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成都軍區戰旗文工團演奏員蔣才如:與二胡的半世紀情緣

12月23日,國家一級演奏員、中國著名二胡演奏家、國家《金唱片獎》獲得者蔣才如先生,

做客成都經典匯“經典藝術名家講壇”,前半場以《祖孫三代二胡情緣》為主題,與現場觀眾分享他的音樂人生;後半場為觀眾獻上了二胡獨奏、二胡重奏、30餘人的二胡齊奏、雙人二胡聯手演奏等精彩的表演,贏得觀眾掌聲不斷。

與二胡的情緣

一開場,原成都軍區戰旗文工團演奏員,74歲的蔣才如就對觀眾來了一個響亮的問候,他思維敏捷,幽默詼諧,

引來熱情觀眾陣陣掌聲。19歲那年,正在讀大一的蔣才如創作並演奏了二胡曲《北京有個金太陽》風靡全國,講座就從這首名曲說起。

蔣才如回憶,1960年,他以優秀的成績考上了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在那個物資不富裕的年代,他在饑餓中苦學巧練,三年後,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至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緊接著,《北京有個金太陽》問世,周總理陪同巴基斯坦總統葉海提亞觀看了他的演出,

他應總理要求錄製的《紅軍哥哥回來了》的錄音,被贈送外賓……就這樣一步一步,蔣才如用自己的毅力和汗水,闖出了一片燦爛的音樂天地。

蔣才如是中國最有造詣的二胡演奏家之一,當年與閔惠芬並稱“北蔣南閔”。後來,閔惠芬刻苦奮鬥,戰勝癌症,終成為音樂界的翹楚,中國民樂的大師。蔣才如說:“我雖不如她,但我並不愧疚,因為我離開北京後,到了部隊文工團,幾十年用我的青春我的二胡為保衛祖國的部隊戰士們服務,

我青春無悔!”他動情地講述為兵服務的故事,講到感人處,蔣才如哽咽難言,場下觀眾也不禁熱淚盈眶。

音樂藝術要創新才有生命力

說到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蔣才如說:“音樂藝術必須要創新才有生命力,我所追求的是‘雅俗共賞’,音樂創作絕不能脫離廣大群眾,藝術永遠是為人民服務的。”他還以《河南小曲》《一枝花》《空山鳥語》《川江船歌》《春詩》等為例,

講述了聲、情、技、形、韻在二胡上的運用。

隨後,蔣才如分別獨奏了《光明行》《空山鳥語》《川江船歌》《雲雀》等中外二胡名曲。聆聽蔣才如演奏的《空山鳥語》,猶如身處林間,只聽鳥鳴啾啾,俏皮靈動,清脆悅耳。活動中,不僅有蔣才如的講座和表演,更有其女兒、孫女助陣演出。蔣才如與女兒蔣倩竹共同演奏了二胡二重奏《苗寨歡歌》《戰馬奔騰》兩首曲目。最後一曲,由祖孫三代及眾多二胡愛好者共三十余位一同齊奏《北京有個金太陽》,

現場反響熱烈,掌聲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