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關於抑鬱症,你必須知道的

“一路走來好辛苦,讓我走吧,請對我說句辛苦了吧,這是最後的問候!”

2017年12月18日,韓國27歲的明星金鐘鉉,在發給姐姐最後一條短信後,燒炭自殺,起因為抑鬱症。

他在遺書中寫到:“我的心裡出了問題。憂鬱慢慢地侵蝕著我,最終把我一口吞下。我贏不了他。”

金鐘鉉的離開,讓抑鬱症再次走進普羅大眾的視野,我們總以為抑鬱症離我們很遠,但其實它離我們很近。或許就是我們本人,或許是我們身邊的親戚朋友,同事同學,或者我們熟知的公眾人物,

都有可能曾經、正在或著將有可能飽受抑鬱症的折磨。

抑鬱情緒是一種很常見的情感成分,人人均可出現,當人們遇到精神壓力、生活挫折、痛苦境遇、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等情況時,理所當然會產生抑鬱情緒。

但是抑鬱症則不同,它是一種病理心理性的抑鬱障礙,與遇到挫折後出現的抑鬱情緒完全不同,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不產生抑鬱情緒,那才是不正常。

正常憂鬱情緒與病理性抑鬱症怎樣區別呢?

區別正常的抑鬱情緒與病理性抑鬱

①有無原因(症狀):正常人的情緒抑鬱是基於一定客觀事物為背景的,即“事出有因”。而抑鬱症通常無緣無故地產生,缺乏客觀精神應激的條件,或者雖有不良精神刺激因素,但是常常有外人難以理解的不開心,給人“小題大做”的感覺。

②持續時間(病程):一般人的情緒變化有一定的時限性,通常是短期性的,

人們通常通過自我調適可以緩解;而抑鬱症的抑鬱症狀常持續存在,甚至不經治療難以自行緩解,症狀還會逐漸加重惡化,抑鬱症症狀往往超過兩周,有的超過一個月,甚至數月。

③嚴重程度方面:前者憂鬱程度較輕,後者程度嚴重,並且影響患者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無法適應社會,影響其社會功能的發揮,更有甚者可產生嚴重的消極自殺言語及行為。

④症狀方面:抑鬱症往往伴有明顯的軀體性症狀和精神病性症狀,

如持續的頑固失眠、多種心理行為異常,同時體重、食欲和性☆禁☆欲下降,全身多處出現難以定位性的功能性不適和整體性的症狀關係,檢查又無異常,以上這些均是抑鬱症的常見徵象。

⑤病程及變化規律方面:典型抑鬱症有節律性症狀特徵,表現為晨重夜輕的變化規律。許多病人常說,每天清晨時心境特別惡劣,痛苦不堪,

因而不少病人在此時時常有自殺身亡的念頭。至下午3~4時以後,患者的心境逐漸好轉,到了傍晚,似乎感到沒有毛病了。次晨又陷入病態憂鬱的難熬時光。

⑥發作傾向及家族病史方面:抑鬱症可反復發作,每次發作的基本症狀大致相似,多反復發作,有既往史可供印證。此外抑鬱症的家族中常有精神病史或類似的情感障礙發作史。

抑鬱症的表現

抑鬱症的典型症狀包括情緒低落、思維反應遲緩和意志行為減退,習慣稱“三低”症狀,其中以情緒低落最為重要。典型症狀具有晨重暮輕的變化。

抑鬱心境:基本特點是情緒低落、苦惱憂傷、興趣索然。感到悲觀絕望、痛苦難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覺。常用活著無意思、高興不起來等描述其內心體驗。

思維遲緩:思維聯想過程受抑制,反應遲鈍,自覺腦子不轉了,表現為主動性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思維問題費力,像機器生銹一樣。

意志行為減退:主動性活動明顯減少,生活被動,不願參加外界和平素感興趣的活動,常獨處。生活懶散,發展為不語不動,可達木僵程度。最危險的是反復出現自殺企圖和行為。

軀體症狀:多數患者伴有睡眠障礙、食欲減退、消化功能不良、體重減輕、口幹、便秘、性☆禁☆欲減退及各種各樣的軀體不適感,如心慌、胸悶、憋氣、噁心等。

“微笑抑鬱症”: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抑鬱。多發生在那些身份高、學識高、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中,患者儘管內心深處感到極度痛苦、壓抑、憂愁和悲哀,外在表現卻若無其事,面帶“微笑”。這種“微笑”不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而是出於“工作的需要”、“面子的需要”,為了維護自己的“能人”、“強人”的“面子”,這些負性情緒他們卻不願向人傾訴,內心深處不斷積蓄痛苦、壓抑、憂愁和悲哀。

這絕不是聳人聽聞,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目前全世界有3.5億人罹患抑鬱症;

