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行走中原|踏訪春秋黃國地 回望戰國春申君

黃君孟夫婦墓出土的青銅器“黃夫人壺”

河南日報記者 趙慎珠

1935年11月28日至次年3月7日,一場規模盛大的“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在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舉行。中國送展的1022件藝術品中的786件,和其他來自14個國家的1294件中國文物同時展出。這次展覽,參觀人數達到40萬,一時轟動歐洲。英國媒體讚譽:“如此集中地展示中國藝術品,在世界歷史上尚屬首次……(中國)作為最具有藝術氣質的國度之一,孕育出最為精美的作品。”

展覽會上,一件名為“叔單鼎”的青銅器,

高28.8釐米,口徑28釐米,腹圍82.4釐米,是春秋時期黃國的器具,出土地點在河南潢川。此後,叔單鼎歷經上海、南京等地的幾次輾轉,被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

從圖片上看,叔單鼎製作精美,形制是較淺的半球狀腹,表面裝飾花紋,四行銘文清晰可見:“唯黃孫子傒君叔單自作鼎,其萬年無疆,子孫永寶享。”

這21個字,帶來不少疑問:黃姓子孫的民族源流和黃國的盛衰興廢,

有過什麼樣的歷程,叔單鼎的背後是一個怎樣的國家……可惜,當時的考古資料寥寥無幾,文獻記載隻言片語,叔單鼎之謎尚未破解,就離開了大陸,留下太多的懸念。

◎春秋古墓

郭沫若在《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與《考釋》中,收錄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出土的4件黃國青銅器:黃太子白克盆、黃太子白克作贏臾盤、黃韋俞父盤和叔單鼎。

叔單鼎,是清宮舊藏,郭沫若說它:“殆謂黃君之孫子,

即黃國公族,傒為作器者之氏。”1979年第一期的《故宮博物院院刊》上,學者唐蘭談它:“單鼎應屬春秋早期的黃國代表作。”

叔單鼎出土地潢川,秦時置弋陽縣,北齊時更名定城縣,唐代改為光州,1913年廢州設縣,因潢河而得名潢川。

潢河,也稱黃水,發源于新縣萬子山,經光山、潢川兩縣,由西南向東北流入淮河。潢河穿越潢川縣城,把縣城一分為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田野考古迅速發展,

幾代考古人前赴後繼,試圖在潢川的周邊地帶,探尋到叔單鼎背後一個王朝的身影。

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潢川縣文物工作者先後發現了春秋至戰國時期的銅箭頭和壺、罐等器物的陶片,還有一批帶有銘文的春秋早期黃國的青銅器。

1983年4月10日,光山縣寶相寺上官崗磚瓦廠,民工們像往常一樣在工地上忙碌著。忽然,幾個人推出了一片與周圍土質不同的土壤。他們向下深挖,

很快發現這是一個古墓,當時就取出了一些隨葬器物。

聽到這個消息後,信陽地區立即抽調10多位元文物專業幹部,從4月28日開始,歷時15天,對墓地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這是一座長方形的豎穴土坑墓,墓內有兩套棺槨,並列排放。其中1號墓棺槨已經被民工挖壞,但是隨葬品還是讓工作人員吃了一驚,共出土鼎、戈等青銅器14件,玉器54件,有虎、魚、瑪瑙、串珠等。14件青銅器中有11件鑄有“黃君孟”字樣的銘文,大多寫著:“黃君孟自作行器,子子孫孫則永寶寶。”

2號墓棺蓋雖然沒有塌陷,但是已經開裂,墓主和棺內的殉葬品,被厚厚的淤泥所覆蓋。令人驚愕的是,棺蓋側邊,朱紅色的波浪紋組成的紋帶,猶如一連串雙目、方鼻、扁嘴的朱紅色“鬼臉”。這是國內第一次發現彩繪棺。

更不可思議的是,墓主的骨骼保存完整。

墓主的頭骨下,散落著各種小玉飾102件。專家推斷,它們應該是由絲線串成的玉組佩,由玉璜、玉虎、玉魚等組成,中間是一件直徑約9釐米的黑色玉璧。墓主的左腰間,佩帶著一件深目高鼻的玉雕人頭和兩件黑玉虎。

