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手機熱點總結以及2018手機市場展望

1

2017年已成為過去式,2018也正式到來。在過去的2017年,手機圈跌宕起伏好不熱鬧,國內智慧手機市場的競爭進一步加劇,也讓中小廠商的日子越來越難過。在12月底,國內手機廠商的出貨也已經基本敲定。

2017年手機行業總結及分析

在國內品牌中,華為依然高居國內手機出貨第一,總出貨達到了1.53億部,較去年增長了10%,其中包含了榮耀子品牌的出貨(包括海外市場)。排名第二的則是OPPO,在2017年的出貨量達到了1.2億部,較去年也出現了大幅增長;排名第三則是vivo手機,2017年的總出貨量達到了9800萬部;第四名則是小米手機,總出貨也達到9200萬部。以上的四大品牌已經占去了國內手機市場的80%左右的市場份額;魅族的出貨大約是2000萬部左右,

努比亞、360手機的出貨量大約在1000萬台左右。

有趣的是,2017年全球智慧手機的出貨量達到14.6億部,不過2018年的增速放緩,預計出貨量為15.3億部,也就是國內手機市場飽和的情況下,全球智慧手機的增速也開始減緩。

國內競爭之列之餘,國際市場也開始變得艱難起來。

快閃記憶體晶片

在供應鏈方面,2017年的主題就是漲價,一直漲從沒停。漲價主要圍繞著手機的幾大核心部件:處理器、記憶體、快閃記憶體、螢幕、電池。其中漲價最凶的莫過於記憶體和快閃記憶體了。

記憶體和快閃記憶體漲價主要是市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究其原因,除了智慧手機的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容量越來越大,讓市場供需失衡之外,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三星、東芝、美光、海力士等廠商不願意擴產,進一步加劇了廠商對記憶體和快閃記憶體的爭奪,抬高價格。

iPhone X

螢幕方面,2017年可以成為全面屏元年,各種全面屏手機層出不窮。不過全面屏主要分為了三個類型,第一是18:9長寬比例的螢幕;第二種就是定制的17:9或其他尺寸螢幕;第三種則是iPhone X、夏普AQUOS S2上使用異形切割的螢幕。從成本和難度上來講,採用異形切割是最昂貴的方案,異形切割的開發成本超過1億美元,一般的手機廠商並不願意接受;其次是努比亞Z17S採用獨特比例的螢幕,

這種屏目標小眾,開發成本也相對較高;而採用18:9螢幕的有OPPO、vivo、一加、小米等,這種通用方案的成本最低技術難度也相對比較簡單。

人工智慧

順便講一下人工智慧(AI),2017同樣是人工智慧爆發的一年,站在科技最前沿的手機行業也率先用上人工智慧技術甚至是人工智慧晶片。雖然很多人都在說人工智慧如何,不過目前的人工智慧依然停留在比較早期階段,至於宣稱的學習能力,更大程度上還是依賴大資料的篩選和分析;採用獨立人工智慧的晶片包括了麒麟970、A11(蘋果)兩塊晶片,高通的人工智慧依然是利用DSP、CPU、GPU來實現。人工智慧晶片的必要目前尚未有絕對的確定,不過早做部署也不見得是壞事,畢竟人工智慧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

2

2018年的手機市場展望又怎麼樣?

毫無疑問,2018年的手機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不僅僅是國內智慧手機市場,全球的智慧手機增速放緩,也讓一眾海外品牌倍感壓力。現在已經不是國內手機市場難做去海外就行,現在海外的競爭同樣異常激烈。

毫無疑問,漲價依然是整個行業的趨勢,包括供應鏈、代工廠、終端零售商。首先是快閃記憶體和記憶體的問題,2018年依然處於供不應求狀態,那個幾大記憶體、快閃記憶體晶片製造商都明確提升產能的情況下。價格進一步上漲已經板上釘釘;除此之外,源頭的矽晶圓製造同樣存儲缺貨的問題,供應進一步減少也將繼續抬高各種晶片的製造成本。

