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聽音樂也要與時俱進 中國音樂流媒體服務的興起

流媒體是什麼

流媒體(Streaming Media)是指通過網路線上收聽音樂或視頻。

網易雲音樂、QQ音樂、蝦米音樂、嗶哩嗶哩動畫和優酷視頻是國內流媒體服務商的典型代表。

國內視頻流媒體的代表:嗶哩嗶哩動畫(左),優酷視頻(右)

流媒體服務可以縮短甚至消除使用者看視頻或聽歌時的等待時間。相比于把媒體檔完全下載到本地再打開的老辦法,

流媒體的便捷性不言而喻。

風頭蓋過傳統電視臺的NBA網路直播是直播型流媒體的典型代表

流媒體分為兩大類:點播和直播。點播就是線上收聽自己想要的視頻或音樂。傳輸模式是邊緩存邊收聽,緩存內容會被臨時存到本地。

直播就是接受即時資料,收聽正在發生的媒體內容,比如線上觀看NBA比賽直播。

在進入音樂流媒體時代之前,音樂消費形式主要有三種:實體音樂、音樂廣播和音樂下載。黑膠、CD、磁帶、隨身聽、收音機、mp3音訊格式和便攜數位音訊播放機等都是當時的產物。

黑膠

可擕式CD播放機

磁帶

隨著網路頻寬和具有網路連接能力數碼產品的發展,音樂流媒體具備了取代實體音樂和音樂下載,

成為主流的能力。

4G的普及讓移動端流媒體的體驗大大增強

版權正規化

長久以來,國內互聯網的盜版頑疾都是廣大軟體及服務提供者的噩夢,音樂方面同樣如此。10年前,“付費聽歌”在國內基本不存在。各種音樂網站都提供了盜版音樂的下載。百度MP3就是其中之一。

曾經在百度首頁佔有顯著位置的“百度MP3”

2008年,環球音樂、索尼貝塔斯曼音樂娛樂公司(索尼音樂娛樂的前身)香港分部、華納兄弟唱片一同把當時還叫“百度MP3”的百度音樂告上了法庭。指責百度MP3公然提供盜版音樂的行為。然而該訴訟以百度的勝訴而結束。因為百度聲稱自己並沒有提供盜版音樂,只是作為搜尋引擎提供了其他網站的連結而已。

被收購前,千千靜聽是數位音樂初期最受歡迎的音樂播放機

這起訴訟是中國盜版音樂產業的縮影。這種行業環境也限制了音樂流媒體服務在國內的發展。反觀國外,百度MP3被告上法庭的那幾年正是音樂流媒體服務騰飛的時代。2005年成立的Pandora Radio、2007年成立的Soundcloud和2008年成立的Spotify先後在國外音樂流媒體市場站穩了腳跟。

目前國外主流的音樂流媒體服務商

2013年,國內出現了一批以網易雲音樂、QQ音樂、蝦米音樂、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為代表的音樂流媒體服務商。但由於相關法規的不健全和市場利益問題,各廠商持有的版權一直存在爭議。互相打官司成了家常便飯。

國內的“三大音樂流媒體服務商”

2015年7月8日,國家版權局發佈了《關於責令網路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該通知要求各網路音樂服務商於2015年7月31日前下架全部盜版音樂。這一通知的發佈緩解了音樂產業版權的混亂情況,極大地刺激了音樂服務商和使用者的版權意識,並給國內音樂流媒體市場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移動化

從隨身聽和MP3的興起就能看出人們對隨時隨地聽歌的需求。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能接入高速無線網路的智慧手機成了音樂流媒體服務的最佳平臺。各家廠商在移動APP的開發上費盡了心思。

蘋果iPod,可擕式數位音樂播放機的代表

歌單推薦、駕駛模式、音樂視頻等五花八門的功能都是圍繞著手機聽歌而打造的。流量包的加入更是幫助用戶清除了手機線上聽歌的最大顧慮——流量。

手機用戶端首頁截圖:網易雲音樂(左),QQ音樂(中),蝦米音樂(右)

以網易雲音樂、QQ音樂和蝦米音樂為例,三家都有和聯通以及電信合作的聽歌流量包。另外騰訊體系下的QQ音樂還有騰訊王卡。

各家的聽歌流量服務:網易雲音樂(左),QQ音樂(中),蝦米音樂(右)

社交化

社交是21世紀互聯網永恆不變的主題。玩遊戲、看視頻,甚至是移動支付,都離不開網路社交。注重發現與分享的音樂流媒體更是如此。社交可以讓用戶和他人互動,提升參與度,獲得集體認同感。社交是音樂APP吸引使用者和培養用戶的重要一環。

音樂分享功能:網易雲音樂(左),QQ音樂(中),蝦米音樂(右)

還是以“三大”為例。QQ和微信的社交帝國給騰訊帶來的巨大優勢讓網易和阿裡意識到了社交的重要性。這一點在它們旗下的網易雲音樂和蝦米音樂上體現了出來。

網易雲音樂的搜索/管理好友功能

網易雲音樂用戶端有著大量社交功能。比如歌曲評論、加好友、附近的人和分享歌曲等。其中分享歌曲還有網易旗下社交通訊軟體易信的選項。再者就是2017音樂總結,成功的讓網易雲音樂在社交平臺火了一把。從這些功能就能看出網易想通過已經打出口碑和使用者群體的雲音樂滲入社交平臺。

以網易雲音樂為代表的音樂評論非常火熱:網易雲音樂(左),QQ音樂(中),蝦米音樂(右)

