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展望2018:美國科技業將發生的七件大事

對於美國的科技業巨頭們來說,2017年過得並不算順利。

在經歷了多年的高速增長後,科技業巨頭們在2017年遭遇到了不少社會上的抵制力量。他們比任何人都更希望看到2017年走入年關。但不幸的是,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他們在2017年遇到的困境將在2018年得到改觀。

2018年或許會是喜憂參半的一年。在這辭舊迎新之時,我們一起來展望2018年美國科技業可能會發生的七件大事。

法規約束科技巨頭的“野蠻生長”

以往,美國科技巨頭的發展不會受到政府的過多限制。

事實上,美國的掌權者一直以來就沒有認真討論過要如何規範科技巨頭的發展。

但是如今情況不一樣了。2017年發生的社會抵制事件讓美國國會開始考慮用立法來規範他們。這項正在審理中的法案將會對政治性廣告的投放做出規範,包括在網路、電視、廣播以及出版物領域投放政治性廣告。

▲民主黨議員馬克·華納(Mark Warner)在國會發言

當然,這項法案涵蓋的範疇不僅僅限於廣告。

比方說,民主黨議員馬克·華納(Mark Warner)已經召集眾多專家討論科技巨頭是否在故意讓用戶更容易對自己的產品上癮。有部分專家表示,當Instagram的用戶在自己的PO文得到100+的點贊數之後,大腦分泌的多巴胺會讓用戶收穫興奮和滿足感——而這100+的點贊並不是自然產生的,

很有可能是科技公司在幕後有意而為之。

雖然如今的美國國會被特朗普的共和黨所控制,民主黨提出的法案通過概率很低,但是這至少說明了當政者正在密切關注著科技業的發展。

迪士尼 vs Netflix

▲迪士尼CEO鮑勃·伊格(Bob Iger)

2018年,Netflix可能會遇到大麻煩,

因為他的對手迪士尼正在虎視眈眈。

迪士尼對21世紀福克斯的收購很明顯是針對Netflix而做出的決策。雖然這項收購案遭到了政府的阻攔,但迪士尼註定將成為Netflix接下來的頭號強敵。

2018年,迪士尼即將上線自己獨立的流視頻服務。這項服務將包含迪士尼旗下的電影合集、電視節目以及ESPN的體育視頻節目。迪士尼已經在2017年宣佈將自己公司的內容全部從Netflix上下架,並且還收購了Netflix另一大競爭對手Hulu的大部分股權。

對於Netflix來說,迪士尼內容從自己平臺上撤出意味著他們需要花很大力氣去尋找和開發可供替代的內容以填補這塊空白,而這項成本很可能達到數十億美元。

這樣看來,迪士尼在與Netflix的競爭中似乎已經佔據了有利位置。那麼,2018年二者的戰爭要開打了嗎?

科技巨頭+好萊塢

蘋果、亞馬遜、穀歌和Facebook過去幾年都在原創視頻內容上砸下了重金。但皆收效甚微。

與此同時,穀歌和Facebook希望從自己的廣告業務中獲得更多收入;而亞馬遜則努力推動著自己的Prime服務以吸收更多的會員。

然而,根據過去幾年的資料,科技巨頭們的這些投入卻並沒有獲得太高額的回報。

蘋果公司推出的首個原創視頻節目“Carpool Karaoke”和“Planet of the Apps”不僅沒有收穫很多觀眾,還遭受到了不少的批評。穀歌公司在YouTube上為凱文·哈特(Kevin Hart)、艾倫·德詹尼斯(Ellen DeGeneres)等明星推出的視頻節目的收視也很慘澹。Facebook最近上線的Watch視頻服務的表現同樣糟糕。

▲蘋果的原創視頻節目“Planet of the Apps”收視慘澹

蘋果公司似乎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犯下的一些錯誤,並聘請了一些高端內容生產者來説明提高其視頻內容品質。但是,Apple Music依然很難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來幫助其與競品區分開來。蘋果急需建立一個足夠深的資源庫並且打造出幾個爆款內容,不然一切很難有改觀。

好萊塢方面對於接下科技巨頭砸下的“金錢炮彈”感到樂此不疲。至今為之,種種跡象都表明,科技巨頭對於如何生產叫座的影視內容一竅不通,他們好像只會不停地開出巨額支票往裡面砸錢。

但實際上科技巨頭們似乎也發現光靠砸錢無法確保獲得真正的內容爆款。你可以花高價請來世界上最好的人才來生產內容,但是你必須知道如何讓觀眾們來觀看你的好產品。這一點是目前科技巨頭們還沒參透的要訣。所以,科技巨頭們在2018年很可能會繼續在影視領域投入重金,但是收到的回報將依舊不會很高。

輪到中國品牌上場了?