墓主的左腳下,散落有玉飾21件,右腳下,放著散亂的排簫,後被復原成為4組,每組11支。專家說,它們是迄今發現最早的竹排簫,和今天的樣式沒有太大的差別。

墓中還有大量的竹木漆器和絲織品,還出土了22件青銅器,其中14件鑄有“黃子作黃夫人孟姬”等銘文。

經過河南醫科大學人體解剖研究室的鑒定,得出結論:2號墓主為年約40歲的女性,身高在1.65米上下。

南京大學考古博士、現任大別山幹部學院副院長的牛長立說,根據銘文判斷,男性墓主“黃君孟”,應該是黃國國君,女性墓主是其夫人,名為“黃孟姬”。該墓葬被稱為“黃君孟夫婦墓”,二人合葬時間在春秋早期偏晚的年代。

牛長立分析,此墓為研究春秋早期分封國君的夫妻合葬制度提供了確鑿有力的證據。黃孟姬是姬姓女,生前地位很高,死後陪葬的規格與國君相等,甚至比國君還優厚,墓中隨葬的青銅器,在造型和紋飾上較為精美,玉質和玉雕的工藝,也比國君更勝一籌。

墓中的青銅器,全是紫銅色,與過去發現的春秋早期青綠色的截然不同,它們器壁較薄,輕巧美觀,突出了實用功能。

墓中的衝壓紋銅盒,屬國內首次發現;6件紫色繡絹,為中國蠶絲紡織史提供了極為珍貴的標本。

從那時起的30多年間,這裡出土了一系列黃國之瑰寶,昭示了一個王國曾經的輝煌。

◎黃國故城

《括地志·光州》記載:“黃國故城,漢弋陽縣也,(春秋)時黃(都),嬴姓,在光州定城縣(西)十裡。”清代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載:“黃城,(光)州西十二裡,春秋時小國也。”

按照零星的記載推測,黃國故城,應該在潢川城西6公里處,即淮河南岸,小潢河之西。

1966年,這一地帶向西約400米的高稻場村,出土了一批珍貴的銘文青銅器。直到2000年,這一古墓群共發掘出春秋時期墓葬近60座,出土青銅器400多件、陶器500多件,還有相當數量的木器、漆器、兵器、車馬器等,為黃國歷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學依據。

那裡大約周長近6公里的古城是黃國故城的結論,已經毫無爭議。2006年,故城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冬日的鄉村,色彩單調,驅車駛向縣城西北約6公里的隆古鄉,映入眼簾的,就是由黃土堆積而成的高高的城牆,走在城牆邊上,土黃色的古城輪廓一目了然。

黃國故城略呈長方形,遺址面積約280萬平方米。其建築規模,吻合春秋時期“子爵,城三裡”的等級制度。專家測算,按照當時的做工條件,每天出工1萬人,日日勞作,也得4年才能完工,足見當年修建城牆工程之浩大。

古城牆高5米,寬30米,用黃土夯築而成,牆厚、門闊、路基硬,可見當年城門的巍峨、都城的雄偉。城牆外,一條環帶倚牆而繞,是當年的護城壕。

城址中部偏西處,有一處夯土築成的長方形高臺,東西長145米,南北寬100米,中部有橢圓形水池,相傳為“黃君台”。當地群眾說,暴雨過後,經常能撿拾到圓柱形銅鐵和銅錢。河南博物院副研究員馬世之認為,這個遺址很可能就是黃國國君的宮殿區。

春秋時期東周列國的都城遺址,迄今都已經被發現,洛陽東周王城、新鄭鄭韓故城等遺址,大多面積巨大,在10平方公里至30平方公里之間。如果按照中國社科院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許宏博士在《先秦城市考古學研究》中的標準來看,黃國故城當屬小國。但是在豫南及鄰境地區,它仍不失為一大國都邑,“城非不高也”。

春秋時期的《竹書紀年》載,黃國為夏啟所封,歷經夏、商、周三代王朝。《左傳》中說,黃國作為侯爵國,始于魯桓公八年(西元前704年),一度與強楚抗衡,魯莊公十九年(西元前675年),楚文王首次伐黃,魯僖公十二年(西元前648年)夏,黃國被楚國所滅,存在了1400多年。

