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當你看了當年張衛平的肌肉,你就明白為何男籃難以崛起

張衛平是誰,看NBA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他是國內非常著名的藍球解說。他憑藉幽默機智的解說風格,受到很多朋友的喜愛,他的經典語錄足夠讓你捧腹。為何他能夠如此專業點評每場球,

也能明確指出球員的優缺點,因為他年輕時也是一名籃球運動員。看了他當時的肌肉,你就能明白為何男籃難以崛起了。

張指導是1973年入的國家隊,那個時候籃球根本不普及,瞭解的人也是寥寥無幾。再加上當時的生活條件和訓練方式落後,

中國男籃並沒有在世界上打出名號。

很多人也許就會因此而為藉口,不過張衛平卻沒有這樣。他對籃球的熱愛,讓他沒有受到這些外界因素的干擾,全身心投入到了籃球事業中。他借助著有限的訓練條件打造著自己的身體,從他當時的幾張照片就能看出來,

張指導的身材絕對屬於一流。1.93的他把自己打造成了肌肉猛男,肌肉的分離度非常清晰,就是放現在也絕對屬於身體最強的一檔。

要說飲食和訓練方式,張指導的年代遠遠落後現在,可是如今的男籃卻無法讓人滿意。

先別說球員實力如何,這個是無法去劃等號的,但是籃球作為對抗性的運動,身體永遠是第一位。現在的球員拿著更高的工資,享受著更好的訓練模式,講道理身體應該越來越好,結果卻令人失望。

作為職業球員,很多人身上都有贅肉,這顯然是不合理的。球員的不自律很關鍵,訓練就跟上班一樣,把那幾個小時對付完就撤退。私生活倒是豐富多彩,這一點卻是是張指導那個年代不具備的。KTV,喝酒,泡吧,撩妹這些國內球員玩得是得心應手。看了他們的身材,難怪現在中鋒打個後衛都吃力,一身贅肉又怎麼扛得過肌肉。

國人的體質跟美國肯定有差距,但是這絕對不是不思進取的理由。訓練可以把差距無限縮小,姚明不也是從竹竿變成了內線野獸,成為了名人堂的球員。

現在要是每個球員都有張指導這身腱子肉,走出國門球員底氣都要足一點。為何我們不敢交換球衣,那一身贅肉可能會成為被嘲笑的對象,這一點他們倒是很有自知之明!

國人的體質跟美國肯定有差距,但是這絕對不是不思進取的理由。訓練可以把差距無限縮小,姚明不也是從竹竿變成了內線野獸,成為了名人堂的球員。

現在要是每個球員都有張指導這身腱子肉,走出國門球員底氣都要足一點。為何我們不敢交換球衣,那一身贅肉可能會成為被嘲笑的對象,這一點他們倒是很有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