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荔扶貧好人董絨葉和她包聯的貧困戶“親戚”

陝西農村網-陝西農村報渭南訊(通訊員 李世居)“閨女來了,趕緊到屋裡暖和暖和。”你要不知道的話,還以為誰家姑娘回娘家呢。新年過後第一天,大荔縣婦聯主席顧青棉告訴筆者,

大荔縣林業局林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董絨葉在脫貧攻堅結對幫扶中,平凡的一員卻幹出不平凡的事,成為當地群眾口碑最佳的巾幗扶貧模範。1月2日早上九點,筆者專門到大荔縣韋林鎮西寨村採訪了董絨葉。

董絨葉查看扶貧檔案

董絨葉誠心誠意做群眾的貼心人,

用她的話來說,扶貧工作要用心去做,你把這些貧困戶當成自家的親人,沒有幹不好的事。董絨葉在韋林鎮西寨村包聯了4戶貧困家庭,開始入戶瞭解家庭情況時,貧困戶不願配合,只問:“你幫扶我家,能給我們什麼?”她反復上門,口苦婆心地把黨的“八個一批”脫貧政策一一給每戶講清,並告訴他們:“結對幫扶就是要通過國家的扶貧政策儘快讓你們擺脫貧困,
早些過上好日子。”慢慢地,群眾對董絨葉有了認識,配合工作拿出戶口本、惠農卡、土地確權證等原件交到她的手中,順利完成了基本資訊採集等工作。董絨葉把群眾的事當自己的事,盡最大努力幫助包聯的四戶貧困戶“親戚”。

董絨葉給西寨村74歲李福全老人家買來嶄新的收音機擺弄著

董絨葉(右一)給西寨村74歲李福全老人買新鞋

老人樂了、笑了

在西寨村74歲李福全老人家,

他拿出嶄新的收音機擺弄著,激動地豎起拇指說絨葉比她親女子還要親,知道他愛聽戲,專門從城裡買了能插卡的收音機送給他,給卡上下好了戲曲,手把手教會老人用法。李福全老人喪偶早,兒子外出打工,缺乏關愛,董絨葉經常去家中與老人拉拉家常敘敘舊。當天氣剛冷時,董絨葉看到他還穿著單鞋,拉著老人就到街上給買了雙棉鞋,還給送了棉被、大米等生活用品,
幫老人跑路領取低保金,並聯繫有關部門,通過危房修繕,讓老人住上了不再漏雨的乾淨房子。前幾天,還給他家院子裡栽上了3棵櫻花和2棵高杆石楠,讓老人享受到扶貧政策的溫暖。

董絨葉(右)在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李有民家中走訪

董絨葉(左)在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李有民家中走訪

董絨葉聯繫的第二家貧困戶李有民,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只能幹些力所能及的活。剛一進門,正巧碰見他從村上刷樹回來,一口一個“咱每月國家還給點錢,不能不講良心,有啥公益事業,我都會爭著幹,能幹多少是多少”。而他家家庭主要收入靠媳婦外出打零工掙錢,考慮到他不能幹重活,董絨葉向村上說明情況,幫他找到公益特崗,每月可增加家庭收入400元。她每次見到貧困戶李有民在城裡中學上學的女兒,問寒問暖,鼓勵她好好學習,別有後顧之憂,有困難一定幫助解決。

董絨葉(右一)到包聯的貧困戶李斌傑家,看望小倆口有病的孩子

董絨葉(右)給貧困戶送棉被

在董絨葉包聯的第三戶貧困戶李斌傑家,小倆口才30多歲,因母親患癌症醫治無效而導致人財兩空,家庭經濟拮据。董絨葉鼓勵他們在農閒時參加創業就業培訓,推薦學習了電子商務,慢慢走上脫貧之路。扶貧工作如同走親戚,和貧困戶建立了情誼,董絨葉平時只要下鄉,她總會給李斌傑的孩子帶些少兒讀物,得知孩子生病,她立即“掏腰包”買了慰問品去看望,還為小孩送了棉被和棉衣。

