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開門紅!重要股東出手95次增持近19億元,看好公司未來發展是共因

本周,A股市場在2018年迎來開門紅,重要股東(控股股東、董監高股東、持股5%以上的股東,

以下簡稱:重要股東)則以增持的方式,來彰顯對今年企業業績及市場的信心。

Wind資料顯示,今年1月2日至1月4日,僅3天的時間裡,兩市重要股東已經出手95次增持,增持股份對應的參考市值總額約為19億元。

從兩市對應的增持公告來看,控股股東在新年伊始增持熱情高漲。據不完全統計,同期,有16家公司發佈了關於控股股東的增持計畫、增持進展、後續增持計畫等事項。

增持有備而來

查閱兩市的公告可知,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的增持,大多是有備而來,此前,公司即發佈了這些重要股東的增持計畫公告,就增持原因、增持價格區間、增持股份數量、擬動用資金金額、資金來源等事項進行了解釋。

增持的原因來看,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是共因,例如*ST丹科表示:“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已經扭虧為盈,丹化集團看好公司發展前景,計畫將在二級市場以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股份。

1月3日,公司接到第一大股東丹化集團通知,丹化集團或其全資子公司擬在未來6個月裡,計畫將在二級市場以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不少於1億元,以自有資金實施增持計畫。”

和*ST丹科相比,更多公司的公告內容提及的,是此前增持計畫的進展情況。

信邦製藥此前也在其公告中解釋,控股股東之一致行動人哈爾濱譽衡集團有限公司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及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

譽衡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計畫自2017年12月4日起6個月內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票,本次增持計畫不設定價格區間,累計增持比例不低於公司總股本的2%,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1月2日,公司發佈公告提及,增持計畫已有實質進展。

董監高64次出手增持

除控股股東之外,上市公司的董監高股東是當之無愧的增持主力。

資料統計顯示,在上述重要股東的95次增持行為中有64次增持來自董監高及其關聯人。對於增持的原因,公司的解釋大部分是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認可,也有企業趁機進行了“自我表揚”。

“近年來,公司主營業務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各業務板塊均佔據行業中高端市場,行業龍頭地位凸顯,收入結構和客戶結構持續優化,

經濟效益逐年提升且可持續發展趨勢確定。董事長基於對公司內在價值的認可、對公司發展前景及戰略規劃充滿信心,同時為提升投資者信心,切實維護中小股東利益和資本市場穩定,以更好地支持公司未來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維護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良好形象,實施本次增持行為。”有公司解釋。

資金來源上,對此事項進行說明的公告中多提及為自籌資金,且有企業強調,董監高股東及其關聯人未來不排除進一步增持公司的可能。

此前,兩市曾經發生過,重要股東在出手增持、減持的時候,由於誤操作,造成短線交易行為的出現。因此,在這些重要股東的增持公告中,對於增持而來的股份後續的安排,也進行了解釋,“將嚴格遵守《證券法》、《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實施細則》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本次增持完成後的6個月內不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票。”

董監高股東及其關聯人未來不排除進一步增持公司的可能。

此前,兩市曾經發生過,重要股東在出手增持、減持的時候,由於誤操作,造成短線交易行為的出現。因此,在這些重要股東的增持公告中,對於增持而來的股份後續的安排,也進行了解釋,“將嚴格遵守《證券法》、《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實施細則》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本次增持完成後的6個月內不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