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的前任3》:真正愛你的人,一定會做到這一點

在我們生命中出現的人,有的是給我們上課的,有的是讓我們痊癒的,有的是用來分擔分享的,有的是用來真愛的。

一.

《我的前任》結尾,五年的愛情進入倦怠期的孟雲和林佳,各自用一場有儀式感的告別,來跟前一段感情中的自己說再見。

孟雲在廣場扮成至尊寶,流著淚一遍遍大聲地說著,“我愛你” “我愛你” “我愛你”。 對芒果過敏地林佳,則用狂吃芒果處罰自己。

沒有早一分鐘也沒有晚一秒地音樂,恰到好處的開始煽情,成功惹得我旁邊坐的女孩入了戲,

開始抹眼淚。

有人說,失戀的人聽到的每一首情歌,似乎都在說自己。

進電影院之前,我以為我一定會哭,誰不是有故事的女同學呢?但是,我沒有。

當我看到身邊的人被歌曲催情帶來的感動而啜泣時,我竟然像廣場邊的看客一樣淡然無謂,這何嘗不是一種領悟。

原諒我的蠢笨,當孟雲堅定地戴上金箍那一刻,我真的以為他是去林佳住的樓下拚命做挽留的,

我以為之前他再怎麼作,再怎麼偶像包袱重,再怎麼充滿文藝青年的中二感,但他終究還是愛她的,他們5年的感情存款,他一定一定不捨得就此放手……

然而,我可以讓全世界不相關的人知道我愛你,就是不讓你感受到,這種不符合邏輯的設定,基本好像只在瓊瑤劇裡大行其道過。

你會讓你的眼淚為這樣的矯情買單嗎?反正,我不會。

孟雲和林佳實踐了開玩笑時說的話,

只是想讓結束和開始一樣刻骨銘心。

可是,卻讓我明白了,依然很愛很愛的人,是不會輕易放棄的。想到放棄的時候一定是愛的溫度不夠了,它不足以讓你再為愛縱身一躍了。

這個道理以前我不懂,但現在我懂了。

就像電影《一天》裡說的,我還愛你,我只是不再喜歡你了。

二.

現在特流行一句話,真正喜歡你的人一定不會讓你費盡周折去找他——因為他會主動送上門來。 愛你的人東南西北都順路,想你的人白天黑夜都不忙 。

套在孟雲和林佳身上就是,如果還很愛的話,當她給了他地址想給他臺階下,讓他送過去的時候;明知她生病,完全可以借送藥去探望的時候;即使看到她上了別的男人的車以及門口男人的皮鞋,哪怕在分手還沒有成定局的時候,

他都一定會死皮賴臉、死纏爛打、不顧一切代價的挽留她。

因為分開,他會心痛到要死,他會生無可戀,他會無法想像她一個人躲在角落裡哭泣的樣子,他會希望自己能永遠看見她如春天般的笑顏。

如果真的還那麼愛的話。

“我愛你。”

“我也愛你。”

“我們怎麼會這樣?”

“不知道。”

初相遇戀愛時的溫度是100°的沸騰。兩個人管它陰晴不定,下雨下雪下刀子,只要見面有你。這溫度像是剛放進烤箱的麵團們,身體裡的酵母蠢蠢欲動,甜蜜到令人發脹。

戀愛過了一定的時日,就成了50°的溫吞狀態。相互有了猜忌和不安,感情日常平淡,但因為對對方已經有了足夠的瞭解和習慣,彼此還是會不斷地磨合,但也會有很多人熬不過而分手。

最後,踏進彼此第一個地雷開始,終於到了為了吵架而吵架0°的冰冷狀態。戀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越來越少的聯繫,然後覺得好像沒你也沒差,然後自然而然就分手。

孟雲和林佳就是因為不懂愛情的溫度在隨時隨地發生著變化,他們沒有適應溫吞期,,負氣地將感情一撇了之,只等待對方的低頭認錯,最終,徹底讓感情的溫度冷卻下來。

愛情並不如人所願那樣,可以契合的天衣無縫,一路到白頭。

在愛情裡,就要割捨部分的自我,放棄無謂的自尊。有時要忍,有時要低,有時要給,有時要收。

而這些,是我們在愛的再見的一課後的很長時間裡,才能懂的。

三.

