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謠言粉碎機丨2017年食品謠言大盤點(三)

今天來繼續謠言盤點啦

記得看到最後哦

後面有食藥君的小測試

誰要是敢答不對

哼哼~

謠言17:

大蝦內有寄生蟲

6月,網上有個小視頻在瘋傳,內容是一個大媽從蝦裡挑出白色的蟲子。

大媽說:“大蝦內有寄生蟲,千萬別吃!”

真相:養殖大蝦出現寄生蟲的概率很低;視頻中的白色物體是雄蝦生殖腺,相當於蟹膏、魚白,富含精蟲,可食用。

謠言18:

麵粉添加增筋劑,

分解物毒性超標90倍

2014年2月中旬,某速食品牌被曝光麵包製品中含有一種名為偶氮甲醯胺(Azodiacarbonamide, ADA)的增筋劑,這種物質也被用於生產瑜伽墊和鞋底原料,大量媒體在報導時稱 “麵包中有鞋底成分”,後迅速在國內外引起軒然大波。最近,三年前關於麵粉“增筋劑”的一則報導又被“舊聞重發”出來,報導稱“多款麵粉添加增筋劑,分解物毒性超標90倍”,

麵粉再次躺槍。

真相:偶氮甲醯胺常作為麵粉“增筋劑”使用,從全世界對偶氮甲醯胺的安全評估來看,偶氮甲醯胺用於麵粉中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並不會使人得癌症。麵粉中使用偶氮甲醯胺,其產生的降解物也沒有人類致癌性;有些國家不用偶氮甲醯胺,只是出於對風險的管理不一樣,或者是有更好的替代品而已,某個國家禁用也不一定意味著不安全,

這在食品行業中也很平常。

謠言19:

肉鬆餅是棉花做的

5月,網路上熱傳一個視頻,視頻的內容就是有人將自己買回來的一袋肉鬆餅,

拿水浸泡後,發現裡面肉鬆是“棉花”做的。

真相:肉鬆和棉花的成分構成有很大區別,肉鬆的本質是一種肌肉纖維,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棉花的本質是植物纖維,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兩者的口感差異大,造假幾乎沒可能,肉鬆鬆軟,一吃就化,棉花表面看上去鬆軟,但放入嘴裡卻嚼不爛;肉鬆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可以點燃很正常,而且通過點燃可以很容易分辨肉鬆和棉花,由於是蛋白質,肉鬆燃燒的話一般會有一股焦糊味,而棉花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可以直接點燃,但並不會有焦糊味。

謠言20:

一滴血可測癌症

5月,一篇《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測癌症 已被批准臨床使用》的文章最近網上火爆流傳。文章提到:“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羅永章團隊自主研發出了一種專門檢測熱休克蛋白90α的試劑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於癌症病情監測和治療效果評價”。一時間,“滴血測癌”這一提法熱度飆升。

真相:“一滴血可測癌症”這種說法不太嚴謹,過分誇大了腫瘤標誌物在腫瘤診斷中的作用,文章標題誤導了老百姓認為靠一滴血就能測出自己是否會患癌症,患哪種癌症,其實一滴血只能檢測患癌的風險。而且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根本就沒有批過這個功能嘛。

謠言21:

塑膠大米

5月,近日,微信中瘋傳一段兩分鐘的視頻。視頻中,一男子不斷將一個個塑膠袋放入一台機器,經過熔解、拉絲、切割等工序,最終生產出一粒粒狀似米粒的白色固體。視頻配有文字稱,這就是假大米的製作過程。

真相:美國闢謠網站“謠言粉碎機”發表文章稱,“美國消費者們首先應該明白,如果買回家的大米用裝東西的塑膠袋做的,要吃不出來是很難的。”;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聯繫到一位塑膠行業人士。當他觀看了網傳視頻後表示,這根本不是在製造什麼塑膠大米,而是一個最基本的塑膠造粒過程。

