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長壽區委書記趙世慶:實現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新突破

2017年8月8日,長壽區重慶望變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工人正在作業。

(資料圖片)

2017年11月9日,長壽區鄰封鎮沙田柚果園裡,柚農遊小兵正在為客人搬運剛採摘下來的沙田柚。

長江邊上、緊鄰主城的長壽區,工業基礎雄厚,農業資源豐富,區位優勢明顯。

這個重化工產業龐大的老工業基地,該如何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在經濟發展過程中,

怎樣確保環保治理跟得上?在“三農”建設中,如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帶著這些問題,重慶日報記者採訪了長壽區委書記趙世慶。

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智慧化改造

重慶日報:長壽區是全市老工業基地之一,擁有良好的工業基礎,也有產業轉型升級的迫切要求。按照黨的十九大精神,長壽區將如何持續推動地區經濟發展?

趙世慶:黨的十九大強調,

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提出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就長壽而言,作為全市老工業基地之一,轉型升級任務雖然繁重,但也前景光明。

2017年,長壽躋身全國首批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站在發展新起點,長壽將從兩方面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新突破——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有序調減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低端過剩產能,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繼續推動電力等能源要素領域改革;通過大資料運用、智慧化改造來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尤其是作為長壽支柱產業的重化工產業,屬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對於大資料、智慧化應用有迫切需求,而後兩者對於長壽實現綠色發展、安全發展亦有重要意義。

堅持以創新促發展

重慶日報:發展大資料、智慧化,推動區域經濟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技術創新,在創新方面長壽區將採取哪些措施?

趙世慶: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目前,長壽的科技投入強度僅達到全市平均水準,創新動力還不夠強。為此,長壽在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將牢牢抓住產業、企業、平臺等關鍵環節,以創新促進發展。

具體來說,長壽將加快培育智慧終端機、移動物聯網等產業,將智慧化融入傳統產業,推動企業建設智慧生產線、智慧車間、智慧工廠等,並運用大資料、智慧化應用來服務經濟、民生發展,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不讓一滴工業污水流入長江

重慶日報:作為重化工產業基地,長壽區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如何保持環保治理同步跟進?

趙世慶:生態環保問題是長壽的敏感點,“不讓一滴工業污水流入長江”,這是長壽環保治理的承諾,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這也是長壽的態度。

為此,長壽將重點強化風險防範,督促沿長江一公里範圍內的工業企業加強安全環保,推動多級防範體系。目前,長壽通過統籌轄區內生產、生活、生態三大佈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範圍,並建成3.6萬畝城市森林屏障,形成了工業區域與城市區域“物理隔離”。

另外,長壽還通過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持續推動節能減排、發展迴圈經濟。目前,已初步形成天然氣化工、化工新材料等6大循環經濟產業,長壽經開區成功創建國家迴圈經濟試點示範園區,有效管控了工業“三廢”。如今,長壽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持續位於全市前列,大家路過長壽時很難聞到刺鼻氣味了。

促進農民增收、產業增效、生態增值

重慶日報: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長壽作為重慶膏腴之地、魚米之鄉,在“三農”領域將具體怎麼幹?

趙世慶:目前,長壽正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種植園、沙田柚種植園、現代畜牧養殖園、現代糧食生產區和果蔬生態種植區。通過以現代農業園區為載體,長壽將加速推進文旅結合、農旅結合,推動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同時,長壽將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填補農業深加工產業短板,嚴格落實支農惠農政策,促進農民增收、產業增效、生態增值。

長壽工業園區向智慧家居基地邁進

記者 夏元

智慧門窗、智慧辦公傢俱……在“互聯網 ”和“工業4.0”融合下,智慧家居產業正在國內外興起。而在傳統重化工產業集聚的長壽工業園區,一個產業鏈完整的智慧家居產業集群也已成型。

2017年12月,市經信委授予長壽工業園區“重慶市智慧家居建設基地”稱號,一批“高精尖”智慧家居產品正成為長壽工業園區“代表作”。

走進長壽工業園區智慧家居產業基地,眾多智慧家居公司推出的多款智慧產品令人應接不暇:恒固席勒成功研發的智慧複合系統門窗,能夠全面解決自動開關、隔音、防水等問題;雙馳門窗通過技術創新,完成了全市首條木門製造智慧生產線;家由萊進行傢俱全流程資訊共用系統開發;洋迪機電成功研發智慧家居生產線機器人……伴隨著一個個智慧產品的落地,讓長壽工業園區由傳統家居基地大踏步向智慧家居基地邁進。

