻性和剛性約束,優化城市功能佈局,提升宜居宜業環境,建設智慧驅動、綠色本底、人文內核的生命型城市。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重慶高新區正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知行合一、激情創業,沿著高品質發展的航道劈波斬浪,勇往直前,全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中國西部創新中心。

昆山高新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推動產業鏈邁進“高精尖”

昆山市委常委,昆山高新區党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管鳳良

2018年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響。在這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向關心和支持昆山高新區發展的各界各地朋友們,致以新年的祝福!

2017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開啟了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的新征程,迎來了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党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更加堅定了昆山高新區人追求“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初心。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設創新型國家,要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所有國家高新區都肩負著的,並將為之全力奮鬥的偉大使命!

2017年,也是昆山高新區繼往開來、砥礪奮進,取得顯著發展成效的一年。剛剛公佈的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中,昆山高新區從2015年度的63名,提升到2017年度的54名,上升9個位次。2017年,重大專案招商取得突破。國內高性能先進計算領域的領軍企業中科曙光、首期投資達100億元的安全可控資訊技術產業合作專案簽約落地,富士康科技集團啟動總投資超250億元的增資專案,丘鈦科技集團新增投資3億美元,國內聲電、光電器件研發製造領域的頂尖企業歌爾集團簽約落戶,2017年累計引進17個總投資超千萬美元外資項目、8個超億元內資專案。同時,江蘇省首批特色小鎮——昆山杜克智穀小鎮啟動建設,簽約落戶了一批總投資達135億元的高端項目。這些項目為昆山高新區的下一步發展,積聚了強大的發展動能。

2017年,昆山高新區科技創新領域捷報頻傳。成功設立運作江蘇—烏克蘭裝備製造國際創新院、昆山杜克大學計算圖像技術研究中心、中科院沈自所(昆山)智慧裝備研究院等一批創新平臺,小核酸及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獲批國家火炬計畫特色產業基地。維信諾科技主導柔性顯示國際標準制定,蘇州能訊入圍國家重點研發計畫,迅立光電交付國內首台“中國智造”高效太陽能電池量產設備,瑞博生物完成國內首例小核酸臨床試驗,澤璟製藥國內首創蛋白質新藥進入臨床研究,華測檢測通過國際實驗動物評估和認可委員認證。

回望2017年,昆山高新區在拼搏中成長,在成長中蝶變,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推動產業鏈向“高精尖”邁進。

展望2018年,昆山高新區將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力建設一流創新型特色園區,爭當全國縣級市國家高新區的領頭羊。

當前,國家高新區已進入戰略提升的新階段,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奮進。在新的一年裡,昆山高新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更好地發揮國家高新區對區域發展的引領示範作用,把昆山高新區建設得更加更好,讓昆山高新區群眾更加幸福。

讓我們滿懷信心和期待,擼起袖子加油幹,一起迎接更加精彩美好的2018年!

青島高新區: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青島市政府黨組成員,紅島經濟區、青島高新區工委書記 王作安

歲序更替,華章日新。2017年,青島高新區戰勝困難、迎接挑戰,搶抓“新機遇”,整合“新資源”,注入“新活力”,以 “一三三五”工作舉措和“2311”總體工作思路為引領,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緊緊抓住創新這個“牛鼻子”,打造“創新創業先導區”和“美麗青島示範區”,奮力把青島建設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時尚美麗、更加獨具魅力,在建設國家一流高新區的道路上踏下了堅實的足跡,各項工作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這一年,千帆競渡、百舸爭流。青島高新區獲批國家雙創示範基地,結合千萬平方米產業載體建設任務,著力打造“創客紅島”創新創業服務品牌。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青島高新區突出科技創新引領,充分發揮小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在“創新創業“的道路上走在前列,引領創新驅動發展。

這一年,百花爭妍、山清水秀。青島高新區深化生態文明建設,按照“規劃設計形態美、設施完善功能美、綠色生態環境美、宜居宜業生活美、社會安定和諧美”的要求,實施全域統籌,推進城鄉、產城、城市功能與品質、城市管理與社會治理四大體系的協調發展,全力打造“水清岸綠、灘淨城靜、文明智慧、宜業宜居”的美麗青島升級版。