郭貴英(右)是董絨葉包聯的第四家貧困戶

郭貴英是董絨葉包聯的第四家貧困戶,家中剩她一個人,丈夫去年因病去世,兒子在上海、蘇州一帶做電器安裝工。她一個人在家孤單寂寞,剛開始去她家,家中可謂是髒亂差,董絨葉看在眼裡、想在心裡,開始幫助她家抓好“三化”。董絨葉從收拾家中衛生開始,栽樹務花,讓生活環境得到了改善,還從種植業、家庭副業、生活中給予幫扶,鼓勵她出外打工掙錢,讓日子過得越來越好,邁步走上脫貧路。董絨葉和貧困戶成了貼心人。

採訪結束了,而董絨葉包聯扶貧的精神讓人受到鼓舞,她最大的收穫就是“扶貧要用心,脫貧要扶志,施策要因戶”,把關心關愛送到貧困戶的心坎上,把群眾能享受到的扶貧政策切實落實到戶,用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建立黨和貧困群眾之間的橋樑,才是脫貧攻堅的根本。看著包聯的4戶貧困戶2017年全部實現了脫貧,董絨葉由衷地感到高興。這就是大荔巾幗扶貧董絨葉的功勞所在。

董絨葉(左)在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李有民家中走訪

董絨葉聯繫的第二家貧困戶李有民,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只能幹些力所能及的活。剛一進門,正巧碰見他從村上刷樹回來,一口一個“咱每月國家還給點錢,不能不講良心,有啥公益事業,我都會爭著幹,能幹多少是多少”。而他家家庭主要收入靠媳婦外出打零工掙錢,考慮到他不能幹重活,董絨葉向村上說明情況,幫他找到公益特崗,每月可增加家庭收入400元。她每次見到貧困戶李有民在城裡中學上學的女兒,問寒問暖,鼓勵她好好學習,別有後顧之憂,有困難一定幫助解決。

董絨葉(右一)到包聯的貧困戶李斌傑家,看望小倆口有病的孩子

董絨葉(右)給貧困戶送棉被

在董絨葉包聯的第三戶貧困戶李斌傑家,小倆口才30多歲,因母親患癌症醫治無效而導致人財兩空,家庭經濟拮据。董絨葉鼓勵他們在農閒時參加創業就業培訓,推薦學習了電子商務,慢慢走上脫貧之路。扶貧工作如同走親戚,和貧困戶建立了情誼,董絨葉平時只要下鄉,她總會給李斌傑的孩子帶些少兒讀物,得知孩子生病,她立即“掏腰包”買了慰問品去看望,還為小孩送了棉被和棉衣。

郭貴英(右)是董絨葉包聯的第四家貧困戶

郭貴英是董絨葉包聯的第四家貧困戶,家中剩她一個人,丈夫去年因病去世,兒子在上海、蘇州一帶做電器安裝工。她一個人在家孤單寂寞,剛開始去她家,家中可謂是髒亂差,董絨葉看在眼裡、想在心裡,開始幫助她家抓好“三化”。董絨葉從收拾家中衛生開始,栽樹務花,讓生活環境得到了改善,還從種植業、家庭副業、生活中給予幫扶,鼓勵她出外打工掙錢,讓日子過得越來越好,邁步走上脫貧路。董絨葉和貧困戶成了貼心人。

採訪結束了,而董絨葉包聯扶貧的精神讓人受到鼓舞,她最大的收穫就是“扶貧要用心,脫貧要扶志,施策要因戶”,把關心關愛送到貧困戶的心坎上,把群眾能享受到的扶貧政策切實落實到戶,用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建立黨和貧困群眾之間的橋樑,才是脫貧攻堅的根本。看著包聯的4戶貧困戶2017年全部實現了脫貧,董絨葉由衷地感到高興。這就是大荔巾幗扶貧董絨葉的功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