黃國“兵革非不堅利也”,箭鏃、銅劍、弓矢等武器達到列國的先進水準;“米粟非不多也”,連青銅器、玉器、木器等手工藝發展都達到了較高的水準,然而,楚國在27年間,對黃國多次發動戰爭,其實質,是楚、齊兩國爭霸的結果。

黃國被吞併後,楚國並沒有滅絕黃人,而是將其子民繼續留在黃地。著名語言學家楊伯峻在《春秋左傳注》中,考證過叔單鼎的銘文:“蓋黃滅後,子孫又續封,故稱黃孫子也。傒者,繼也,續也,叔單為始續封之君,故曰‘傒君’。”

◎春申君

黃國沉淪後,大部分遺民背井離鄉,散居四方,黃國人將黃姓帶到了全國各地。中華黃氏,根在潢川。

黃氏族姓銷聲匿跡長達400多年,直到戰國晚期,以黃歇為代表的黃氏家族,再次馳騁政壇數十年,赫赫如日中天。

《史記·春申君列傳》載:“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黃氏,遊學博聞,事楚頃襄王。”春申君與孟嘗君、平原君、信陵君並稱為“戰國四君子”,他聞達于諸侯,門下食客三千,“上客皆躡珠履”,被稱為“政治英雄”,卻不幸被手下的食客李園刺殺。

春申君最早的封地在潢川,之後改封吳地,即今天的江蘇常州、蘇州至上海一帶。春申君遇害後,眾多子孫流散各地。

春申君究竟葬在哪裡,目前尚無法考證,潢川、無錫、武漢等6個地方,都有他的衣冠塚。

春申君的遺宅,《嘉慶一統志》和《光州志》有不少記載,“楚封黃歇春申君,賜淮北地十二縣,故有宅在此……宅中井至今不堙”。潢川北城,留有一座春申君墓,民間為了紀念他,把北城稱為春申鎮。

冬日黃昏,暮色四合,春申君的墓前,一片孤寂。當地百姓說,閒時,方圓幾十裡的百姓會來這裡祭拜,祈禱風調雨順。

墓前的半塊“楚春申君”殘碑,年久風化,字跡模糊,只“民國十九年立”幾個字仍清晰可見。河南潢川黃氏文化研究會會長黃運庚說,按照潢川縣誌記載,1930年,時任國民黨22路軍總指揮兼30師師長的吉鴻昌,駐紮在潢川望河樓。或許是惺惺相惜,感懷春申君的悲劇人生,他特意祭掃墓地,為春申君立下了這座墓碑。

對春申君情深意長念念不忘的,還有現代化大都市上海。

《上海研究資料》記:“浦江相傳為黃歇所鑿,亦稱黃歇江,或稱春申江,於是上海乃有春申江的別稱,或竟簡稱申江。”《上海縣水利志》載:“春申塘為春申君開浚,春申村就是當時春申君的指揮所。”

春申君疏通河道,拓墾荒原的故事,深深留在了上海的歷史文脈中。

如今,“申”成為表示上海的地域文化符號,春申君傳說,成為上海的“春申文化”,當地人為了紀念這位開“申”之祖春申君,取“春申”為名者,不下數萬人。

春申君,將小潢河畔的古城潢川和千里之外黃浦江邊的大上海,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2002年9月,在上海成功申博的歡慶晚會上,人們引吭高歌的第一曲,就是《告慰春申君》。

鼓瑟編鐘在江畔響起,如同遙遠年代的天籟之音,回蕩在了廣袤大地:“乘長風兮開宇天,古往今來兮二千年。小潢河兮今猶在,黃浦江兮續根源……”

大多寫著:“黃君孟自作行器,子子孫孫則永寶寶。”

2號墓棺蓋雖然沒有塌陷,但是已經開裂,墓主和棺內的殉葬品,被厚厚的淤泥所覆蓋。令人驚愕的是,棺蓋側邊,朱紅色的波浪紋組成的紋帶,猶如一連串雙目、方鼻、扁嘴的朱紅色“鬼臉”。這是國內第一次發現彩繪棺。