這一年,八面來風、四方輻輳。面對新常態、新機遇、新挑戰,青島高新區依託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等4個國家級人才基地,堅持改革創新,打造獨具特色的“人才特區”,成為集聚人才的“政策窪地”;立足全球視野,吸引集聚海內外英才,成為唯才是舉的“人才高地”;激發創新活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動力十足的“創業福地”。全力打造中國北方具有區域特色的人才集聚中心,為區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一年,厚積薄發、方興未艾。青島高新區聚焦六大產業,打造高端智慧製造中心。在軟體資訊、醫藥醫療、智慧製造與新材料、互聯網、金融、高端服務業領域“全面開花”“靶向招商”,積極推進產業育成,佔領技術高地和產業高地,聚合技術與人才,構建產業發展的宏偉藍圖,推進“十大工程”穩步前行。

這一年,厲兵秣馬、砥礪前行。2017年,青島高新區按照“專門、專人、專注、專業”的原則,進行自我革命,建立了適合主導產業發展方向的“事業部”制,把“簽字蓋章”變成“專業服務”,改變了過去單一專案、單個企業的招商模式,轉為打造產學研一體化、集群化,構建了完整產業鏈的大招商格局。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2018年是青島高新區膠州灣北部主園區開工建設10周年,對青島高新區而言,不僅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上的一個重要節點,也是整裝再出發的一個新起點。站在新起點上,青島高新區必將邁上新征程,幹出新業績。狠抓工作落實,用更加扎實有效的“紅島作為”,把青島建設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時尚美麗、更加獨具魅力,推動青島持續率先走在前列,把山東半島建設得更加美好。

蚌埠高新區:新時代要有新使命 新使命要有新作為

蚌埠高新區党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湯春義

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響,時光的腳步鏗鏘而至!在這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我代表蚌埠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蚌埠高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致以衷心的感謝!

2017年是蚌埠高新區砥礪奮進、創新有為的一年。一年來,我們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安徽省、蚌埠市科技部門的精心指導下,在蚌埠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踐行新發展理念,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統籌抓好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招商引資、專案建設以及環保督察、巡視整改、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等重點工作,園區核心經濟指標逆勢上揚,專案工作推進有力,上市融資取得新突破,創新發展邁出新步伐,為黨的十九大召開交上了一份亮麗的答卷。據科技部火炬中心最新評價結果,蚌埠高新區在全國157個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已上升到第42位,連續5年爭先進位,在2007年以後新升級的103家國家高新區中綜合排名第2。這一年,我們先後獲評2017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和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園區,均為安徽省惟一。我們圍繞省級矽基新材料,市級電子元器件、智慧裝備製造三大戰略性新興基地,加快推進“三重一創”建設,在2016年大富光電OLED產業專項成功申報安徽省“三重一創”基礎上,2017年中電科41所5G通信核心器及測試儀器再獲安徽省“三重一創”重大專項支持……

2018年,是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也是蚌埠高新區推進轉型升級、實現創新發展、加快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成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的攻堅之年。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以新發展理念統領發展全域,以創新驅動發展和開放帶動發展為戰略支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為著力點,聚焦科技創新、深化改革、實體經濟、招商引資、專案建設、民生保障、生態環境、從嚴治黨等八大領域,堅持穩中求進,穩重有為,大力實施“123”行動計畫,奮力打造實力雄厚的經濟強區、充滿活力的科技強區和宜居宜業的生態強區,在建設五大發展的“千億高新”的征程中奮勇前進。

新時代要有新使命,新使命要有新作為。2018年,讓我們攜手奮鬥,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執著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創新實幹,不斷彙聚起同心共築高新夢的磅礴力量,奮力開創蚌埠高新區更加燦爛、更加輝煌的明天!

展望未來,衷心希望我們的高新事業更加繁榮昌盛!希望蚌埠高新區在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中蹄疾步穩、再創輝煌!

