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微信朋友圈上都在發十八歲的照片是什麼意思?

元旦假期,一如以往的每個節日一樣,做一個窩在家裡的忠實宅男,期待著如往常每個節日裡都重複上演的那樣,電視上會告訴你外面人山人海,遊人如織,高速堵車.....,朋友圈裡成為旅遊圖片大賽,

各地美食大全,或者辭舊迎新大會.....

真是猝不及防。

微信上都在發十八歲的照片是個什麼梗?

據悉這個梗的起源是,2017年12月31日,最後一批90後(生於1999年12月31日)將度過他們18歲的生日。這意味著,從法律上來講,90後已全部成年,集體告別了少年時代。從此,90後就是跟80後、70後同一梯隊,00後粉墨登場了。

據統計,“曬18歲照片”活動中,玩得最投入的是那些70後、80後們!無疑,他們感歎的是“18歲的自己是多麼的青澀、稚嫩、美好”,

可經過時間洪流的沖刷和現實壓力的打磨,稚嫩和青澀不見了,所謂穩重成熟的背後,更多的是精神氣質的“油膩”和心態的衰老。18歲成為一個令人懷念的時間節點,不僅僅是因為它是法定意義上的成年標記,更重要的是,它仿佛是一條清晰的楚河漢界,劃開青春和中年的界限。

另一種說法是,2018音譯過來就是,愛你,18。據說,要用18歲這個特別的成人儀式,

來迎接2018年。這樣看來曬18歲的照片,就是一種對青春的“複盤”。看看自己青春的臉,還有那年的夢想,不知道實現了沒有?那時候愛的人,知道他們是否還好?

這些在微信上發18歲照片的群友們,他們到底是在曬什麼呢?從心理學上講,這裡他們曬的是對自己變化的認知,以及對外部世界變化的認知!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對自我改變的認知,會影響到我們對外部世界變化的認知嗎?

對自己改變的認知,會影響到我們對外部世界變化的認知嗎?

先看看一本小說。在1987年,美國著名作家Walker Percy出版了他的哲理小說“The Thanatos Syndrome”。書中的主人公Tom More博士離開家鄉兩年,返鄉後卻發現他以前的一些朋友和熟人都返生了很大的變化,甚至連人格特點都變了。More懷疑這些變化是否是真實的,還是因為他離開家鄉兩年裡是自己發生了變化而已?

心理學家們當然會對這個問題感興趣。實際上,很多研究都表明,當人們經歷了自我的改變,會導致他們對外部世界進行不同的重新構建。通常情況下,個體去傾向於對外部世界的變化進行高估。原因可能有兩個:

一是可能並沒有意識到自我的改變

一是基於素樸實在論(Naive Realism),即每一個人所固有的、自發的唯物主義的世界觀。

每一個具有正常思維的人都意識到一切事物是不依賴於人類意識而存在的。自發地相信世界按其本性來說是物質的。

基於這種邏輯,Eibach, Libby, & Gilovich(2003)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把大學生分成兩組,讓他們填寫一些問卷,在短清單組(shourt-list),被試們被告知:“請在下面的橫線上,列出你從高中階段到現在,認為自己發生了很大變化的3件事情(比如你的人格、態度、對事情的看法等等)。請盡可能詳細地描述每一件你發生變化的事情”。然後再另一頁上,讓他們評價這項任務有多難(0-6分),並讓他們評價一些自己從高中到大學,變化有多大(自我變化,也是0-6分進行評價),同時讓被試評價他們的家鄉、父母、高中同學、以及讀高中的母校變化有多大。所有的評價都是用7點量表,其中0表示沒有任何變化,6表示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這四個方面的評價的均值作為對外部世界變化的測量指標。而在長清單組(long-list),則要求他們寫出“自己發生了很大變化的12件事情”,其他操作完全一樣。

結果大家可以看出來,長清單組在任務難度評價上顯著高於短清單組,說明任務操作是非常有效的。而短清單組隊自我變化的評價,以及對外界變化的評價沒有顯著差異,但是長清單組則對自我變化評價顯著低於對外界變化的評價!考慮到短清單組,要求寫出3個自我變化的事情,他們的反應是:“啊,原來我的變化這麼大啊”,很容易就能寫出來嚒!原來世界在變,我也在變啊!而長清單組,要求寫出12個自我變化事情,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啊,因此,逼迫他們去審視自己,深度反思自己的變化, 絞盡腦汁也寫不出那麼多的變化啊,他們總是在想:“哪兒有12個自我變化啊?原來我沒有怎麼變化,而是世界在變啊”,因此覺得外界的變化是太大了(高估了外界的變化)!

這樣看來,那些80後曬18歲青春照的,感慨應該最多!“成年人的生活真不容易阿。18歲之前,還是父母的掌心寶貝,還有來自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庇護,可以跟一切現實的障礙區隔開來了。可成年後我們卻不得不面對紛至遝來的現實難題:房子、戶籍、工作、婚姻、育兒、階層流動……”

70後、60後甚至更長一些的,他們一邊曬照,一邊感慨的是:青春不復,逝者不可追,既有的一切令人厭倦,但衰老與遲暮的恐懼又揮之不去,於是便深陷得到與失去、青春與衰老、愛與死、責任與欲望、現實與想像之間糾纏與撕扯——我們活得無所適從。

唉,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

請盡可能詳細地描述每一件你發生變化的事情”。然後再另一頁上,讓他們評價這項任務有多難(0-6分),並讓他們評價一些自己從高中到大學,變化有多大(自我變化,也是0-6分進行評價),同時讓被試評價他們的家鄉、父母、高中同學、以及讀高中的母校變化有多大。所有的評價都是用7點量表,其中0表示沒有任何變化,6表示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這四個方面的評價的均值作為對外部世界變化的測量指標。而在長清單組(long-list),則要求他們寫出“自己發生了很大變化的12件事情”,其他操作完全一樣。

結果大家可以看出來,長清單組在任務難度評價上顯著高於短清單組,說明任務操作是非常有效的。而短清單組隊自我變化的評價,以及對外界變化的評價沒有顯著差異,但是長清單組則對自我變化評價顯著低於對外界變化的評價!考慮到短清單組,要求寫出3個自我變化的事情,他們的反應是:“啊,原來我的變化這麼大啊”,很容易就能寫出來嚒!原來世界在變,我也在變啊!而長清單組,要求寫出12個自我變化事情,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啊,因此,逼迫他們去審視自己,深度反思自己的變化, 絞盡腦汁也寫不出那麼多的變化啊,他們總是在想:“哪兒有12個自我變化啊?原來我沒有怎麼變化,而是世界在變啊”,因此覺得外界的變化是太大了(高估了外界的變化)!

這樣看來,那些80後曬18歲青春照的,感慨應該最多!“成年人的生活真不容易阿。18歲之前,還是父母的掌心寶貝,還有來自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庇護,可以跟一切現實的障礙區隔開來了。可成年後我們卻不得不面對紛至遝來的現實難題:房子、戶籍、工作、婚姻、育兒、階層流動……”

70後、60後甚至更長一些的,他們一邊曬照,一邊感慨的是:青春不復,逝者不可追,既有的一切令人厭倦,但衰老與遲暮的恐懼又揮之不去,於是便深陷得到與失去、青春與衰老、愛與死、責任與欲望、現實與想像之間糾纏與撕扯——我們活得無所適從。

唉,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