像支付寶一樣,同屬阿裡旗下的蝦米音樂也在想方設法地向社交方向滲透。通訊錄、好友動態、分享歌曲和“音樂趴”直播等功能都鼓勵用戶進行社交,與他人互動。其中分享音樂可以選擇釘釘。釘釘是另一款阿裡旗下的產品,專注於社交通訊。

蝦米音樂在社交方面用力很猛

QQ音樂已經具有統治國內市場的社交平臺微信和QQ,所以QQ音樂用戶端除了歌曲分享外沒有刻意地強調社交功能。但是騰訊知道保住自己社交平臺霸主地位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用戶群體越來越大的網易雲音樂的威脅下。

結語

中國音樂流媒體發展迅速,可是也存在問題,其中最棘手的還是版權。雖然現在版權正規了,但版權分散很嚴重,這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口味比較豐富的使用者往往需要多個音樂APP才能滿足聽歌需求。廠商是要犧牲消費者體驗,和對手死磕,獨佔版權搶別人家用戶。還是方便消費者,通過合作分享(有償)版權來攜手前進。這是一道各大廠商都需要做的選擇題。究竟怎麼操作才能利益最大化,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本文編輯:張哲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

因為百度聲稱自己並沒有提供盜版音樂,只是作為搜尋引擎提供了其他網站的連結而已。

被收購前,千千靜聽是數位音樂初期最受歡迎的音樂播放機

這起訴訟是中國盜版音樂產業的縮影。這種行業環境也限制了音樂流媒體服務在國內的發展。反觀國外,百度MP3被告上法庭的那幾年正是音樂流媒體服務騰飛的時代。2005年成立的Pandora Radio、2007年成立的Soundcloud和2008年成立的Spotify先後在國外音樂流媒體市場站穩了腳跟。

目前國外主流的音樂流媒體服務商

2013年,國內出現了一批以網易雲音樂、QQ音樂、蝦米音樂、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為代表的音樂流媒體服務商。但由於相關法規的不健全和市場利益問題,各廠商持有的版權一直存在爭議。互相打官司成了家常便飯。

國內的“三大音樂流媒體服務商”

2015年7月8日,國家版權局發佈了《關於責令網路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該通知要求各網路音樂服務商於2015年7月31日前下架全部盜版音樂。這一通知的發佈緩解了音樂產業版權的混亂情況,極大地刺激了音樂服務商和使用者的版權意識,並給國內音樂流媒體市場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移動化

從隨身聽和MP3的興起就能看出人們對隨時隨地聽歌的需求。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能接入高速無線網路的智慧手機成了音樂流媒體服務的最佳平臺。各家廠商在移動APP的開發上費盡了心思。

蘋果iPod,可擕式數位音樂播放機的代表

歌單推薦、駕駛模式、音樂視頻等五花八門的功能都是圍繞著手機聽歌而打造的。流量包的加入更是幫助用戶清除了手機線上聽歌的最大顧慮——流量。

手機用戶端首頁截圖:網易雲音樂(左),QQ音樂(中),蝦米音樂(右)

以網易雲音樂、QQ音樂和蝦米音樂為例,三家都有和聯通以及電信合作的聽歌流量包。另外騰訊體系下的QQ音樂還有騰訊王卡。

各家的聽歌流量服務:網易雲音樂(左),QQ音樂(中),蝦米音樂(右)

社交化

社交是21世紀互聯網永恆不變的主題。玩遊戲、看視頻,甚至是移動支付,都離不開網路社交。注重發現與分享的音樂流媒體更是如此。社交可以讓用戶和他人互動,提升參與度,獲得集體認同感。社交是音樂APP吸引使用者和培養用戶的重要一環。

音樂分享功能:網易雲音樂(左),QQ音樂(中),蝦米音樂(右)

還是以“三大”為例。QQ和微信的社交帝國給騰訊帶來的巨大優勢讓網易和阿裡意識到了社交的重要性。這一點在它們旗下的網易雲音樂和蝦米音樂上體現了出來。

網易雲音樂的搜索/管理好友功能

網易雲音樂用戶端有著大量社交功能。比如歌曲評論、加好友、附近的人和分享歌曲等。其中分享歌曲還有網易旗下社交通訊軟體易信的選項。再者就是2017音樂總結,成功的讓網易雲音樂在社交平臺火了一把。從這些功能就能看出網易想通過已經打出口碑和使用者群體的雲音樂滲入社交平臺。

以網易雲音樂為代表的音樂評論非常火熱:網易雲音樂(左),QQ音樂(中),蝦米音樂(右)

像支付寶一樣,同屬阿裡旗下的蝦米音樂也在想方設法地向社交方向滲透。通訊錄、好友動態、分享歌曲和“音樂趴”直播等功能都鼓勵用戶進行社交,與他人互動。其中分享音樂可以選擇釘釘。釘釘是另一款阿裡旗下的產品,專注於社交通訊。

蝦米音樂在社交方面用力很猛

QQ音樂已經具有統治國內市場的社交平臺微信和QQ,所以QQ音樂用戶端除了歌曲分享外沒有刻意地強調社交功能。但是騰訊知道保住自己社交平臺霸主地位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用戶群體越來越大的網易雲音樂的威脅下。

結語

中國音樂流媒體發展迅速,可是也存在問題,其中最棘手的還是版權。雖然現在版權正規了,但版權分散很嚴重,這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口味比較豐富的使用者往往需要多個音樂APP才能滿足聽歌需求。廠商是要犧牲消費者體驗,和對手死磕,獨佔版權搶別人家用戶。還是方便消費者,通過合作分享(有償)版權來攜手前進。這是一道各大廠商都需要做的選擇題。究竟怎麼操作才能利益最大化,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本文編輯:張哲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