“移動互聯網和家居行業產生的‘化學反應’,讓家居生產企業迎來轉型升級良機。”雙馳門窗董事長文泉表示,為滿足當前家居市場個性化需求,雙馳將在全行業內率先把3D列印技術運用於木門製造生產端,計畫投資近300萬元從德國進口高分子3D印表機進行生產線升級,並計畫再投資80萬元,用於企業智慧家居人才培育和新品研發。

目前,長壽工業園區正在形成年產1000萬套木質套裝門、30萬套櫥櫃、30萬套辦公傢俱及智慧家居產能,智慧家居產業鏈逐漸完善,產業基地初具規模。園區管委會表示,將持續建立智慧家居產業孵化器及創新平臺,鼓勵轄區內企業發展櫥櫃、成套家居生產,並充分運用物聯網技術提升家居智慧化、個性化水準。

校企合作,是長壽工業園區啟動智慧家居產業創新活力的重要措施。當前,該園區與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高校展開合作,共同培育科技研發基地、創新孵化基地、成果產業化基地和智慧財產權專利交易中心等,促進智慧家居行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加快人才培育、技術引進和成果產出。

按照長壽工業園區發展規劃,預計到2020年,園區入駐家居企業將達100家以上,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00億元,其中普通家居產值70億元,智能家居產值70億元,物聯網和智慧家居控制系統產值60億元。

長壽將重點強化風險防範,督促沿長江一公里範圍內的工業企業加強安全環保,推動多級防範體系。目前,長壽通過統籌轄區內生產、生活、生態三大佈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範圍,並建成3.6萬畝城市森林屏障,形成了工業區域與城市區域“物理隔離”。

另外,長壽還通過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持續推動節能減排、發展迴圈經濟。目前,已初步形成天然氣化工、化工新材料等6大循環經濟產業,長壽經開區成功創建國家迴圈經濟試點示範園區,有效管控了工業“三廢”。如今,長壽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持續位於全市前列,大家路過長壽時很難聞到刺鼻氣味了。

促進農民增收、產業增效、生態增值

重慶日報: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長壽作為重慶膏腴之地、魚米之鄉,在“三農”領域將具體怎麼幹?

趙世慶:目前,長壽正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種植園、沙田柚種植園、現代畜牧養殖園、現代糧食生產區和果蔬生態種植區。通過以現代農業園區為載體,長壽將加速推進文旅結合、農旅結合,推動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同時,長壽將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填補農業深加工產業短板,嚴格落實支農惠農政策,促進農民增收、產業增效、生態增值。

長壽工業園區向智慧家居基地邁進

記者 夏元

智慧門窗、智慧辦公傢俱……在“互聯網 ”和“工業4.0”融合下,智慧家居產業正在國內外興起。而在傳統重化工產業集聚的長壽工業園區,一個產業鏈完整的智慧家居產業集群也已成型。

2017年12月,市經信委授予長壽工業園區“重慶市智慧家居建設基地”稱號,一批“高精尖”智慧家居產品正成為長壽工業園區“代表作”。

走進長壽工業園區智慧家居產業基地,眾多智慧家居公司推出的多款智慧產品令人應接不暇:恒固席勒成功研發的智慧複合系統門窗,能夠全面解決自動開關、隔音、防水等問題;雙馳門窗通過技術創新,完成了全市首條木門製造智慧生產線;家由萊進行傢俱全流程資訊共用系統開發;洋迪機電成功研發智慧家居生產線機器人……伴隨著一個個智慧產品的落地,讓長壽工業園區由傳統家居基地大踏步向智慧家居基地邁進。

“移動互聯網和家居行業產生的‘化學反應’,讓家居生產企業迎來轉型升級良機。”雙馳門窗董事長文泉表示,為滿足當前家居市場個性化需求,雙馳將在全行業內率先把3D列印技術運用於木門製造生產端,計畫投資近300萬元從德國進口高分子3D印表機進行生產線升級,並計畫再投資80萬元,用於企業智慧家居人才培育和新品研發。

目前,長壽工業園區正在形成年產1000萬套木質套裝門、30萬套櫥櫃、30萬套辦公傢俱及智慧家居產能,智慧家居產業鏈逐漸完善,產業基地初具規模。園區管委會表示,將持續建立智慧家居產業孵化器及創新平臺,鼓勵轄區內企業發展櫥櫃、成套家居生產,並充分運用物聯網技術提升家居智慧化、個性化水準。

校企合作,是長壽工業園區啟動智慧家居產業創新活力的重要措施。當前,該園區與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高校展開合作,共同培育科技研發基地、創新孵化基地、成果產業化基地和智慧財產權專利交易中心等,促進智慧家居行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加快人才培育、技術引進和成果產出。

按照長壽工業園區發展規劃,預計到2020年,園區入駐家居企業將達100家以上,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00億元,其中普通家居產值70億元,智能家居產值70億元,物聯網和智慧家居控制系統產值6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