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有一種傷害猶如“溫水煮青蛙”,天寒地凍尤其要當心!

燙傷,一般多發生在夏季。可有一種燙傷,偏偏好發於嚴冬,這就是——低溫燙傷。

這天一冷,暖寶寶、熱水袋、電熱毯……各種取暖神器也都派上了用場,低溫燙傷也會悄悄來傷人。

什麼是低溫燙傷

低溫燙傷也稱低溫燒傷或低熱燒傷,是指長時間接觸高於體溫的低熱物體(一般指45℃左右)所引起的燙傷。

它和開水引起的燙傷以及明火引起的燒傷不同,表面看起來燙傷面積可能不大,燙傷皮膚表面也沒開水燙傷那麼嚴重,但由於持續時間較長,

發現較晚,創面往往比較深,會造成從真皮淺層向真皮深層及皮下各層組織的漸進性損害,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深部組織壞死,因此得格外重視。

低溫燙傷有什麼症狀?

低溫燙傷導致的創面一般痛感不明顯,但皮膚會出現紅腫、水泡、脫皮或者發白。

這種燙傷一般面積不大,但深度卻比較大,一般都由淺Ⅱ度到深Ⅱ度,嚴重者會達到Ⅲ度。創面深,往往造成組織壞死,有的可深達骨質。

這些燙傷常發生在下肢,由於下肢血供較差,傷口不容易癒合,如果處理不當會發生潰爛,有些長時間都無法癒合。

哪些人容易發生低溫燙傷?

三類人容易發生低溫燙傷:嬰幼兒的肌膚較嬌嫩,語言表達能力未發育完善,即便身體持續受熱也不能很好表達,自然燙傷的幾率會增大。皮膚熱敏感性低的老年人也容易發生低溫燙傷。由於疾病影響,糖尿病患者的皮膚感知能力比較弱,在取暖時容易發生燙傷,甚至是反復燙傷。

另外,低溫燙傷最易發生在冬季,是因為冬季氣溫低,人體皮膚的敏感度下降。

為什麼會發生低溫燙傷?

低溫燙傷形成包括兩個不可分割的因素:溫度與時間。溫度越高,接觸時間越長,燙傷也就越嚴重。

就人體而言,可導致燙傷的最低溫度,大概是45℃左右,超過這個溫度,只要接觸足夠長的時間,就可以造成燙傷,如果接觸時間特別長,

造成的燙傷就可能非常嚴重。因為人體局部長時間受壓,並長時間與致熱源接觸,妨礙了局部的血液流動,因而容易使熱能蓄積起來而導致燙傷。

低溫燙傷了怎麼辦?

一旦發生低溫燙傷,由於創面較深且作用時間已較長,傳統的冷敷已無明顯效果,更重要的是保護創面不要污染,然後及時就醫。不要認為不就醫就能自愈,低溫燙傷有的雖然表面輕微,但傷及肌膚內層,還是儘早到醫院診治為妥。

同時也不要聽信偏方,如用醬油或牙膏塗抹燙傷處,如此很容易引起燙傷處感染。低溫燙傷如受到感染,治療難度就會增加,療程也會延長。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

更重要的是保護創面不要污染,然後及時就醫。不要認為不就醫就能自愈,低溫燙傷有的雖然表面輕微,但傷及肌膚內層,還是儘早到醫院診治為妥。

同時也不要聽信偏方,如用醬油或牙膏塗抹燙傷處,如此很容易引起燙傷處感染。低溫燙傷如受到感染,治療難度就會增加,療程也會延長。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