加快形成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高端產業生態,聚集和培育一批百億、十億級的領軍企業和細分領域的行業國家級、世界級冠軍,打造千億級的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鏈。二是在創新能力上實現新突破。我們要緊緊圍繞產業需求,建立研發平臺,以領軍企業聚集頂尖研發機構。同時,通過“創通票”制度、民營經濟“天堂七條”等政策創新,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援,培養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科技人才。三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實現新突破。全力推進京津合作示範區建設,成為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承載地。四是在生態環境上實現新突破。以史上最嚴苛的“項目准入制”為標準把好項目關,加快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實現區域的綠色發展。不斷壯大藍天產業聯盟,並積極發揮聯盟的作用,以科技手段推動大氣污染等環境問題的治理,為2020年美麗中國目標的實現作出貢獻。五是在全面從嚴治黨上實現新突破。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打造一支對党無限忠誠、四個意識堅定、敢打善打硬仗、能打打好勝仗的優秀幹部隊伍。

上海張江高新區:創新擎舉夢想 在新時代揚帆啟程

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天道酬勤,歲月不居。回首2017年,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以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為己任,著力構建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培育新興產業、面向全球集聚高端人才、先行先試各項改革舉措,是上海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全國創新改革先導區以及上海建設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載體。

目前,張江示範區已經形成生物醫藥、資訊技術、節能環保、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文化科技融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九大產業集群,成為中國創新資源最密集的區域之一,發揮著集聚、示範、引領、輻射、帶動的巨大作用。在新一輪的發展與改革中,張江示範區集中開展全方位的先行先試探索,創新體制機制,以健全自主創新、開放創新和創新創業三個保障體系,不斷優化產業空間佈局和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在面向全球集聚高端人才和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上等諸多方面先行先試,走出了一條具有“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上海城市精神的高新區發展新路徑。

行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揚鞭。展望2018年,在新的歷史階段,張江示範區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在科技部的科學指導下,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戰略部署和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的規劃目標,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不斷打造產業集聚、創新引領、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的立體生態環境,一步步夯實科技園區創新驅動、提質增效的轉型升級之路。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征程呼喚新擔當。張江示範區將和全國各高新區一起凝心聚力,合作共進。為此,張江示範區在立足當下,追求實效的同時,更著眼長遠,戰略謀劃。在回應創新驅動發展國家戰略的路上,借智而為、借力而行、借勢而發,不斷適應新常態,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謀求新突破,持續加大力度推動園區經濟轉型升級、創新能力提升、創新生態營造、開放合作力度加大,聚焦重點,先行先試,把肩挑社會主義發展新時代賦予的改革重任當成前進的最大動力,為實現園區創新生態、創新能力、示範效應等的再次跨越發展,砥礪前行。

重慶高新區:知行合一 激情創業 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西部創新中心

重慶高新區党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劉小強

2017年是重慶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開局之年。我們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驅動、穩中求進”,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領跑重慶。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6%,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24件,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升至4.6%。

過去的一年,我們全力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編制完成重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實施方案,作出“十大重點工程”戰略安排;啟動科技體制綜合改革,在全國率先試點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改革;高新技術企業、高成長性企業、高新技術產品數量保持重慶第一,全國首個科技要素交易中心建成投運,3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全部獲評國家優秀(A類),成功獲批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園區。

過去的一年,我們加快構建高端產業體系。佈局打造以超級互聯網為核心的新一代資訊技術,以積體電路為重點的人工智慧,以精准醫療為特色的生物醫藥及生命科學,以石墨烯為代表的新材料,以新能源與智慧裝備為主要方向的高端裝備和高技術服務六大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千億級產業集群。戰略性新興製造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現代服務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38%和62%。

過去的一年,我們持續優化創新創業生態。連結全球創新資源,中丹技術轉移中心、清華啟迪科技園、騰訊眾創空間旗艦示範基地等加快建設,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中國工業設計研究院西南中心、中國電科智慧院等成功落戶,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西南分院招生開學。“渝新券”在重慶先行先試、惠及企業400餘家。發放“人才金卡”,完善高層次人才服務體系。

2018年,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成重慶政策最優、活力最強、要素最集聚的創新高地,奮力開創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新局面。

我們將堅持以改革創新帶動全面創新,貢獻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的重慶高新智慧。持續推進科技體制綜合改革,制定出臺鼓勵自主創新專項政策,打造創新創業制度“高地”、政策“窪地”,形成對高層次人才、高新技術企業、高端研發機構等創新要素的“虹吸效應”。

