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水滴直播突然死亡的冷思考:公司與公眾的衝突只能你死我活?

一款互聯網產品的死亡將很快被人遺忘,這不過是輿論的又一次勝利。水滴直播的案例價值在於,它讓人思考,解決公司與公眾的衝突是否只有這種互相傷害、你死我活的結局?

,以高性價比佔領市場,再通過增值服務盈利。2015年7月,周鴻禕甚至宣佈過攝像頭免費,前提是使用360雲服務。雲服務、內容產品都是360在硬體市場上可選的盈利途徑,水滴直播雖無明顯的商業化方式、比如打賞,但反向為360攝像頭帶來可觀銷量。

360有足夠實力維護攝像頭的技術安全,

其安全隱患存於商業模式當中。

通過攝像頭獲得大量用戶,水滴直播進一步助推用戶數量擴張,這套組合拳帶來了智慧硬體市場上的加速度,但也對內容審核能力提出了“量”和“度”的雙重艱難考驗——直播內容的量級難以用人力審核;內容尺度又與流量、銷量之間存在矛盾。

這一切,都為監控直播的失控埋下定時炸彈。水滴直播危機最終能否得以化解,

既取決於公司的價值觀,也取決於在新技術、新商業和新競爭的影響下,如何對公眾權益邊界的重新確權。

把魔鬼裝進盒子

輿論中有一派觀點認為,360在監控直播中並不必承擔主要過錯,它只是提供產品和平臺,並盡到了視頻監控、直播的告知義務

(本文首刊於2017年12月25日出版的《財經》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