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明政協委員風采︳吳曉萍:讓最優秀的人加入到教師隊伍

見到吳曉萍時,她正在給三明一中高一年級的學生上課。

有著30年教齡的吳曉萍是三明一中英語教研組長、福建省學科帶頭人、三明市優秀教師、三明市台聯副會長。

吳曉萍是一位愛崗敬業,深受同行認可、家長尊敬、學生喜愛的優秀教師。她常年開展課題研究,發表CN論文20餘篇;她積極參政議政,反映社情民意,所撰寫提案被列為市政府重點督辦提案;她熱心公益事業,踴躍捐款助學救災。

學生說,吳老師的課總是繪聲繪色,引人入勝。

這和她豐富的出國研學經歷有很大關係。她說,我經常鼓勵英語老師多去遊學,這對教學有很大的幫助。“我走了很多國家,到哪個國家,我就把拍攝的照片、視頻和學生分享,他們興趣就特別濃,學起英語也

特別有激情,能直接感受。課堂上,東西方思維不一樣,我會跟他們分析。現在,有些教師因為出去的機會少,教學更多停留在課本上,漢語的思維就多了,對文化的傳遞和文化的差異性認識欠缺。

我希望,要讓教外語的教師多出國交流。”

2017年11月,三明一中和三明三中進行總校制辦學,吳曉萍認為這種辦學模式勢在必行,能夠在教師成長、學校文化、學生發展等方面做得更科學、更實在、更富有成效,讓老百姓能實實在在共用市區優秀教育成果。

要讓最優秀的人加入教師隊伍,這是吳曉萍一直以來的心願。“發達國家,教師職業最受人尊重,都是最優秀的人自覺、主動進入教師隊伍。

而目前國內的情況卻是,很多畢業生把當教師當成最後的選擇,這種現象讓人憂心忡忡。如果長此以往,十年二十年,或者更遠的將來,將變成在各行各業淘汰完的人再進來當教師,他培養的下一代,高度是有局限的。應該從頂層設計開始,吸引最優秀的人才自覺自願進入教師隊伍,讓最優秀的人培養優秀的下一代,我們的國家未來才有希望。
”吳曉萍說。

採訪中,吳曉萍還提出了一個被許多人忽視的問題:教師隊伍裡,男教師少。“男性當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陽剛之氣。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從幼稚園開始,十幾年時間,如果他看到的都是女性,看著聽著女性的教誨成長,那麼看問題的角度,對世界的認識,將會片面單一,所以我也要呼籲,要讓優秀的男生當教師。”吳曉萍說。

作為市政協十屆委員,吳曉萍深感責任重大,

她認真履職,積極參政議政,參加視察調研,先後撰寫了《關於規範城市規劃館和客家博物館英文說明的建議》《關於成立三元區臺胞臺屬聯誼會的建議》《關於近十年三明市出國人員情況進行調查建檔,加強聯絡調動他們回家鄉投資積極性的建議》等提案。

她的《關於沙縣小吃互聯網化發展,提升地方品牌影響力的建議》被確定為2016年重點提案。她積極收集整理老百姓最關注的事,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為老百姓發聲。

“要給老百姓更多的獲得感,我要用好政協這個平臺,收集家長、同事、學生的想法,形成建議也好,提案也好,向上反映。”吳曉萍說。

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為老百姓發聲。

“要給老百姓更多的獲得感,我要用好政協這個平臺,收集家長、同事、學生的想法,形成建議也好,提案也好,向上反映。”吳曉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