▲華為手機準備進入美國市場

蘋果和三星將美國智慧手機市場牢牢地把控在自己手中。根據美國知名互聯網統計公司comScore的最新資料,蘋果使用者佔據了美國智慧手機市場用戶數量的45%,而三星占29%。

而來自中國的手機巨頭華為和小米似乎對蘋果和三星並不畏懼。根據The Information的消息,華為計畫通過美國運營商AT&T於2018年上半年在美國銷售手機;與此同時,根據彭博社的消息,小米也正在與AT&T和Verizon商談合作的可能性。

然而,歷史上看,中國手機品牌在美國的推廣之路註定不會順利。想要在美國從蘋果和三星手裡分得一杯羹的廠商此前皆以失敗告終,比方說:HTC、摩托羅拉、中興等。

歷史給出的教訓是:如果你的產品沒有什麼獨特之處,並且你無法將產品提供給美國的幾大主要電信運營商和零售商,那麼你連試都不要去試,註定會失敗的。對於市場後入者來說,美國市場已經不需要你來提供更多的同質化商品。

亞馬遜的“走火入魔”

▲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的野心不只是想成為電商巨頭

亞馬遜,這家電商巨頭,可能將不僅僅是一家電商巨頭這麼簡單了。

亞馬遜在實體零售業的擴張腳步一刻也沒有停歇,但與此同時,他的擴張計畫還涵蓋了製藥業、電子廣告甚至物流業。他們正在從一個單純的電商企業向一個商業巨頭轉變。

過去,每當亞馬遜進入一個新的行業,這個行業原本的龍頭老大就會遭殃。比如,當亞馬遜宣佈決定收購美國連鎖食品超市Whole Foods時,美國各大食品零售企業的股價就遭遇了雪崩式的下跌。想像一下,如果亞馬遜宣佈要進入百貨市場,諸如梅西百貨(Macys)這樣的百貨巨頭會遭遇到怎樣的衝擊?

由於擁有無比充沛的資本以及不存在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亞馬遜將擁有幾乎不受控制的力量,來推翻它想推翻的幾乎任何消費行業。到2018年底,我們也許需要開始問這樣一個問題:亞馬遜在諸多領域的擴張對我們的生活到底是利是弊?

VR、AR——泡沫堆積起來的神話

AR(增強現實)技術是一種將虛擬影像投影在真實物體之上的技術,目前已經取代它的“兄弟”——VR(虛擬實境)——成為最夯的新技術。

蘋果、穀歌、Facebook和Snapchat等公司都開始著手在AR領域佈局,這將是自智慧手機和智慧手機應用之後的又一大增長點。AR雖然被炒得很熱,但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個震驚世界的產品能夠很好地展現出AR技術的真正潛力。

▲VR眼鏡的實用性並不高

作為AR技術的早期載體,智慧手機平臺被證明無法完全發揮出AR技術的能力。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開發者可以做出一個真正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的AR產品。

由於距離真正適用于消費者日常使用的AR產品問世還尚有時日,所以如今這股被蘋果、穀歌等科技巨頭鼓吹起來的泡沫很可能在2018年破裂。風投資金可能暫時不會再大舉進駐AR領域了,我們等到2020年再拭目以待吧。

人工智慧是第一生產力?

▲亞馬遜Alexa人工智慧助手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已經成了一個籠統的詞彙,只要是運用大資料來説明使用者做出決定的產品都被冠以“人工智慧”之名。無人汽車運用AI來導航;亞馬遜的Alexa虛擬助手用AI來幫你決策應該買哪件商品;穀歌運用AI來識別用戶的人臉,從而將手機相冊自動分類。

AI技術是目前我們能接觸到的最有前途且最有利用價值的技術。2018年,各行各業都應該思考如何運用AI提高生產力。若不這麼做,將很可能面臨失敗的窘境。

聲明:本文為懶熊體育編譯自Business Insider,原文作者為Steve Kovach。

但皆收效甚微。

與此同時,穀歌和Facebook希望從自己的廣告業務中獲得更多收入;而亞馬遜則努力推動著自己的Prime服務以吸收更多的會員。

然而,根據過去幾年的資料,科技巨頭們的這些投入卻並沒有獲得太高額的回報。

蘋果公司推出的首個原創視頻節目“Carpool Karaoke”和“Planet of the Apps”不僅沒有收穫很多觀眾,還遭受到了不少的批評。穀歌公司在YouTube上為凱文·哈特(Kevin Hart)、艾倫·德詹尼斯(Ellen DeGeneres)等明星推出的視頻節目的收視也很慘澹。Facebook最近上線的Watch視頻服務的表現同樣糟糕。

▲蘋果的原創視頻節目“Planet of the Apps”收視慘澹

蘋果公司似乎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犯下的一些錯誤,並聘請了一些高端內容生產者來説明提高其視頻內容品質。但是,Apple Music依然很難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來幫助其與競品區分開來。蘋果急需建立一個足夠深的資源庫並且打造出幾個爆款內容,不然一切很難有改觀。

