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寶寶最大可以什麼時候停用尿不濕?

紙尿褲的作用,能迅速吸水,表面乾爽,除了尿包漲了有點重之外,寶寶並不會有過多的不適,就相當於隨身攜帶了一個方便的尿盆,想尿就尿。

如果不穿紙尿褲,小一點的時候當然還是該拉就拉,

而且大人們洗尿戒子也是一大負擔,但隨著寶寶漸漸長大,他會發現拉在褲子上濕噠噠的不太舒服,如果加上大人的悉心指導,寶寶是有可能學會憋尿並去指定的地方方便的。但是過早的學會憋尿也是不好的。

紙尿褲大大減輕了麻麻帶孩子的換洗的勞累,外出也可以減輕孩子大便小便所帶來的尷尬。不過,紙尿褲若使用不當或是使用時間太久,

沒有及時更換,對寶寶會產生不同程度傷害的哦。

紙尿褲更換不及時,臀部在殘存尿液的刺激下,寶寶皮膚容易感染尿布疹(“紅屁股”);女寶寶因生理原因,在濕熱的紙尿褲包裹下,還存在感染婦科炎症的健康風險。

建議媽媽要及時更換紙尿褲,用溫水清洗臀部,

乾燥後再換上新的紙尿褲,如出現尿布疹,還應在醫生指導下塗上濕疹膏。

紙尿褲經過多次排尿後,裡面濕度增加,寶寶臀部皮膚天然脂質層會受到破壞,有些孩子臀部皮膚會失水起皺。長期使用紙尿褲,損害臀部膚質,所以每次清潔臀部後,應適當使用溫和的嬰兒潤膚乳液。

紙尿褲過早過晚停用的危害

如果過早給寶寶停用紙尿褲,這時候寶寶的膀胱還沒發育好,

肛門括約肌也沒有發育成熟,這時候讓寶寶學會把尿,會讓寶寶感覺十分吃力。

那麼過晚停用有什麼危害呢?有研究發現,寶寶三歲後還在用紙尿褲,不利於鍛煉膀胱蓄尿功能,很容易導致習慣性或懶惰性尿床,同時也不利於寶寶的行為養成。

什麼時候停用紙尿褲

兒科學會研究表明:孩子的排泄控制肌肉一般在12-24月間達到成熟,平均年齡在18個月。

白天夜間大小便控制功能的成熟順序是:夜間控便功能 >> 白天控便功能 >> 白天控尿功能 >> 晚上控尿功能。

寶寶適合穿紙尿褲到2歲,最晚不宜超過3歲。

寶寶要做到大小便從條件反射到真正的自理,要到兩歲左右,兩歲之後可以白天停用紙尿褲,夜間再使用紙尿褲,直到寶寶控尿能力增強。

三歲的孩子能夠自如地控制排便排尿,也已具備一定的表述能力,對於自己的排便需求可以很清晰地表達,這時候就不需要再使用紙尿褲了。

讓寶寶擺脫紙尿褲,絕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任務,家長應為此做出長期的努力與鋪墊,學會引導寶寶自主排便。

如何引導寶寶自主排便

1、增強如廁興趣

爸媽上廁所的時候可以把小寶寶帶上讓寶寶觀摩怎麼使用馬桶。

2、鼓勵使用坐便器

把坐便器放置在衛生間裡,也可以放在寶寶經常待的地方,鼓勵寶寶試著坐坐看。

3、爸媽教會如廁方法

當孩子願意使用坐便器或是對坐便器產生使用的興趣時,就可以試著讓寶寶坐在坐便器上方便,但要確認寶寶的雙腳牢固地放在地上或腳踩凳上。

4、培養如廁習慣

讓寶寶在一天內的幾個時段試試自己在坐便器或馬桶上坐個幾分鐘,從每天蹲一次增加到每天幾次,讓坐便器稱為孩子生活中的習慣。

5、用拉拉褲來代替紙尿褲

當寶寶學會在坐便器上解便後,可以把尿布換成拉拉褲,拉拉褲最大特點是可以像小內褲一樣脫下穿上,腰部彈性設計可以防止滲漏和滑脫,是寶寶如廁訓練的好幫手。

如何引導寶寶自主排便

1、增強如廁興趣

爸媽上廁所的時候可以把小寶寶帶上讓寶寶觀摩怎麼使用馬桶。

2、鼓勵使用坐便器

把坐便器放置在衛生間裡,也可以放在寶寶經常待的地方,鼓勵寶寶試著坐坐看。

3、爸媽教會如廁方法

當孩子願意使用坐便器或是對坐便器產生使用的興趣時,就可以試著讓寶寶坐在坐便器上方便,但要確認寶寶的雙腳牢固地放在地上或腳踩凳上。

4、培養如廁習慣

讓寶寶在一天內的幾個時段試試自己在坐便器或馬桶上坐個幾分鐘,從每天蹲一次增加到每天幾次,讓坐便器稱為孩子生活中的習慣。

5、用拉拉褲來代替紙尿褲

當寶寶學會在坐便器上解便後,可以把尿布換成拉拉褲,拉拉褲最大特點是可以像小內褲一樣脫下穿上,腰部彈性設計可以防止滲漏和滑脫,是寶寶如廁訓練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