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紅葡萄藤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紅葡萄藤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1 植物形態

屬多年生大型落葉木質藤本植物。藤莖最長達10m。樹皮有皮孔,髓心白色。枝條粗壯,老枝灰褐色,幼枝紫紅色。枝上有卷鬚,卷鬚短,

多分枝,卷鬚頂端及尖端有粘性吸盤。葉互生,小葉肥厚,基部楔形,邊緣有粗鋸齒,葉片及葉脈對稱。花枝上的葉橢圓形,葉綠色,無毛,背面具有白粉,葉背葉脈處有柔毛,秋季變為鮮紅色。幼枝上的葉較小,常不分裂。花小,成簇,黃綠色。花多為兩性,雌雄同株,聚傘花序。漿果小球形,熟時藍黑色,被白粉。花期6月,果期9月。

2 生長習性

適應性強,性喜陰濕環境,但不怕強光,耐寒,耐旱,耐貧瘠,適應性強,耐修剪,怕積水,對土壤要求不嚴,對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有較強的抗性。

3 地理分佈

我國東北地區及國內大部分省區均有分佈。朝鮮、日本等國也有分佈。

4 繁殖

爬山虎可採用播種、扡插及壓條繁殖。

4.1 播種育苗

4.1.1 整地。秋季深翻地,翻地前施1000kg/667m2 腐熟的農家肥,

作為底肥,深翻地,耙平,做壟前噴施敵百蟲等殺蟲劑,消滅土壤中的害蟲。東北地區常常採用大田育苗,所以要做成大壟。

4.1.2 採種。東北地區9~10月,當種子成熟時,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進行採種,手工揉搓,清水去掉果肉,把乾淨的種子陰乾,待用。

4.1.3 種子處理。種子和沙子按1∶3比例混合,之後選擇陰涼的地方,進行層積貯藏,貯藏去期間要勤翻動,避免種子腐爛,也要調節混沙的濕度,

濕度嚴格控制在60%,處理60天,移至冷窖貯藏。

4.1.4 播種。先把播種床整細整平,澆1次透水,待床面涼幹後,進行播種。開溝,條播,播種時把處理的種沙一起播於床面,1m2 播種量為120g,播種後覆細土,厚度2cm,再蓋上腐殖質土,厚度3cm,搭遮陰小拱棚,壟上覆蓋塑膠薄膜保溫保濕。

4.2 扡插繁殖

4.2.1 插條。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木質化較好的枝條,剪成20cm長的段,每個插條要求帶2~3個芽苞。放置陰涼處待用。

4.2.2 插條處理。把插條20個捆1捆,把插條根部放入50mg/L 的ABT 生根粉中浸泡40min,撈出,待用。

4.2.3 扡插。按株距20cm,行距30cm進行扡插,插入床土深8cm,壓實,澆水,適時調節水分,如遇到乾旱天氣,要搭遮陽棚,加強田間管理。

4.3 壓條法

壓條方法具有成活率高的優點,所以生產上需要少量苗木時,經常採用。

採用波浪狀壓條法,選擇雨天進行,成活率高,壓條深度一般為10cm,壓實,15天后可發芽,約30天可成苗。

4.4 苗期管理

當子葉出土後,晴天要把覆蓋的薄膜撤掉,陰雨天全天覆蓋薄膜,以提高地溫,促使出苗整齊。待真葉展開3片後,進行追肥,追施腐熟的農家肥。當藤蔓長50cm以上時,可進行摘心,以防止藤蔓互相纏繞遮光,並可促使藤苗粗壯。以後每月摘心1次。在生長旺盛期,可追施氮肥1次,畝施30kg。結合除草進行鬆土,促其健壯生長。遇到雨季,要及時排水,防止土壤積水。在生長過程中,可多次進行修剪,清理多餘的枝蔓,以保持樹形簡潔、美觀。

5 病蟲害防治

5.1 病害

5.1.1 白粉病。發生在葉、嫩莖、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受害部位生出白粉斑,最後逐漸變成無數的黑點,受害嚴重時葉片皺縮變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開。

防治方法:1)選擇抗病性較好的品種進行培育。2)栽培時要嚴格清除感染苗,儘量減少病原。3)扡插繁殖時,插條剪取必需選擇無病蟲害的健康植株。4)苗木出圃時,要進行檢疫,嚴禁病苗出圃,一旦發現病殘株,集中燒毀。5)發現病害及時噴施25%粉鏽寧800倍液,或10%多抗黴素1200倍液。

5.1.2 葉斑病。發病時葉面上有橢圓型的深褐色病斑,後逐漸擴大呈不規則大斑塊,病斑上產生黑點,嚴重時造成葉片枯萎。防治方法:1)加強田間管理,發現病株,及時清理,並集中燒毀。2)苗圃地要遠離容易發生該病的地塊。3)一旦發病,及時噴藥防治,控制病害擴展蔓延。如噴施50%托布津1200倍,70%代森錳600倍等。各種藥劑要交替使用,防止病菌產生抗藥性。

5.2 蟲害

蟲害主要是蚜蟲。蚜蟲體小,繁殖能力強,寄主複雜多樣,為害期又長,又是傳播病毒病的主要媒介,必須徹底防治。防治方法:1)及時清除雜草,增加透氣通風。2)植株進入休眠期前,噴灑氧化樂果消滅越冬的蚜蟲,減少蟲源。3)保護利用天敵,如捕食性瓢蟲、草蛉、蜘蛛、食蚜蠅、蚜繭蜂、食蟲蝽類等。4)蚜蟲為害盛期,及時噴灑50%蚜松乳油13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8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100倍液。

畝施30kg。結合除草進行鬆土,促其健壯生長。遇到雨季,要及時排水,防止土壤積水。在生長過程中,可多次進行修剪,清理多餘的枝蔓,以保持樹形簡潔、美觀。

5 病蟲害防治

5.1 病害

5.1.1 白粉病。發生在葉、嫩莖、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受害部位生出白粉斑,最後逐漸變成無數的黑點,受害嚴重時葉片皺縮變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開。

防治方法:1)選擇抗病性較好的品種進行培育。2)栽培時要嚴格清除感染苗,儘量減少病原。3)扡插繁殖時,插條剪取必需選擇無病蟲害的健康植株。4)苗木出圃時,要進行檢疫,嚴禁病苗出圃,一旦發現病殘株,集中燒毀。5)發現病害及時噴施25%粉鏽寧800倍液,或10%多抗黴素1200倍液。

5.1.2 葉斑病。發病時葉面上有橢圓型的深褐色病斑,後逐漸擴大呈不規則大斑塊,病斑上產生黑點,嚴重時造成葉片枯萎。防治方法:1)加強田間管理,發現病株,及時清理,並集中燒毀。2)苗圃地要遠離容易發生該病的地塊。3)一旦發病,及時噴藥防治,控制病害擴展蔓延。如噴施50%托布津1200倍,70%代森錳600倍等。各種藥劑要交替使用,防止病菌產生抗藥性。

5.2 蟲害

蟲害主要是蚜蟲。蚜蟲體小,繁殖能力強,寄主複雜多樣,為害期又長,又是傳播病毒病的主要媒介,必須徹底防治。防治方法:1)及時清除雜草,增加透氣通風。2)植株進入休眠期前,噴灑氧化樂果消滅越冬的蚜蟲,減少蟲源。3)保護利用天敵,如捕食性瓢蟲、草蛉、蜘蛛、食蚜蠅、蚜繭蜂、食蟲蝽類等。4)蚜蟲為害盛期,及時噴灑50%蚜松乳油13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8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1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