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破碎的“三締夢”能否重圓?

裕安區丁集鎮大牛村三締生態園600多畝的種植基地一片狼藉。

圖為倒塌的大棚

六安新聞網訊 “看著倒塌的大棚,我欲哭無淚,內心是多麼的絕望與無助,最近幾天,我總是幻想,這是場夢吧!可是,一覺醒來卻又要面對現實,大棚真的倒塌了。”今年才45歲的王有昌這幾天一直眉頭緊鎖,因為長期勞動曬得皮膚黝黑的他,因為連續幾天清理積雪,手也裂開了,整個顯得比同齡人大了好幾歲。1月10日下午,記者見到王有昌時,他一邊和工人們一起在大棚裡忙碌,

一邊向記者訴說他的遭遇,而造成這一切的,正是前幾天的那場突如其來的暴雪。

王有昌是霍邱縣花園鎮人,前些年一直在浙江務工,看到國家比較支持農業發展,並且鼓勵返鄉農民創業,2013年冬天,他和其霍邱縣他幾位大戶一起來到裕安區丁集鎮大牛村流轉了600多畝土地開始種植葡萄,並註冊成立了三締生態園,他們共同許下了一個“三締夢”,

即自己致富的同時,回報社會,帶著當地的農民一起脫貧致富。王有昌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僅2017年,三締生態園就安排了20餘戶貧困群眾務工。眼看著葡萄、火龍果將在2018年進入豐產期,草莓正在籌畫上市,結果卻被一場大雪毀了,這場大雪毀壞的不僅是近400多個大棚,更是20多戶貧困農民的“脫貧夢”!

裕安區丁集鎮大牛村三締生態園股東王有昌和工人們一起開展雪後自救

據王有昌介紹,1月3日下午3點左右,丁集鎮大牛村開始普降大雪,到了晚上5點左右,地面上的積雪已經達到5釐米,並且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雖然他已經給田裡的大棚進行了加固,但還是擔心,他隨即就打電話給在六安的親朋好友,喊他們前來幫忙。3號的夜晚,

註定是一個不眠夜,冷風呼呼地吹著,大雪不停地下著,王有昌和親戚朋友們顧不上休息,不停地忙碌著,從最開始的把大棚頂上的雪掃掉,到後來的用利器破壞性的劃破薄膜,他們整整忙碌了一夜,4號早上5點40分左右,他們結束了“戰鬥”。“我們渾身上下都濕透了,腿也僵硬了,胳膊也麻木了,實在幹不動了。”王有昌說。

裕安區丁集鎮大牛村三締生態園股東王有昌和工人們一起查看災情,研究自救措施。

不甘心就這樣輸給一場大雪,4號上午7點鐘左右,王有昌又組織了第二批人員,他把村裡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們都請了過來幫忙,大家又忙碌了一天,當天下午5點鐘左右,400多個大棚基本上全部倒塌,看著四年來的心血化成了烏有,這個堅強的漢子再也頂不住了,他躲在一邊偷偷地哭了起來。但是,生活不會因為困難而停止,振作起來的王有昌對受災情況進行了初步統計,並上報給丁集鎮大牛村兩委,村裡也已經進行了逐級上報。1月9日當天,市農委相關工作人員已經來到現場進行了災情核實,目前正在研究解決方案。

“我們的受災情況是這樣的,葡萄受災面積220畝,葡萄大棚220畝,葡萄架面積220畝,火龍果受災面積5畝,草莓損失面積20畝,直接經濟損失達1600萬元。現在想想,我們的自救方式有點問題,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就應該重點保護部分大棚,直接全部劃破,而不是這個也想保住,那個也想保護,分散了人力。現在,我們一方面正在組織恢復生產,另一方面也希望政府如果有相關政策的話,能夠幫我們渡過難關。”王有昌表示。(記者 王麗 黃雪彥)

裕安區丁集鎮大牛村三締生態園股東王有昌和工人們一起查看災情,研究自救措施。

不甘心就這樣輸給一場大雪,4號上午7點鐘左右,王有昌又組織了第二批人員,他把村裡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們都請了過來幫忙,大家又忙碌了一天,當天下午5點鐘左右,400多個大棚基本上全部倒塌,看著四年來的心血化成了烏有,這個堅強的漢子再也頂不住了,他躲在一邊偷偷地哭了起來。但是,生活不會因為困難而停止,振作起來的王有昌對受災情況進行了初步統計,並上報給丁集鎮大牛村兩委,村裡也已經進行了逐級上報。1月9日當天,市農委相關工作人員已經來到現場進行了災情核實,目前正在研究解決方案。

“我們的受災情況是這樣的,葡萄受災面積220畝,葡萄大棚220畝,葡萄架面積220畝,火龍果受災面積5畝,草莓損失面積20畝,直接經濟損失達1600萬元。現在想想,我們的自救方式有點問題,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就應該重點保護部分大棚,直接全部劃破,而不是這個也想保住,那個也想保護,分散了人力。現在,我們一方面正在組織恢復生產,另一方面也希望政府如果有相關政策的話,能夠幫我們渡過難關。”王有昌表示。(記者 王麗 黃雪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