更不可思議的是,墓主的骨骼保存完整。

墓主的頭骨下,散落著各種小玉飾102件。專家推斷,它們應該是由絲線串成的玉組佩,由玉璜、玉虎、玉魚等組成,中間是一件直徑約9釐米的黑色玉璧。墓主的左腰間,佩帶著一件深目高鼻的玉雕人頭和兩件黑玉虎。

墓主的左腳下,散落有玉飾21件,右腳下,放著散亂的排簫,後被復原成為4組,每組11支。專家說,它們是迄今發現最早的竹排簫,和今天的樣式沒有太大的差別。

墓中還有大量的竹木漆器和絲織品,還出土了22件青銅器,其中14件鑄有“黃子作黃夫人孟姬”等銘文。

經過河南醫科大學人體解剖研究室的鑒定,得出結論:2號墓主為年約40歲的女性,身高在1.65米上下。

南京大學考古博士、現任大別山幹部學院副院長的牛長立說,根據銘文判斷,男性墓主“黃君孟”,應該是黃國國君,女性墓主是其夫人,名為“黃孟姬”。該墓葬被稱為“黃君孟夫婦墓”,二人合葬時間在春秋早期偏晚的年代。

牛長立分析,此墓為研究春秋早期分封國君的夫妻合葬制度提供了確鑿有力的證據。黃孟姬是姬姓女,生前地位很高,死後陪葬的規格與國君相等,甚至比國君還優厚,墓中隨葬的青銅器,在造型和紋飾上較為精美,玉質和玉雕的工藝,也比國君更勝一籌。

墓中的青銅器,全是紫銅色,與過去發現的春秋早期青綠色的截然不同,它們器壁較薄,輕巧美觀,突出了實用功能。

墓中的衝壓紋銅盒,屬國內首次發現;6件紫色繡絹,為中國蠶絲紡織史提供了極為珍貴的標本。

從那時起的30多年間,這裡出土了一系列黃國之瑰寶,昭示了一個王國曾經的輝煌。

◎黃國故城

《括地志·光州》記載:“黃國故城,漢弋陽縣也,(春秋)時黃(都),嬴姓,在光州定城縣(西)十裡。”清代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載:“黃城,(光)州西十二裡,春秋時小國也。”

按照零星的記載推測,黃國故城,應該在潢川城西6公里處,即淮河南岸,小潢河之西。

1966年,這一地帶向西約400米的高稻場村,出土了一批珍貴的銘文青銅器。直到2000年,這一古墓群共發掘出春秋時期墓葬近60座,出土青銅器400多件、陶器500多件,還有相當數量的木器、漆器、兵器、車馬器等,為黃國歷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學依據。

那裡大約周長近6公里的古城是黃國故城的結論,已經毫無爭議。2006年,故城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冬日的鄉村,色彩單調,驅車駛向縣城西北約6公里的隆古鄉,映入眼簾的,就是由黃土堆積而成的高高的城牆,走在城牆邊上,土黃色的古城輪廓一目了然。

黃國故城略呈長方形,遺址面積約280萬平方米。其建築規模,吻合春秋時期“子爵,城三裡”的等級制度。專家測算,按照當時的做工條件,每天出工1萬人,日日勞作,也得4年才能完工,足見當年修建城牆工程之浩大。

古城牆高5米,寬30米,用黃土夯築而成,牆厚、門闊、路基硬,可見當年城門的巍峨、都城的雄偉。城牆外,一條環帶倚牆而繞,是當年的護城壕。

城址中部偏西處,有一處夯土築成的長方形高臺,東西長145米,南北寬100米,中部有橢圓形水池,相傳為“黃君台”。當地群眾說,暴雨過後,經常能撿拾到圓柱形銅鐵和銅錢。河南博物院副研究員馬世之認為,這個遺址很可能就是黃國國君的宮殿區。

春秋時期東周列國的都城遺址,迄今都已經被發現,洛陽東周王城、新鄭鄭韓故城等遺址,大多面積巨大,在10平方公里至30平方公里之間。如果按照中國社科院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許宏博士在《先秦城市考古學研究》中的標準來看,黃國故城當屬小國。但是在豫南及鄰境地區,它仍不失為一大國都邑,“城非不高也”。

