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天府新區:打造生態宜居金名片

“以人為本、生態優先、城鄉一體。”天府新區成都黨工委相關負責人用十二字概括出新區未來的發展方向。

天府新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按照發展規劃,這裡未來將要建設成為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國際會展中心、行政政務服務中心、區域性總部基地、高技術服務業基地的國家級新區。目前,在“南拓”的推進下,城南的各大功能區格局已初步呈現。

據瞭解,新區成立之初,便確立了山、水、田、林環繞的生態格局,規劃優化提升後,更是形成了“一山、兩楔、三廊、五河、六湖、多渠”的生態景觀格局。

規劃的1578平方公里中,60%以上面積用於生態用地、農業用地和河流湖泊用地,城市建設用地只占了不到40%的面積。可以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天府新區最靚麗的名片和最普惠的民生。

同時,“生態立區”的理念還廣泛體現在產城融合上。天府新區積極探索新路徑、新模式,突出重大生態專案與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步開展、有機結合,

確保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合理佈局,並在污染防治工作上確保了新區環境的整體淨化。截至2017年6月,天府新區圍繞綠色生態環保工作,已經累計投入317億元。

在宜居方面,天府新區目前已建成投用了西部國際博覽城、天府四中、七中、九中等項目,在建項目包括多家醫院和多所小學,極大方便了市民生活。交通方面,未來,天府新區將構建由地鐵、市域快線、高鐵構成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

形成“環形+放射”結構的軌道交通線網,內通城市、外達國際。此外,新區已規劃了全域覆蓋的三級綠道體系1200公里,滿足市民綠色出行需求,2020年前,建成一級綠道382公里。

(劉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