好啦~

關於2017年食藥謠言的大盤點

就給大家講到這裡啦~

光知道還不行啊,

還需要記住,

最重要的是要舉一反三。

唉~你們還真是讓食藥君操心啊

食藥君可是超級嚴格的

咳咳

接下來,

準備好啦

我要出題考你們啦

測試

關於“肉蛋類”食品謠言背後的真相

01

殼上長斑的雞蛋感染沙門菌千萬別給寶寶吃:一名6個月大嬰兒,一開始出現腹瀉嘔吐,然後發高燒,繼而發生抽搐,並經歷了短暫的昏迷,後經努力,寶寶得以搶救。經過與家屬溝通,醫生懷疑寶寶吃了感染沙門菌的“長斑”雞蛋。醫生表示,蛋殼上長斑的雞蛋最好不要吃,因為很可能感染了細菌,尤其是沙門菌。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該說法沒有科學依據,雞蛋是否長斑跟雞蛋感染沙門菌無直接聯繫。蛋殼顏色異常原因可能跟家禽的營養、輸卵管炎症等因素相關,也可能與遺傳、氣溫、濕度、儲存條件等多種因素相關。

02

人造假雞蛋流入了市場:一則“假雞蛋生產過程”的視頻顯示,兩個戴袖套的人不斷從盆中撈出白色的膠狀物質,塞入準備好的透明模具中,而一旁已經放置了不少製作完畢的“假雞蛋”。有人說這是在制作假雞蛋準備流入市場,還有人說已經有學校發現了這類假雞蛋。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可以上下滑動

經查,該視頻是在製作一種供人惡搞的玩具雞蛋,在網上的確可以搜出這種玩具雞蛋,並非傳言所說的“假雞蛋冒充真雞蛋流入市”。該視頻實際就是一個騙局,目的是吸引公眾去“拜師學藝”,學費不菲且“關鍵技術”保密。人造雞蛋根本無法實現,光蛋殼就很難模仿,比如有氣孔、氣室、卵膜等,技術要求很高。

03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佈消息稱,吃紅肉可致癌:隸屬於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佈消息稱,加工肉製品屬於致癌食物,各種紅肉屬於2A級致癌食物,吃紅肉可致癌。

事實上,紅肉本身不含致癌物,並非只要吃紅肉就促發癌症。世界癌症基金會對相關證據的評估是,每週不超過500克紅肉並不會增加腸癌的危險。只要數量不過多,烹調時不用碳烤、煙熏、油炸,烹調後不焦糊、不過咸,即可安心享受肉類的美味。

04

“豬肉鉤蟲”:豬肉長鉤蟲,水煮不爛、油炸不熟、高溫殺不死。

豬的血管、淋巴管等結構看起來像蟲體,但並不是蟲子,沒有生命但很難煮爛。就豬肉本身來說,其中是沒有所謂的“鉤蟲”的,所以這種說法本身是不科學的。在2016中國食品闢謠論壇上,中國食品闢謠聯盟發佈了三大食品謠言,其中,所謂的“豬肉鉤蟲”被證實為子虛烏有。

測試

關於水果謠言背後的真相

01

柿子與優酪乳同食中毒:“家裡有孩子的注意了,現在是柿子上市的季節,雖然很好吃,但是千萬不要和優酪乳、海鮮、酒一起吃。剛發生一件真事兒,一個小女孩吃完柿子,又喝了優酪乳,結果不到半個小時就中毒死了……”。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這條消息既無時間,也無地點,符合謠言的特徵。謠言中的種種跡象無法表明“柿子+優酪乳”是女孩死亡的原因。此外,柿子確實不好消化,但是柿子和優酪乳一起吃並不會形成毒素,也不存在致死的可能性。

02

這則消息在網上被二次加工,變成了“獼猴桃添加防腐劑三月不爛”的謠言,引發消費者對獼猴桃的擔憂。事實上,獼猴桃在0℃冷藏的條件下,不添加防腐劑可放置6到8個月不變質。對於室溫下長時間不腐爛的獼猴桃,可能是進行了特殊保鮮處理,如添加1-甲基環丙烯,該保鮮方式安全可靠,對人體沒有危害。

03

橘子“打針變甜”:有網友曬圖稱手摸砂糖橘後指尖變紅,懷疑橘子被注射了甜蜜素或被染色。據此,網上出現了“橘子打針變甜”等類似的說法。

注射甜味劑,雖能讓橘子局部變甜,但這種橘子極易腐爛變質,需要花費很大精力且得不償失,一般不會被商販所採納。不僅“注射”一說不靠譜,“浸泡”之法也基本不可能。因為柑橘表皮厚實且為油性,外界物質很難附著穿透,甜蜜素浸泡起不到增甜效果,包括金桔這種連皮吃的柑橘也不會使用甜蜜素。