很久之前,曾有個同事,她有個男朋友。但因為工作地點在城市的南北兩邊,這兩個人又都是住宿舍,所以雖然在同一個城市,卻像是異地戀。

剛開始一周見一次,雷打不動,全部的心思都花在了彼此身上。但是一年兩看過去了,慢慢的,兩個人都想要在工作上拼盡全力,有所建樹,越來越沒有精力來回奔波。

他有空的時候,她剛上完夜班想要休息。她有空的時候,他卻因為手頭上的專案沒黑沒夜地趕工作進度。

然後,他們相見的頻率,不知怎麼的,逐漸變成了一個月一次、兩個月一次。再然後,兩個人都心照不宣,想到了結束這段感情。

她說,分手的那天,她站在公交月臺上,說“不用送了”。他已經要走遠了,結果,他忽然轉身朝她臉上吻了一下,揮了揮手,才大步走開了。

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始免別離愁。

她說,她到現在都還記得,那天在月光的追逐下,他漸行漸遠地背影。到現在,也裡也還會痛。

剛開始分手的時候,她總以為他們是距離環境形勢所迫,所以才會這麼默契地放手來安慰自己。後來,終於想明白,其實是他們對對方的愛已消耗到所剩無己了。

既然沒有了需要相互攙扶走的路,就不需要去用力挽回,或者試圖挽回什麼,默契體面的分手是最好的選擇。

想通的一瞬間如釋重負,一轉頭卻又心如刀絞,又有誰會承認,原來是因為不怎麼愛了才分的手呢?

有時候看起來的默契,真的只是外人看到的相安無事而已。當事人經歷過的刻骨銘心,又有幾人會懂?

很多分手的愛情裡,一方不是渣男,另一方也不是low女,沒有一方有過錯,只是他們在愛裡,疲了、累了、倦了,於是,匆匆地為這段感情蓋棺定論,選擇了不再付出,各自祝安,心生祝福。

四.

聽人說,分手的人重新複合的概率是82%,但是複合後能走到最後的概率只有3%,剩下的97%就會再次分手,和第一次分手一樣的理由。

因為重新在一起那種如履薄冰,生怕重蹈覆轍的感覺,會深深影響著兩人之後的戀愛溫度。

就好像孟雲和林佳,橫亙在他們之間的問題是陪伴孟雲從零開始,年輕時迷戀孟雲為了事業拼搏的樣子的林佳年紀大了,想安定了,但事業小有成就的孟雲卻似乎享受城市裡那種不羈的放逐,並不著急結婚。

林佳在缺少孟雲陪伴的情況下,猜忌與不安逐漸讓她失去了之前所有的勇氣和信心,最後終於分崩離析。

就算他們現在有一個人挽留,又和好了,可是城市生活裡各種無形地誘惑依然存在,面對機會和誘惑,馬不停蹄的錯過,輕而易舉的辜負,不知不覺的陌路依然會隨時出現。

到時候一萬句“我愛你”重新搭成的愛情,孟雲再來一句“算了吧”就轟然倒塌了。

一件好東西總要丟三回。第一回不珍惜隨處扔,結果找不到了;第二回認真收藏,藏深了,怎麼也想不起藏哪兒了;第三回時間久了,它和你如影隨形,你卻對它視而不見了。

所以,請切記,可以隨便牽手, 但不要任意地分手 。

真正的愛不是縱身躍入罔顧一切,而是為了你一退再退,一忍再忍。愛一個人,如果沒有成為一件簡單的事,那一定是因為感情深度不夠了。

愛,是世上唯一一種像虛假般存在的真實。它經歷那個人而留下的無論好和壞,于人生而言,都是收藏品。

所以,在愛情還存在的時候,要調節好愛情的各種溫度,每個人都有的任性和執著不要一次性全都帶進來,多存放點信任和理智,小心翼翼地呵護好愛情的溫度,溫暖他,溫暖自己。

我希望我們都能做個明白人——知道在我們生命中出現的人,哪些是給我們上課的,哪些是讓我們痊癒,哪些是用來分擔分享的,哪些是用來真愛的。

最重要的是,不要讓用來真愛的那個人,被我們辜負,最終與我們相別在人海,與之相背成前任。

這樣,當我們半夜睡醒,看著枕邊那張安然熟睡的臉,似乎都能聽見愛情在笑:呵呵,看!那個我愛的人,他會一直在我身邊呢!

這溫度像是剛放進烤箱的麵團們,身體裡的酵母蠢蠢欲動,甜蜜到令人發脹。

戀愛過了一定的時日,就成了50°的溫吞狀態。相互有了猜忌和不安,感情日常平淡,但因為對對方已經有了足夠的瞭解和習慣,彼此還是會不斷地磨合,但也會有很多人熬不過而分手。

最後,踏進彼此第一個地雷開始,終於到了為了吵架而吵架0°的冰冷狀態。戀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越來越少的聯繫,然後覺得好像沒你也沒差,然後自然而然就分手。

孟雲和林佳就是因為不懂愛情的溫度在隨時隨地發生著變化,他們沒有適應溫吞期,,負氣地將感情一撇了之,只等待對方的低頭認錯,最終,徹底讓感情的溫度冷卻下來。

愛情並不如人所願那樣,可以契合的天衣無縫,一路到白頭。

在愛情裡,就要割捨部分的自我,放棄無謂的自尊。有時要忍,有時要低,有時要給,有時要收。

而這些,是我們在愛的再見的一課後的很長時間裡,才能懂的。

三.

