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時候的一次偷看電視,我看到了驚人的一幕

噴......噴火了??

文/秦齊

早先少年時,時常禁不住電視的誘惑,

尤其是當爸媽不在家,感覺不偷摸看看電視就對不起這難得的自由時光。

在一次常規偷看電視行動中,翻過兩個電視劇和幾個電視直銷後,我看到了這個。

這對當時我幼小又沒什麼見識的心靈帶來了強烈的震撼,和一臉懵逼。

賽車都用火箭發動機了?

長大之後,慢慢喜歡上了汽車,開始一點點研究,也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

童話和電影裡都是騙人的。

排氣管裡真的著火了?

嗯,這個,確實是著火了。

大家肯定聽說過一個詞叫“空燃比(Air fuel ratio)”,它指的是發動機汽缸吸入的燃油和空氣的混合氣中,空氣量和燃油量之間的比值。

理論上來說,最佳的空燃比是14.7:1,就是一份汽油要想完全燃燒乾淨,需要消耗掉14.7份的空氣。

雖然14.7:1的理論空燃比很完美,汽油能被完全燃燒,但由此爆發的動力不是很理想,也沒法滿足發動機所有的工作狀況需求。

研究發現,用適當小的空燃比,

也就是多噴點油,能加快混合氣在汽缸內的燃燒速度,從而帶來更強的動力。

另外,由於汽油本身具有較強的揮發性,所以多出來的那些汽油,在揮發過程中,還可以順便帶走一些熱量,起到冷卻的作用。

所以在實際應用中,尤其是在一些動力強勁的性能車和改裝車上,

往往達不到14.7:1這個數值,會比14.7要小,甚至達到11左右。

小空燃比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有一部分汽油沒有對應的空氣來使其燃燒,所以這一部分多出來的汽油就被排出了汽缸,進入排氣系統。

尤其是當松油門時,由於這時候節氣門突然關閉導致汽缸中的空氣含量急劇下降,

更多的燃油進入到了排氣系統。

長時間工作後的排氣系統溫度比較高,沒有燃燒完的汽油,在排氣的末端又遇到了外面空氣中的氧氣,然後,嘭,燒起來了。

至於為什麼有的車會像戰鬥機一樣,呈現“噴火”的形態,是因為在高轉速的時候松油門,排氣速度太快,於是火焰就被噴出來了。

所以,再怎麼噴,也是收油之後的事,沒法像電影裡那樣一邊加速一邊噴呀,難道真是小型火箭發動機?

額,這位同學,你走錯教室了。

除了噴火,還有爆炸

另外,大家在視頻裡或者大街上肯定聽到過排氣啪啪啪放炮的聲音。有的是清脆的一聲,也有的是劈裡啪啦像放鞭炮一樣連續的聲音,比如捷豹F-Type,一松油門就變成了機關槍。

這個現象的原理跟噴火差不多,只不過噴油量降低了,讓多餘的燃油在排氣系統內部通過爆炸來消耗掉,不至於竄出來冒火。

排氣放炮這個現象也是大多數民用級性能車可以做到的。像高爾夫GTI、MINI Cooper S等等,深踩油門之後,排氣都會傳來一定程度的放炮聲。

除了帶來聽覺上的刺激,有一種排氣放炮的現象本身就有實際作用 —— 偏時點火。

渦輪是當下應用最為廣泛的內燃機輔助進氣裝置,飽受爭議。它利用排出的廢氣推動一端的渦輪葉片,然後帶動另一端的壓縮機,將大量的空氣壓進汽缸,配合更多的燃油,讓發動機爆發出更大的動力。

但這個東西的一大弱點就是反應慢。

渦輪要達到一定的轉速才能正常工作,所以就導致了發動機動力回應滯後。鬆開油門,再踩下去,通常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渦輪才能繼續工作,動力才接上茬。我們經常聽到的渦輪遲滯,指的就是這個現象。

家用車還好,但到了分秒必爭的賽場上,這個弱點會成為致命傷。

人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在松油門的時候,讓火花塞停止工作。這樣一來,沒有被點燃的混合氣,就從排氣門出來了,然後到達高溫的排氣頭段,立刻被點燃爆炸,同時發出放炮聲。

這一聲清脆的爆炸聲,產生出強大的壓力,繼續推動渦輪葉片高速轉動,使其持續工作。

這套被稱為“偏時點火”的方式起源於WRC賽事,能讓裝有渦輪的賽車,在通過連續彎道後,以最快的速度釋放出強大的動力。

又是一個中看不中用的技能?