04

紅心柚子都是染色的:有消費者反映,買來的紅柚打開後並不是果肉通紅,只有表層發紅,裡面果肉有的還是白的,懷疑買到了打針染色的紅柚。對此,網上有消息稱紅心柚子都是染色的。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可以

這種操作幾乎不可能。如果打針注射色素會有明顯的針孔,很容易被人識別;針孔會破壞柚子的表皮,受傷的柚子容易腐敗變質,不利於保存和運輸;如果注射色素染色,色素也很難均勻擴散,顏色差別會很大。至於紅心柚子顏色不均勻,可能是因為生長過程中光照、氣溫、施肥等的影響,也可能是品種差異所致。

怎麼樣?這兩個小測試

是不是根本難不倒你?

食藥君想告訴你:

有時候

對那些未經查證的消息

保持一份警惕

對不確定先問真假

或許謠言就會不攻自破

在2018年,

食藥君會陪你一起

與謠言

繼續“死磕”到底!

由於是蛋白質,肉鬆燃燒的話一般會有一股焦糊味,而棉花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可以直接點燃,但並不會有焦糊味。

謠言20:

一滴血可測癌症

5月,一篇《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測癌症 已被批准臨床使用》的文章最近網上火爆流傳。文章提到:“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羅永章團隊自主研發出了一種專門檢測熱休克蛋白90α的試劑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於癌症病情監測和治療效果評價”。一時間,“滴血測癌”這一提法熱度飆升。

真相:“一滴血可測癌症”這種說法不太嚴謹,過分誇大了腫瘤標誌物在腫瘤診斷中的作用,文章標題誤導了老百姓認為靠一滴血就能測出自己是否會患癌症,患哪種癌症,其實一滴血只能檢測患癌的風險。而且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根本就沒有批過這個功能嘛。

謠言21:

塑膠大米

5月,近日,微信中瘋傳一段兩分鐘的視頻。視頻中,一男子不斷將一個個塑膠袋放入一台機器,經過熔解、拉絲、切割等工序,最終生產出一粒粒狀似米粒的白色固體。視頻配有文字稱,這就是假大米的製作過程。

真相:美國闢謠網站“謠言粉碎機”發表文章稱,“美國消費者們首先應該明白,如果買回家的大米用裝東西的塑膠袋做的,要吃不出來是很難的。”;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聯繫到一位塑膠行業人士。當他觀看了網傳視頻後表示,這根本不是在製造什麼塑膠大米,而是一個最基本的塑膠造粒過程。

好啦~

關於2017年食藥謠言的大盤點

就給大家講到這裡啦~

光知道還不行啊,

還需要記住,

最重要的是要舉一反三。

唉~你們還真是讓食藥君操心啊

食藥君可是超級嚴格的

咳咳

接下來,

準備好啦

我要出題考你們啦

測試

關於“肉蛋類”食品謠言背後的真相

01

殼上長斑的雞蛋感染沙門菌千萬別給寶寶吃:一名6個月大嬰兒,一開始出現腹瀉嘔吐,然後發高燒,繼而發生抽搐,並經歷了短暫的昏迷,後經努力,寶寶得以搶救。經過與家屬溝通,醫生懷疑寶寶吃了感染沙門菌的“長斑”雞蛋。醫生表示,蛋殼上長斑的雞蛋最好不要吃,因為很可能感染了細菌,尤其是沙門菌。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該說法沒有科學依據,雞蛋是否長斑跟雞蛋感染沙門菌無直接聯繫。蛋殼顏色異常原因可能跟家禽的營養、輸卵管炎症等因素相關,也可能與遺傳、氣溫、濕度、儲存條件等多種因素相關。

02

人造假雞蛋流入了市場:一則“假雞蛋生產過程”的視頻顯示,兩個戴袖套的人不斷從盆中撈出白色的膠狀物質,塞入準備好的透明模具中,而一旁已經放置了不少製作完畢的“假雞蛋”。有人說這是在制作假雞蛋準備流入市場,還有人說已經有學校發現了這類假雞蛋。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可以上下滑動