很久之前,曾有個同事,她有個男朋友。但因為工作地點在城市的南北兩邊,這兩個人又都是住宿舍,所以雖然在同一個城市,卻像是異地戀。

剛開始一周見一次,雷打不動,全部的心思都花在了彼此身上。但是一年兩看過去了,慢慢的,兩個人都想要在工作上拼盡全力,有所建樹,越來越沒有精力來回奔波。

他有空的時候,她剛上完夜班想要休息。她有空的時候,他卻因為手頭上的專案沒黑沒夜地趕工作進度。

然後,他們相見的頻率,不知怎麼的,逐漸變成了一個月一次、兩個月一次。再然後,兩個人都心照不宣,想到了結束這段感情。

她說,分手的那天,她站在公交月臺上,說“不用送了”。他已經要走遠了,結果,他忽然轉身朝她臉上吻了一下,揮了揮手,才大步走開了。

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始免別離愁。

她說,她到現在都還記得,那天在月光的追逐下,他漸行漸遠地背影。到現在,也裡也還會痛。

剛開始分手的時候,她總以為他們是距離環境形勢所迫,所以才會這麼默契地放手來安慰自己。後來,終於想明白,其實是他們對對方的愛已消耗到所剩無己了。

既然沒有了需要相互攙扶走的路,就不需要去用力挽回,或者試圖挽回什麼,默契體面的分手是最好的選擇。

想通的一瞬間如釋重負,一轉頭卻又心如刀絞,又有誰會承認,原來是因為不怎麼愛了才分的手呢?

有時候看起來的默契,真的只是外人看到的相安無事而已。當事人經歷過的刻骨銘心,又有幾人會懂?

很多分手的愛情裡,一方不是渣男,另一方也不是low女,沒有一方有過錯,只是他們在愛裡,疲了、累了、倦了,於是,匆匆地為這段感情蓋棺定論,選擇了不再付出,各自祝安,心生祝福。

四.

聽人說,分手的人重新複合的概率是82%,但是複合後能走到最後的概率只有3%,剩下的97%就會再次分手,和第一次分手一樣的理由。

因為重新在一起那種如履薄冰,生怕重蹈覆轍的感覺,會深深影響著兩人之後的戀愛溫度。

就好像孟雲和林佳,橫亙在他們之間的問題是陪伴孟雲從零開始,年輕時迷戀孟雲為了事業拼搏的樣子的林佳年紀大了,想安定了,但事業小有成就的孟雲卻似乎享受城市裡那種不羈的放逐,並不著急結婚。

林佳在缺少孟雲陪伴的情況下,猜忌與不安逐漸讓她失去了之前所有的勇氣和信心,最後終於分崩離析。

就算他們現在有一個人挽留,又和好了,可是城市生活裡各種無形地誘惑依然存在,面對機會和誘惑,馬不停蹄的錯過,輕而易舉的辜負,不知不覺的陌路依然會隨時出現。

到時候一萬句“我愛你”重新搭成的愛情,孟雲再來一句“算了吧”就轟然倒塌了。

一件好東西總要丟三回。第一回不珍惜隨處扔,結果找不到了;第二回認真收藏,藏深了,怎麼也想不起藏哪兒了;第三回時間久了,它和你如影隨形,你卻對它視而不見了。

所以,請切記,可以隨便牽手, 但不要任意地分手 。

真正的愛不是縱身躍入罔顧一切,而是為了你一退再退,一忍再忍。愛一個人,如果沒有成為一件簡單的事,那一定是因為感情深度不夠了。

愛,是世上唯一一種像虛假般存在的真實。它經歷那個人而留下的無論好和壞,于人生而言,都是收藏品。

所以,在愛情還存在的時候,要調節好愛情的各種溫度,每個人都有的任性和執著不要一次性全都帶進來,多存放點信任和理智,小心翼翼地呵護好愛情的溫度,溫暖他,溫暖自己。

我希望我們都能做個明白人——知道在我們生命中出現的人,哪些是給我們上課的,哪些是讓我們痊癒,哪些是用來分擔分享的,哪些是用來真愛的。

最重要的是,不要讓用來真愛的那個人,被我們辜負,最終與我們相別在人海,與之相背成前任。

這樣,當我們半夜睡醒,看著枕邊那張安然熟睡的臉,似乎都能聽見愛情在笑:呵呵,看!那個我愛的人,他會一直在我身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