我們將堅持改革開放,開拓進取,促進動能轉換,展現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重慶高新作為。堅持品質第一、效率優先、數質並舉,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化內陸開放合作,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加快打造六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推動產業加速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我們將堅持強服務優化創新創業生態,培育激情創業的重慶高新文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科技金融體系,營造創新創業氛圍,打造優良營商環境,厚植創新創業的價值認同和崇創勵新的人文沃土。

我們將堅持優規劃提升城市品質,探索產城融合發展的重慶高新路徑。強化規劃的前瞻性和剛性約束,優化城市功能佈局,提升宜居宜業環境,建設智慧驅動、綠色本底、人文內核的生命型城市。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重慶高新區正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知行合一、激情創業,沿著高品質發展的航道劈波斬浪,勇往直前,全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中國西部創新中心。

昆山高新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推動產業鏈邁進“高精尖”

昆山市委常委,昆山高新區党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管鳳良

2018年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響。在這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向關心和支持昆山高新區發展的各界各地朋友們,致以新年的祝福!

2017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開啟了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的新征程,迎來了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党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更加堅定了昆山高新區人追求“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初心。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設創新型國家,要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所有國家高新區都肩負著的,並將為之全力奮鬥的偉大使命!

2017年,也是昆山高新區繼往開來、砥礪奮進,取得顯著發展成效的一年。剛剛公佈的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中,昆山高新區從2015年度的63名,提升到2017年度的54名,上升9個位次。2017年,重大專案招商取得突破。國內高性能先進計算領域的領軍企業中科曙光、首期投資達100億元的安全可控資訊技術產業合作專案簽約落地,富士康科技集團啟動總投資超250億元的增資專案,丘鈦科技集團新增投資3億美元,國內聲電、光電器件研發製造領域的頂尖企業歌爾集團簽約落戶,2017年累計引進17個總投資超千萬美元外資項目、8個超億元內資專案。同時,江蘇省首批特色小鎮——昆山杜克智穀小鎮啟動建設,簽約落戶了一批總投資達135億元的高端項目。這些項目為昆山高新區的下一步發展,積聚了強大的發展動能。

2017年,昆山高新區科技創新領域捷報頻傳。成功設立運作江蘇—烏克蘭裝備製造國際創新院、昆山杜克大學計算圖像技術研究中心、中科院沈自所(昆山)智慧裝備研究院等一批創新平臺,小核酸及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獲批國家火炬計畫特色產業基地。維信諾科技主導柔性顯示國際標準制定,蘇州能訊入圍國家重點研發計畫,迅立光電交付國內首台“中國智造”高效太陽能電池量產設備,瑞博生物完成國內首例小核酸臨床試驗,澤璟製藥國內首創蛋白質新藥進入臨床研究,華測檢測通過國際實驗動物評估和認可委員認證。

回望2017年,昆山高新區在拼搏中成長,在成長中蝶變,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推動產業鏈向“高精尖”邁進。

展望2018年,昆山高新區將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力建設一流創新型特色園區,爭當全國縣級市國家高新區的領頭羊。

當前,國家高新區已進入戰略提升的新階段,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奮進。在新的一年裡,昆山高新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更好地發揮國家高新區對區域發展的引領示範作用,把昆山高新區建設得更加更好,讓昆山高新區群眾更加幸福。

讓我們滿懷信心和期待,擼起袖子加油幹,一起迎接更加精彩美好的2018年!

青島高新區: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青島市政府黨組成員,紅島經濟區、青島高新區工委書記 王作安

歲序更替,華章日新。2017年,青島高新區戰勝困難、迎接挑戰,搶抓“新機遇”,整合“新資源”,注入“新活力”,以 “一三三五”工作舉措和“2311”總體工作思路為引領,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緊緊抓住創新這個“牛鼻子”,打造“創新創業先導區”和“美麗青島示範區”,奮力把青島建設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時尚美麗、更加獨具魅力,在建設國家一流高新區的道路上踏下了堅實的足跡,各項工作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這一年,千帆競渡、百舸爭流。青島高新區獲批國家雙創示範基地,結合千萬平方米產業載體建設任務,著力打造“創客紅島”創新創業服務品牌。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青島高新區突出科技創新引領,充分發揮小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在“創新創業“的道路上走在前列,引領創新驅動發展。