經查,該視頻是在製作一種供人惡搞的玩具雞蛋,在網上的確可以搜出這種玩具雞蛋,並非傳言所說的“假雞蛋冒充真雞蛋流入市”。該視頻實際就是一個騙局,目的是吸引公眾去“拜師學藝”,學費不菲且“關鍵技術”保密。人造雞蛋根本無法實現,光蛋殼就很難模仿,比如有氣孔、氣室、卵膜等,技術要求很高。

03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佈消息稱,吃紅肉可致癌:隸屬於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佈消息稱,加工肉製品屬於致癌食物,各種紅肉屬於2A級致癌食物,吃紅肉可致癌。

事實上,紅肉本身不含致癌物,並非只要吃紅肉就促發癌症。世界癌症基金會對相關證據的評估是,每週不超過500克紅肉並不會增加腸癌的危險。只要數量不過多,烹調時不用碳烤、煙熏、油炸,烹調後不焦糊、不過咸,即可安心享受肉類的美味。

04

“豬肉鉤蟲”:豬肉長鉤蟲,水煮不爛、油炸不熟、高溫殺不死。

豬的血管、淋巴管等結構看起來像蟲體,但並不是蟲子,沒有生命但很難煮爛。就豬肉本身來說,其中是沒有所謂的“鉤蟲”的,所以這種說法本身是不科學的。在2016中國食品闢謠論壇上,中國食品闢謠聯盟發佈了三大食品謠言,其中,所謂的“豬肉鉤蟲”被證實為子虛烏有。

測試

關於水果謠言背後的真相

01

柿子與優酪乳同食中毒:“家裡有孩子的注意了,現在是柿子上市的季節,雖然很好吃,但是千萬不要和優酪乳、海鮮、酒一起吃。剛發生一件真事兒,一個小女孩吃完柿子,又喝了優酪乳,結果不到半個小時就中毒死了……”。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這條消息既無時間,也無地點,符合謠言的特徵。謠言中的種種跡象無法表明“柿子+優酪乳”是女孩死亡的原因。此外,柿子確實不好消化,但是柿子和優酪乳一起吃並不會形成毒素,也不存在致死的可能性。

02

這則消息在網上被二次加工,變成了“獼猴桃添加防腐劑三月不爛”的謠言,引發消費者對獼猴桃的擔憂。事實上,獼猴桃在0℃冷藏的條件下,不添加防腐劑可放置6到8個月不變質。對於室溫下長時間不腐爛的獼猴桃,可能是進行了特殊保鮮處理,如添加1-甲基環丙烯,該保鮮方式安全可靠,對人體沒有危害。

03

橘子“打針變甜”:有網友曬圖稱手摸砂糖橘後指尖變紅,懷疑橘子被注射了甜蜜素或被染色。據此,網上出現了“橘子打針變甜”等類似的說法。

注射甜味劑,雖能讓橘子局部變甜,但這種橘子極易腐爛變質,需要花費很大精力且得不償失,一般不會被商販所採納。不僅“注射”一說不靠譜,“浸泡”之法也基本不可能。因為柑橘表皮厚實且為油性,外界物質很難附著穿透,甜蜜素浸泡起不到增甜效果,包括金桔這種連皮吃的柑橘也不會使用甜蜜素。

04

紅心柚子都是染色的:有消費者反映,買來的紅柚打開後並不是果肉通紅,只有表層發紅,裡面果肉有的還是白的,懷疑買到了打針染色的紅柚。對此,網上有消息稱紅心柚子都是染色的。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可以

這種操作幾乎不可能。如果打針注射色素會有明顯的針孔,很容易被人識別;針孔會破壞柚子的表皮,受傷的柚子容易腐敗變質,不利於保存和運輸;如果注射色素染色,色素也很難均勻擴散,顏色差別會很大。至於紅心柚子顏色不均勻,可能是因為生長過程中光照、氣溫、施肥等的影響,也可能是品種差異所致。

怎麼樣?這兩個小測試

是不是根本難不倒你?

食藥君想告訴你:

有時候

對那些未經查證的消息

保持一份警惕

對不確定先問真假

或許謠言就會不攻自破

在2018年,

食藥君會陪你一起

與謠言

繼續“死磕”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