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個北大教授厲害,慈禧死後全國哭臨就他不幹,拿大棒幹一大事兒

作為晚清的實際統治者,一提起慈禧的名字,估計多數人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一副臉色嚴峻高高在上的老婦人畫面。這個女強人的手段也確實不一般,當時全國人民都懼她。

就在慈禧去世之後,老百姓又一次感受到了她的威嚴。

1908年的時候,光緒皇帝駕崩,緊跟著慈禧也結束了一生叱吒風雲的日子撒手人寰。那時候雖然清朝統治已經是風雨飄搖,但是真正退出歷史舞臺是1912年時候的事。慈禧的喪事自然還是走的傳統方式,

也就是哭臨。

所謂哭臨,也就是封建社會帝后死喪的活動,集眾定時舉哀叫哭臨。這種活動時全國性的,可是有一個人偏不買慈禧的賬,還幹出了一件轟動一時的事情。此人是誰?國學大師黃侃是也。

黃侃為人所知的身份是著名語言文字學家,章太炎的得意弟子,曾在北京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山西大學等著名學府任教授的國學大師。學術名氣如此之大。以至於他另一個身份鮮有人提,

那就是辛亥革命先驅。

早在辛亥革命之前,黃侃就在在湖北和日本從事革命。在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的時候,在早年同學宋教仁的介紹下加入了同盟會。做學問不拘一格,革命活動黃侃也常有出人意料之舉。就在當時清政府舉辦的全國性的為慈禧哭臨活動中,

黃侃就辦了件大事。

當時有一個高等學堂學生叫田桓,他在哭臨時流露不滿情緒。堂長楊子緒是個老頑固,高懸虎頭牌警嚇,還要開除他的學籍。田桓還有一個身份是同盟會會員,黃侃知道後很生氣,跑過去砸爛虎頭牌,大罵一頓而去。

事情剛告一段落,沒過幾天田桓就帶頭剪辮以示反清,楊子緒一看這還了得,又找一個虎頭牌掛了出去要維護清政府威嚴。

黃侃這次其實更猛,手持木棒沖進學堂,先砸爛虎頭牌,又要痛打楊子緒。

從此黃侃的名氣很快就傳開了,清政府四處抓捕。黃侃在母親病逝後就迅即離家,又輾轉到了日本。辛亥革命後黃侃輾轉國內各著名大學教書,治學嚴謹,

成為一代國學大師。造詣很深,和老師章太炎並稱為章黃之學,也因為行為怪異留下了許多奇聞異事。

據說黃侃上課很認真,課講得也很好,但是從不給學生給佈置作業。到了期末考試的時候黃侃不看試卷也不打分。教導處逼急了。他就寫了一個條子:每人80分。在黃侃看來,給90分,學生沒那個實力,他不願意;給70分學生又不願意,全部給80正合適。換成別的教授,早就被找去談話了,但是教導處卻拿他沒轍,只能照辦。為啥?因為黃侃的脾氣大,名氣也大。大到什麼程度?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早在北大教書的時候,黃侃就和校方定下了約定:下雨不來,下雪不來,颳風不來,人稱三不來教授。學校校長都做了妥協,可見黃侃的學問高到什麼地步。黃侃雖然桀驁不馴,不拘小節,性情乖張,特立獨行……但是師承章太炎、劉師培,薪火相傳,培養出範文瀾、金毓黻、徐複等著名學者,在學術史上影響深遠。

但是教導處卻拿他沒轍,只能照辦。為啥?因為黃侃的脾氣大,名氣也大。大到什麼程度?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早在北大教書的時候,黃侃就和校方定下了約定:下雨不來,下雪不來,颳風不來,人稱三不來教授。學校校長都做了妥協,可見黃侃的學問高到什麼地步。黃侃雖然桀驁不馴,不拘小節,性情乖張,特立獨行……但是師承章太炎、劉師培,薪火相傳,培養出範文瀾、金毓黻、徐複等著名學者,在學術史上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