跟外八、低趴、大尾翼等等炫酷的賽車元素一樣,排氣噴火、放炮大多只是性能的副產品。

國外很多玩家為了刻意追求這個視覺效果,就直接改裝排氣系統來達到噴火的目的。

有人拆掉三元催化器和消音器,讓多餘的汽油順暢的排出,甚至有人直接在排氣尾端裝上一個額外的噴油嘴,或者額外的火花塞,並在車內通過開關控制,想噴就噴,徹底將噴火變成了一個表演項目。

對於普通民用車來說,噴火放炮啥的除了帶來心理上的滿足,還能給你的車子帶來成噸的傷害,讓它更早進修理廠,還有效提高了被員警蜀黍盯上的幾率。

所以,安心開車,不要作死。

呈現“噴火”的形態,是因為在高轉速的時候松油門,排氣速度太快,於是火焰就被噴出來了。

所以,再怎麼噴,也是收油之後的事,沒法像電影裡那樣一邊加速一邊噴呀,難道真是小型火箭發動機?

額,這位同學,你走錯教室了。

除了噴火,還有爆炸

另外,大家在視頻裡或者大街上肯定聽到過排氣啪啪啪放炮的聲音。有的是清脆的一聲,也有的是劈裡啪啦像放鞭炮一樣連續的聲音,比如捷豹F-Type,一松油門就變成了機關槍。

這個現象的原理跟噴火差不多,只不過噴油量降低了,讓多餘的燃油在排氣系統內部通過爆炸來消耗掉,不至於竄出來冒火。

排氣放炮這個現象也是大多數民用級性能車可以做到的。像高爾夫GTI、MINI Cooper S等等,深踩油門之後,排氣都會傳來一定程度的放炮聲。

除了帶來聽覺上的刺激,有一種排氣放炮的現象本身就有實際作用 —— 偏時點火。

渦輪是當下應用最為廣泛的內燃機輔助進氣裝置,飽受爭議。它利用排出的廢氣推動一端的渦輪葉片,然後帶動另一端的壓縮機,將大量的空氣壓進汽缸,配合更多的燃油,讓發動機爆發出更大的動力。

但這個東西的一大弱點就是反應慢。

渦輪要達到一定的轉速才能正常工作,所以就導致了發動機動力回應滯後。鬆開油門,再踩下去,通常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渦輪才能繼續工作,動力才接上茬。我們經常聽到的渦輪遲滯,指的就是這個現象。

家用車還好,但到了分秒必爭的賽場上,這個弱點會成為致命傷。

人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在松油門的時候,讓火花塞停止工作。這樣一來,沒有被點燃的混合氣,就從排氣門出來了,然後到達高溫的排氣頭段,立刻被點燃爆炸,同時發出放炮聲。

這一聲清脆的爆炸聲,產生出強大的壓力,繼續推動渦輪葉片高速轉動,使其持續工作。

這套被稱為“偏時點火”的方式起源於WRC賽事,能讓裝有渦輪的賽車,在通過連續彎道後,以最快的速度釋放出強大的動力。

又是一個中看不中用的技能?

跟外八、低趴、大尾翼等等炫酷的賽車元素一樣,排氣噴火、放炮大多只是性能的副產品。

國外很多玩家為了刻意追求這個視覺效果,就直接改裝排氣系統來達到噴火的目的。

有人拆掉三元催化器和消音器,讓多餘的汽油順暢的排出,甚至有人直接在排氣尾端裝上一個額外的噴油嘴,或者額外的火花塞,並在車內通過開關控制,想噴就噴,徹底將噴火變成了一個表演項目。

對於普通民用車來說,噴火放炮啥的除了帶來心理上的滿足,還能給你的車子帶來成噸的傷害,讓它更早進修理廠,還有效提高了被員警蜀黍盯上的幾率。

所以,安心開車,不要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