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營養調理,解決胃癌術後可能出現的4大問題

胃癌基本治療方法是外科手術,腫瘤及其周圍組織及淋巴腺切除切除的方式有全胃切除及次全胃切除(約保留1/3的胃),

術後采漸進式方法開始進食,並遵從少量多餐的原則:

水→流質(均衡營養品、食物攪打成可口飲)→半流質(鹹粥、麵食)→軟質(粥+軟嫩的配菜)→固體(白飯+一般配菜)

胃切除病人依切除部位及胃腸道重建方式的不同,

會有不同的營養問題,因此應根據手術方式制定飲食。術後營養問題的發生,有些是於進食後迅速發生,另外有些問題是長期胃功能失調所造成,手術後體重減輕是普遍而又難以克服的問題,以下對於胃切術後提醒您飲食注意事項。

傾倒綜合症:

術後病人攝食高糖類食物會快速進入小腸造成進食後約30~60分鐘,出現上腹部不適、腹部脹痛、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道不適的症狀,

稱之為傾食症候群。在手術後初期嚴禁糖類食物如甜食及含糖飲料,之後可隨病人接受程度,逐漸增加碳水化合物攝取,選擇高蛋白、適量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採用少量多餐的方式,以減輕胃部的負荷,並增加營養的吸收率。為了減緩胃排空速率,進餐時,可采半坐臥的姿勢,餐後向左側平躺三十分鐘,液體食物如湯或飲料宜在餐後一小時或兩餐間飲用。

脂肪痢(或腹瀉):

接受胃空腸吻合術的病人大約10%會有脂肪痢的狀況,可能是因胃切除後,迷走神經破壞或因胃空腸吻合術使胃內容物直接進入空腸,致膽汁及胰液的分泌減少,影響脂肪消化造成脂肪痢建議吃低油飲食(注意烹調方式減少油炸油煎,

多用清蒸、涼拌、烤,食材選擇低脂肉類或魚類)。

貧血:

胃切除後鐵質、維生素B12、葉酸吸收不良,易出現貧血(發生在術後數年)。應多攝取富含鐵質的食物,肝及內臟類、蛋黃、瘦肉、貝類、海藻類、豆類、全穀類、葡萄乾、綠葉蔬菜等。攝取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深綠及黃紅色蔬菜、水果如青辣椒、芭樂、柑橘類、番茄、檸檬促進鐵的吸收。減少含草酸的食物,避免與鐵形成不溶性複合物,

而降低鐵的吸收,進餐時不要同時飲用茶與咖啡,茶中的鞣酸會與鐵形成不溶性之鞣酸鹽影響鐵吸收。必要時醫師決定定期注射維他命B12。

代謝性骨病變(骨質疏鬆):

約1~15%胃切除患者因長期脂肪或脂溶性維生素吸收不良、攝食不夠、鈣攝取不足或吸收不良而發生代謝性骨病變,全胃切除者骨質的流失又比部份胃切除者嚴重,需要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

結論

胃癌患者行胃切除手術後,胃容積減少及消化吸收也會受影響,導致體重減輕、傾倒綜合症、脂肪痢等,須加強注意飲食調理。

安心營養照護,你的私人疾病營養顧問!

關注“安心照護”頭條號,點擊“ 註冊體驗” 下載安心腫瘤營養APP,瞭解和體驗我們的健康營養服務吧!

全胃切除者骨質的流失又比部份胃切除者嚴重,需要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

結論

胃癌患者行胃切除手術後,胃容積減少及消化吸收也會受影響,導致體重減輕、傾倒綜合症、脂肪痢等,須加強注意飲食調理。

安心營養照護,你的私人疾病營養顧問!

關注“安心照護”頭條號,點擊“ 註冊體驗” 下載安心腫瘤營養APP,瞭解和體驗我們的健康營養服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