衛生部相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20%的人存在抑鬱症狀,7%的人患有重度抑鬱症。抑鬱症已經占中國疾病負擔的第二位,嚴重困擾著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和日常人際交往。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健康調查顯示:職業人群抑鬱狀態已經超過50%。自殺人群中,有高達70%的人患有抑鬱症。

作為普通人,我們對抑鬱症卻總是知之甚少。

不久前,我所在的小城,一個身價上億的企業家,外出學習期間跳樓身亡。這位企業家生前,在外人看來功成名就,志得意滿,不到40歲,坐擁巨額資產,還是我們小城的政協委員。妻子溫柔漂亮,孩子聰明懂事,仿佛老天把一切幸運都交給了他。

然而,他卻自殺了。據知情人透露,在這位企業家自殺前,曾多次對他的兩個好朋友說,活的沒意思,特別想死。他的朋友總以為他開玩笑,誰也沒在意,結果幾個月後,企業家自殺身亡,他的朋友們懊悔不已。

還有一個十幾歲的男孩兒,因為在學校受到同學的歧視,多次跟父母訴苦,父母因為忙,沒有時間傾聽。結果有一天,男孩對父親說他想跳樓,父親說,這麼點小事就要跳樓,真沒出息,父親的話音剛落,孩子縱身跳下樓去。那位父親再也無法原諒自己。

毋庸置疑,企業家和男孩兒一樣,都得了抑鬱症。但因為周圍人的忽視,沒有及時發現和治療,釀成悲劇。其實,如果家人或朋友細心些,及時給予陪伴安撫,必要時向專業醫生求助,這類悲劇發生的幾率會大大降低。

曾經兩度出任英國首相的邱吉爾對抑鬱有個形象的描述:“心中的抑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

忽略和漫不經心,會將抑鬱症患者直接拖入絕望的泥沼。而持續的關愛、陪伴、理解和專業系統的治療,則最有可能化險為夷,最終使抑鬱症患者治癒。

對抑鬱症較為全面的瞭解,更能起到治療和恢復的積極作用。

抑鬱症更“偏愛”那類人?

自我評價過低的人

自我評價過低的人,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完美,不如他人;突遭人生巨變,或接二連三遭遇不幸的人;低頻率社交的人,也就是經常很宅,願意獨處的人;缺乏運動的人;長期睡眠不足的人;太過聽從他人安排,屈從遷就的人。

抑鬱症有哪些常見表現?

消沉與低落

身體表現常常有:睡眠障礙、乏力,心慌胸悶,噁心嘔吐,腰酸背痛,食欲減退,皮膚粗糙等;情緒上的表現為:煩躁,易怒,無用感,無力感,負罪感。認知方面的表現為:記憶力和理解能力下降,懶得動,不願意與人說話。

抑鬱症真的無法戰勝嗎?

這只是一場心靈的“感冒”

自己或是親人一旦出現抑鬱症狀,要立即採取行動,不能拖延。首先到正規的醫院接受綜合檢查和系統的治療,要配合醫生,不能擅自加減或改變藥物服用。

另外,要學會安撫。無論對自己或親人都可以經常說:“你很辛苦,我知道你很不容易。讓我抱抱你,別怕,我一直都和你在一起。”

還可以參加諸如冥想、靜觀、戶外運動等情緒梳理的辦法緩解症狀。

面對身患抑鬱的人,最糟糕的話是:“你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怎麼會抑鬱呢?”“你想開點就好了”“真不知道你怎麼想的,總是鑽牛角夾。”“堅強點兒,有什麼大不了的”“你能不能不這麼矯情?”

無論對己對人,這樣的評判和指責對抑鬱症患者來說,不但不能幫助打起精神,只能是雪上加霜,加重病情。

在醫學工作者看來,抑鬱只是一場心靈的感冒,可以俘獲任何人的健康。只是這場感冒不像身體感冒那樣,咳嗽,打噴嚏,流鼻涕,都是看得見的症狀。正是因為它的隱匿性,潛在的危險才更大,更應該受到關注。

對抑鬱症全方位的深入瞭解,更有助於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關愛抑鬱症患者,人人有責。

習慣稱“三低”症狀,其中以情緒低落最為重要。典型症狀具有晨重暮輕的變化。

抑鬱心境:基本特點是情緒低落、苦惱憂傷、興趣索然。感到悲觀絕望、痛苦難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覺。常用活著無意思、高興不起來等描述其內心體驗。

思維遲緩:思維聯想過程受抑制,反應遲鈍,自覺腦子不轉了,表現為主動性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思維問題費力,像機器生銹一樣。