好萊塢方面對於接下科技巨頭砸下的“金錢炮彈”感到樂此不疲。至今為之,種種跡象都表明,科技巨頭對於如何生產叫座的影視內容一竅不通,他們好像只會不停地開出巨額支票往裡面砸錢。

但實際上科技巨頭們似乎也發現光靠砸錢無法確保獲得真正的內容爆款。你可以花高價請來世界上最好的人才來生產內容,但是你必須知道如何讓觀眾們來觀看你的好產品。這一點是目前科技巨頭們還沒參透的要訣。所以,科技巨頭們在2018年很可能會繼續在影視領域投入重金,但是收到的回報將依舊不會很高。

輪到中國品牌上場了?

▲華為手機準備進入美國市場

蘋果和三星將美國智慧手機市場牢牢地把控在自己手中。根據美國知名互聯網統計公司comScore的最新資料,蘋果使用者佔據了美國智慧手機市場用戶數量的45%,而三星占29%。

而來自中國的手機巨頭華為和小米似乎對蘋果和三星並不畏懼。根據The Information的消息,華為計畫通過美國運營商AT&T於2018年上半年在美國銷售手機;與此同時,根據彭博社的消息,小米也正在與AT&T和Verizon商談合作的可能性。

然而,歷史上看,中國手機品牌在美國的推廣之路註定不會順利。想要在美國從蘋果和三星手裡分得一杯羹的廠商此前皆以失敗告終,比方說:HTC、摩托羅拉、中興等。

歷史給出的教訓是:如果你的產品沒有什麼獨特之處,並且你無法將產品提供給美國的幾大主要電信運營商和零售商,那麼你連試都不要去試,註定會失敗的。對於市場後入者來說,美國市場已經不需要你來提供更多的同質化商品。

亞馬遜的“走火入魔”

▲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的野心不只是想成為電商巨頭

亞馬遜,這家電商巨頭,可能將不僅僅是一家電商巨頭這麼簡單了。

亞馬遜在實體零售業的擴張腳步一刻也沒有停歇,但與此同時,他的擴張計畫還涵蓋了製藥業、電子廣告甚至物流業。他們正在從一個單純的電商企業向一個商業巨頭轉變。

過去,每當亞馬遜進入一個新的行業,這個行業原本的龍頭老大就會遭殃。比如,當亞馬遜宣佈決定收購美國連鎖食品超市Whole Foods時,美國各大食品零售企業的股價就遭遇了雪崩式的下跌。想像一下,如果亞馬遜宣佈要進入百貨市場,諸如梅西百貨(Macys)這樣的百貨巨頭會遭遇到怎樣的衝擊?

由於擁有無比充沛的資本以及不存在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亞馬遜將擁有幾乎不受控制的力量,來推翻它想推翻的幾乎任何消費行業。到2018年底,我們也許需要開始問這樣一個問題:亞馬遜在諸多領域的擴張對我們的生活到底是利是弊?

VR、AR——泡沫堆積起來的神話

AR(增強現實)技術是一種將虛擬影像投影在真實物體之上的技術,目前已經取代它的“兄弟”——VR(虛擬實境)——成為最夯的新技術。

蘋果、穀歌、Facebook和Snapchat等公司都開始著手在AR領域佈局,這將是自智慧手機和智慧手機應用之後的又一大增長點。AR雖然被炒得很熱,但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個震驚世界的產品能夠很好地展現出AR技術的真正潛力。

▲VR眼鏡的實用性並不高

作為AR技術的早期載體,智慧手機平臺被證明無法完全發揮出AR技術的能力。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開發者可以做出一個真正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的AR產品。

由於距離真正適用于消費者日常使用的AR產品問世還尚有時日,所以如今這股被蘋果、穀歌等科技巨頭鼓吹起來的泡沫很可能在2018年破裂。風投資金可能暫時不會再大舉進駐AR領域了,我們等到2020年再拭目以待吧。

人工智慧是第一生產力?

▲亞馬遜Alexa人工智慧助手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已經成了一個籠統的詞彙,只要是運用大資料來説明使用者做出決定的產品都被冠以“人工智慧”之名。無人汽車運用AI來導航;亞馬遜的Alexa虛擬助手用AI來幫你決策應該買哪件商品;穀歌運用AI來識別用戶的人臉,從而將手機相冊自動分類。

AI技術是目前我們能接觸到的最有前途且最有利用價值的技術。2018年,各行各業都應該思考如何運用AI提高生產力。若不這麼做,將很可能面臨失敗的窘境。

聲明:本文為懶熊體育編譯自Business Insider,原文作者為Steve Kov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