春秋時期的《竹書紀年》載,黃國為夏啟所封,歷經夏、商、周三代王朝。《左傳》中說,黃國作為侯爵國,始于魯桓公八年(西元前704年),一度與強楚抗衡,魯莊公十九年(西元前675年),楚文王首次伐黃,魯僖公十二年(西元前648年)夏,黃國被楚國所滅,存在了1400多年。

黃國“兵革非不堅利也”,箭鏃、銅劍、弓矢等武器達到列國的先進水準;“米粟非不多也”,連青銅器、玉器、木器等手工藝發展都達到了較高的水準,然而,楚國在27年間,對黃國多次發動戰爭,其實質,是楚、齊兩國爭霸的結果。

黃國被吞併後,楚國並沒有滅絕黃人,而是將其子民繼續留在黃地。著名語言學家楊伯峻在《春秋左傳注》中,考證過叔單鼎的銘文:“蓋黃滅後,子孫又續封,故稱黃孫子也。傒者,繼也,續也,叔單為始續封之君,故曰‘傒君’。”

◎春申君

黃國沉淪後,大部分遺民背井離鄉,散居四方,黃國人將黃姓帶到了全國各地。中華黃氏,根在潢川。

黃氏族姓銷聲匿跡長達400多年,直到戰國晚期,以黃歇為代表的黃氏家族,再次馳騁政壇數十年,赫赫如日中天。

《史記·春申君列傳》載:“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黃氏,遊學博聞,事楚頃襄王。”春申君與孟嘗君、平原君、信陵君並稱為“戰國四君子”,他聞達于諸侯,門下食客三千,“上客皆躡珠履”,被稱為“政治英雄”,卻不幸被手下的食客李園刺殺。

春申君最早的封地在潢川,之後改封吳地,即今天的江蘇常州、蘇州至上海一帶。春申君遇害後,眾多子孫流散各地。

春申君究竟葬在哪裡,目前尚無法考證,潢川、無錫、武漢等6個地方,都有他的衣冠塚。

春申君的遺宅,《嘉慶一統志》和《光州志》有不少記載,“楚封黃歇春申君,賜淮北地十二縣,故有宅在此……宅中井至今不堙”。潢川北城,留有一座春申君墓,民間為了紀念他,把北城稱為春申鎮。

冬日黃昏,暮色四合,春申君的墓前,一片孤寂。當地百姓說,閒時,方圓幾十裡的百姓會來這裡祭拜,祈禱風調雨順。

墓前的半塊“楚春申君”殘碑,年久風化,字跡模糊,只“民國十九年立”幾個字仍清晰可見。河南潢川黃氏文化研究會會長黃運庚說,按照潢川縣誌記載,1930年,時任國民黨22路軍總指揮兼30師師長的吉鴻昌,駐紮在潢川望河樓。或許是惺惺相惜,感懷春申君的悲劇人生,他特意祭掃墓地,為春申君立下了這座墓碑。

對春申君情深意長念念不忘的,還有現代化大都市上海。

《上海研究資料》記:“浦江相傳為黃歇所鑿,亦稱黃歇江,或稱春申江,於是上海乃有春申江的別稱,或竟簡稱申江。”《上海縣水利志》載:“春申塘為春申君開浚,春申村就是當時春申君的指揮所。”

春申君疏通河道,拓墾荒原的故事,深深留在了上海的歷史文脈中。

如今,“申”成為表示上海的地域文化符號,春申君傳說,成為上海的“春申文化”,當地人為了紀念這位開“申”之祖春申君,取“春申”為名者,不下數萬人。

春申君,將小潢河畔的古城潢川和千里之外黃浦江邊的大上海,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2002年9月,在上海成功申博的歡慶晚會上,人們引吭高歌的第一曲,就是《告慰春申君》。

鼓瑟編鐘在江畔響起,如同遙遠年代的天籟之音,回蕩在了廣袤大地:“乘長風兮開宇天,古往今來兮二千年。小潢河兮今猶在,黃浦江兮續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