手機拆解

螢幕方面,18:9的全面屏也會漸漸走向中低端,甚至是千元內手機使用,高端方面,異形切割將會取代傳統形式的螢幕,屏占也會從目前的80%進一步拉伸直90%左右。不過手機的零售價格自然會進一步抬高,主要原因包括了設計以及製造成本的提高。目前,18:9全面屏手機的螢幕已經占掉總成本的25%以上,一旦採用異形切割技術,成本可能會飆升到30%甚至更高。

屏下指紋及數

雖然2017年的屏下指紋技術宣傳的沸沸揚揚,不過2017年並沒有任何一款手機採用屏下指紋,哪怕是iPhone X同樣如此。不過對於用戶來說,2018年用上搭載屏下指紋技術的手機可能大增。不過在筆者看來,就算採用屏下指紋技術,過高的成本依然難以大面積推廣,想用的使用者還需要耐心等到2019年。

2018年期望總結:

2018年的手機市場競爭將會進一步加劇,無論是國內、國外市場都一樣。2018年的手機價格還將會繼續攀升,一個是手機逐步走向中高端,價格提升;另一個就是來自供應鏈上的壓力,記憶體、快閃記憶體、螢幕、處理器的漲價,勢必導致手機終端的價格的進一步上漲。新技術方面,人工智慧、全面屏以及屏下指紋依然是手機行業熱點,依然會是手機的主要賣點。

雖然很多人都在說人工智慧如何,不過目前的人工智慧依然停留在比較早期階段,至於宣稱的學習能力,更大程度上還是依賴大資料的篩選和分析;採用獨立人工智慧的晶片包括了麒麟970、A11(蘋果)兩塊晶片,高通的人工智慧依然是利用DSP、CPU、GPU來實現。人工智慧晶片的必要目前尚未有絕對的確定,不過早做部署也不見得是壞事,畢竟人工智慧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

2

2018年的手機市場展望又怎麼樣?

毫無疑問,2018年的手機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不僅僅是國內智慧手機市場,全球的智慧手機增速放緩,也讓一眾海外品牌倍感壓力。現在已經不是國內手機市場難做去海外就行,現在海外的競爭同樣異常激烈。

毫無疑問,漲價依然是整個行業的趨勢,包括供應鏈、代工廠、終端零售商。首先是快閃記憶體和記憶體的問題,2018年依然處於供不應求狀態,那個幾大記憶體、快閃記憶體晶片製造商都明確提升產能的情況下。價格進一步上漲已經板上釘釘;除此之外,源頭的矽晶圓製造同樣存儲缺貨的問題,供應進一步減少也將繼續抬高各種晶片的製造成本。

手機拆解

螢幕方面,18:9的全面屏也會漸漸走向中低端,甚至是千元內手機使用,高端方面,異形切割將會取代傳統形式的螢幕,屏占也會從目前的80%進一步拉伸直90%左右。不過手機的零售價格自然會進一步抬高,主要原因包括了設計以及製造成本的提高。目前,18:9全面屏手機的螢幕已經占掉總成本的25%以上,一旦採用異形切割技術,成本可能會飆升到30%甚至更高。

屏下指紋及數

雖然2017年的屏下指紋技術宣傳的沸沸揚揚,不過2017年並沒有任何一款手機採用屏下指紋,哪怕是iPhone X同樣如此。不過對於用戶來說,2018年用上搭載屏下指紋技術的手機可能大增。不過在筆者看來,就算採用屏下指紋技術,過高的成本依然難以大面積推廣,想用的使用者還需要耐心等到2019年。

2018年期望總結:

2018年的手機市場競爭將會進一步加劇,無論是國內、國外市場都一樣。2018年的手機價格還將會繼續攀升,一個是手機逐步走向中高端,價格提升;另一個就是來自供應鏈上的壓力,記憶體、快閃記憶體、螢幕、處理器的漲價,勢必導致手機終端的價格的進一步上漲。新技術方面,人工智慧、全面屏以及屏下指紋依然是手機行業熱點,依然會是手機的主要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