意志行為減退:主動性活動明顯減少,生活被動,不願參加外界和平素感興趣的活動,常獨處。生活懶散,發展為不語不動,可達木僵程度。最危險的是反復出現自殺企圖和行為。

軀體症狀:多數患者伴有睡眠障礙、食欲減退、消化功能不良、體重減輕、口幹、便秘、性☆禁☆欲減退及各種各樣的軀體不適感,如心慌、胸悶、憋氣、噁心等。

“微笑抑鬱症”: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抑鬱。多發生在那些身份高、學識高、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中,患者儘管內心深處感到極度痛苦、壓抑、憂愁和悲哀,外在表現卻若無其事,面帶“微笑”。這種“微笑”不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而是出於“工作的需要”、“面子的需要”,為了維護自己的“能人”、“強人”的“面子”,這些負性情緒他們卻不願向人傾訴,內心深處不斷積蓄痛苦、壓抑、憂愁和悲哀。

這絕不是聳人聽聞,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目前全世界有3.5億人罹患抑鬱症;

衛生部相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20%的人存在抑鬱症狀,7%的人患有重度抑鬱症。抑鬱症已經占中國疾病負擔的第二位,嚴重困擾著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和日常人際交往。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健康調查顯示:職業人群抑鬱狀態已經超過50%。自殺人群中,有高達70%的人患有抑鬱症。

作為普通人,我們對抑鬱症卻總是知之甚少。

不久前,我所在的小城,一個身價上億的企業家,外出學習期間跳樓身亡。這位企業家生前,在外人看來功成名就,志得意滿,不到40歲,坐擁巨額資產,還是我們小城的政協委員。妻子溫柔漂亮,孩子聰明懂事,仿佛老天把一切幸運都交給了他。

然而,他卻自殺了。據知情人透露,在這位企業家自殺前,曾多次對他的兩個好朋友說,活的沒意思,特別想死。他的朋友總以為他開玩笑,誰也沒在意,結果幾個月後,企業家自殺身亡,他的朋友們懊悔不已。

還有一個十幾歲的男孩兒,因為在學校受到同學的歧視,多次跟父母訴苦,父母因為忙,沒有時間傾聽。結果有一天,男孩對父親說他想跳樓,父親說,這麼點小事就要跳樓,真沒出息,父親的話音剛落,孩子縱身跳下樓去。那位父親再也無法原諒自己。

毋庸置疑,企業家和男孩兒一樣,都得了抑鬱症。但因為周圍人的忽視,沒有及時發現和治療,釀成悲劇。其實,如果家人或朋友細心些,及時給予陪伴安撫,必要時向專業醫生求助,這類悲劇發生的幾率會大大降低。

曾經兩度出任英國首相的邱吉爾對抑鬱有個形象的描述:“心中的抑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

忽略和漫不經心,會將抑鬱症患者直接拖入絕望的泥沼。而持續的關愛、陪伴、理解和專業系統的治療,則最有可能化險為夷,最終使抑鬱症患者治癒。

對抑鬱症較為全面的瞭解,更能起到治療和恢復的積極作用。

抑鬱症更“偏愛”那類人?

自我評價過低的人

自我評價過低的人,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完美,不如他人;突遭人生巨變,或接二連三遭遇不幸的人;低頻率社交的人,也就是經常很宅,願意獨處的人;缺乏運動的人;長期睡眠不足的人;太過聽從他人安排,屈從遷就的人。

抑鬱症有哪些常見表現?

消沉與低落

身體表現常常有:睡眠障礙、乏力,心慌胸悶,噁心嘔吐,腰酸背痛,食欲減退,皮膚粗糙等;情緒上的表現為:煩躁,易怒,無用感,無力感,負罪感。認知方面的表現為:記憶力和理解能力下降,懶得動,不願意與人說話。

抑鬱症真的無法戰勝嗎?

這只是一場心靈的“感冒”

自己或是親人一旦出現抑鬱症狀,要立即採取行動,不能拖延。首先到正規的醫院接受綜合檢查和系統的治療,要配合醫生,不能擅自加減或改變藥物服用。

另外,要學會安撫。無論對自己或親人都可以經常說:“你很辛苦,我知道你很不容易。讓我抱抱你,別怕,我一直都和你在一起。”

還可以參加諸如冥想、靜觀、戶外運動等情緒梳理的辦法緩解症狀。

面對身患抑鬱的人,最糟糕的話是:“你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怎麼會抑鬱呢?”“你想開點就好了”“真不知道你怎麼想的,總是鑽牛角夾。”“堅強點兒,有什麼大不了的”“你能不能不這麼矯情?”

無論對己對人,這樣的評判和指責對抑鬱症患者來說,不但不能幫助打起精神,只能是雪上加霜,加重病情。

在醫學工作者看來,抑鬱只是一場心靈的感冒,可以俘獲任何人的健康。只是這場感冒不像身體感冒那樣,咳嗽,打噴嚏,流鼻涕,都是看得見的症狀。正是因為它的隱匿性,潛在的危險才更大,更應該受到關注。

對抑鬱症全方位的深入瞭解,更有助於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關愛抑鬱症患者,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