這一年,百花爭妍、山清水秀。青島高新區深化生態文明建設,按照“規劃設計形態美、設施完善功能美、綠色生態環境美、宜居宜業生活美、社會安定和諧美”的要求,實施全域統籌,推進城鄉、產城、城市功能與品質、城市管理與社會治理四大體系的協調發展,全力打造“水清岸綠、灘淨城靜、文明智慧、宜業宜居”的美麗青島升級版。

這一年,八面來風、四方輻輳。面對新常態、新機遇、新挑戰,青島高新區依託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等4個國家級人才基地,堅持改革創新,打造獨具特色的“人才特區”,成為集聚人才的“政策窪地”;立足全球視野,吸引集聚海內外英才,成為唯才是舉的“人才高地”;激發創新活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動力十足的“創業福地”。全力打造中國北方具有區域特色的人才集聚中心,為區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一年,厚積薄發、方興未艾。青島高新區聚焦六大產業,打造高端智慧製造中心。在軟體資訊、醫藥醫療、智慧製造與新材料、互聯網、金融、高端服務業領域“全面開花”“靶向招商”,積極推進產業育成,佔領技術高地和產業高地,聚合技術與人才,構建產業發展的宏偉藍圖,推進“十大工程”穩步前行。

這一年,厲兵秣馬、砥礪前行。2017年,青島高新區按照“專門、專人、專注、專業”的原則,進行自我革命,建立了適合主導產業發展方向的“事業部”制,把“簽字蓋章”變成“專業服務”,改變了過去單一專案、單個企業的招商模式,轉為打造產學研一體化、集群化,構建了完整產業鏈的大招商格局。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2018年是青島高新區膠州灣北部主園區開工建設10周年,對青島高新區而言,不僅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上的一個重要節點,也是整裝再出發的一個新起點。站在新起點上,青島高新區必將邁上新征程,幹出新業績。狠抓工作落實,用更加扎實有效的“紅島作為”,把青島建設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時尚美麗、更加獨具魅力,推動青島持續率先走在前列,把山東半島建設得更加美好。

蚌埠高新區:新時代要有新使命 新使命要有新作為

蚌埠高新區党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湯春義

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響,時光的腳步鏗鏘而至!在這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我代表蚌埠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蚌埠高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致以衷心的感謝!

2017年是蚌埠高新區砥礪奮進、創新有為的一年。一年來,我們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安徽省、蚌埠市科技部門的精心指導下,在蚌埠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踐行新發展理念,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統籌抓好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招商引資、專案建設以及環保督察、巡視整改、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等重點工作,園區核心經濟指標逆勢上揚,專案工作推進有力,上市融資取得新突破,創新發展邁出新步伐,為黨的十九大召開交上了一份亮麗的答卷。據科技部火炬中心最新評價結果,蚌埠高新區在全國157個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已上升到第42位,連續5年爭先進位,在2007年以後新升級的103家國家高新區中綜合排名第2。這一年,我們先後獲評2017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和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園區,均為安徽省惟一。我們圍繞省級矽基新材料,市級電子元器件、智慧裝備製造三大戰略性新興基地,加快推進“三重一創”建設,在2016年大富光電OLED產業專項成功申報安徽省“三重一創”基礎上,2017年中電科41所5G通信核心器及測試儀器再獲安徽省“三重一創”重大專項支持……

2018年,是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也是蚌埠高新區推進轉型升級、實現創新發展、加快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成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的攻堅之年。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以新發展理念統領發展全域,以創新驅動發展和開放帶動發展為戰略支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為著力點,聚焦科技創新、深化改革、實體經濟、招商引資、專案建設、民生保障、生態環境、從嚴治黨等八大領域,堅持穩中求進,穩重有為,大力實施“123”行動計畫,奮力打造實力雄厚的經濟強區、充滿活力的科技強區和宜居宜業的生態強區,在建設五大發展的“千億高新”的征程中奮勇前進。

新時代要有新使命,新使命要有新作為。2018年,讓我們攜手奮鬥,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執著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創新實幹,不斷彙聚起同心共築高新夢的磅礴力量,奮力開創蚌埠高新區更加燦爛、更加輝煌的明天!

展望未來,衷心希望我們的高新事業更加繁榮昌盛!希望蚌埠高新區在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中蹄疾步穩、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