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四代傳承,重慶做油紙扇的“扇子爺”家藏九把刀……

鄧尊建展示代表作,他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臨江油紙扇傳統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三國時期,蜀國五虎上將之一張飛,不僅使得一手丈八蛇矛,也善草書、畫美人,稱得上文武雙全。千年之後,重慶開州臨江鎮,也有一位花甲老人鄧尊建,也算得“文武雙全”——他善使刀,家中藏有九把刀具,刀刀嫺熟;他亦善畫,上天下地水裡遊的,都畫得栩栩如生。

可鄧尊建並非武林高手,而是四代傳承做油紙扇的匠人,人稱“扇子爺”。

老畫譜

鄧尊建的祖傳畫譜,千金不賣

如果說油紙扇也是一方江湖,在開州這塊土地上,臨江鎮的油紙扇可謂佔據了半壁江山。1月9日,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來到臨江鎮,拜訪了在當地享有盛名的油紙扇匠人鄧尊建。

當日下午2點,冬日的陽光照耀著臨江鎮,

記者如約與鄧尊建見面。他今年61歲,穿著黑色老式夾克,露出毛絨領子。

他介紹,當地傳說,18世紀中葉,臨江鎮一個童姓男子,在外遊歷多年,回到家鄉後帶回了製作油紙扇的手藝,同時也傳給了鄉親們。他的曾祖父鄧祥章,就是在那個時候習得這門手藝,到了他這裡,已經是第四輩了。

就像武俠小說裡的絕世武功秘笈會引起武林人士爭搶一樣,鄧尊建在摺扇江湖也有一本畫譜,

讓業內人士和藏家眼紅。不過,他向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展示了這本畫譜:

鄧尊建的祖傳畫譜,據稱已有上百年歷史

畫譜長約兩尺,寬約一尺,封面為黃色宣紙,上面寫著古風古韻的六個大字:“十竹齋書畫譜”。翻過封面,裡面均為素色宣紙,有一篇該畫譜的序言:王宰十日一山五日一石,

豈肖形之難哉?山有情,石有態,磅礴得之為難耳……畫譜落款為: 光緒己卯夏至日,元和邱瑞麟玉符甫謹識。 算起來,這本畫譜已有138年歷史。

時隔百年,畫譜紙張手指觸感已經軟綿,但畫譜裡石榴、蘭草、荷花、梅花等水墨畫色澤鮮豔,富有靈氣,顯得相當精美。

鄧尊建說,該畫譜為祖上所傳,到他手裡已三代有餘。關於畫譜中的詩畫作者,他並不瞭解,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作者都是過去當地的文人雅客,這對祖上製作油紙扇提供了鮮活的素材。至今,他依然從畫譜汲取先賢的技巧。

當地藏家李小平告訴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他曾多次與鄧尊建商談,試圖高價收購該畫譜,但均被婉言謝絕。就此,鄧尊建表示,這本畫譜對於自己,既是製作油紙扇的秘笈,又是一份傳家寶,對他有著特殊的意義,無論如何他都會好好保管,絕不售賣。

九把刀

用刮刀給竹子去表皮,桌子上全是刀,鄧尊建的寶貝

古語有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製作油紙扇,同樣如此。

鄧尊建制作的油紙扇,骨架選用梁平所產的鳳尾竹,至少需3年成竹,枝幹不得帶有斑花。鳳尾竹堅韌有型,所需刀具更要鋒利。

製作骨架,首先需要把成竹劈開,鄧尊建用的是刨刀,一大一小,大的像菜刀,約莫兩斤;小的像柴刀,約莫一斤。“都是單面開刃,用大用小,效果一樣,全憑心情。”

九把刀的爺們,使刀高手不是吹出來的

刨開之後,要將竹枝的表皮去掉,用的是刮刀,也是一大一小。大的重約一斤,像閘刀,但兩頭帶把手。小的重約一兩,形狀相似。去皮時需單向操作,講求力道均勻,深淺一致。

這些年,鄧尊建曾去江浙一帶交流學習制扇工藝,帶回一把新式刮刀,木質刀身似把手,上面嵌有數張刀片,去皮更精細省力。鄧尊建用得不順手,用的還是兩頭帶把手的刮刀。

去皮之後的竹枝,需要切成竹條,再切成細片作為油紙扇骨架的雛形。鄧尊建用的是扯蔑刀,同樣是兩把大小形狀相似的長方形扯蔑刀,一把刀身有5釐米寬,另一把2釐米寬。短的一把是他慣用的,50年前生鐵打造,用到至今,頗有鐵杵磨成針的意味。

裁紙刀切扇面

在鄧尊建的工作室裡,他現場演示了扯蔑工序:只見他左手大拇指、食指將竹條捏緊,右手持扯蔑刀橫切竹條變成竹片,厚竹片變成薄竹片,如此數次。目測最終成型的竹片厚度只有1毫米,但仔細瞧來,竹片上下厚度並不一致,上頭薄下頭厚,只有毫釐之差。

現場,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也體驗了分蔑工序,雖然學得了姿勢,但持刀右手不用力,切不動竹條;一用力,又怕切竹子變成切手指,只能作罷。放下刀,記者才注意到,鄧尊建的左手大拇指、食指處各有一記切痕,早已痊癒,卻稍顯猙獰。他不以為意,笑道:“這是十幾歲當學徒時留下的,現在我用刀已經三十多年沒受過傷了。”

此外,鄧尊建還有一把砍刀,形似菜刀,是用來把骨架底部切成半圓形,再用砂紙打磨,讓持扇人手感光滑舒適。

再者就是裁紙刀,刀如其名,並不與竹接觸,切的是扇紙。

最後一把刀,無關制扇。這來源於鄧尊建妻子朱紅霞的補充。她說:“他長年累月都在摸刀,不做扇子的時候,我就讓他幫忙切肉切菜,切片薄,切絲細。用的當然是菜刀!”

鄧尊建用扯蔑刀將竹條切成片

補瑕筆

“還能做油紙扇的老人大多不會畫,在扇子上畫畫,與在紙放平了畫畫可不一樣喲!”說完,鄧尊建拿來一把素扇子為慢新聞-重慶晚報讀者即興畫上了一幅《年年有餘》。

首先,他在扇子右側畫出兩隻在遊弋嬉戲的紅色金魚,但在左側畫黑色金魚時,墨汁順著骨架浸出,形成黑色分隔號,讓畫面出現瑕疵。

鄧尊建正在為慢新聞-重慶晚報讀者即興做畫

改良技藝前後的油紙扇對比(左為改良後)

把扇面粘到骨架上,需要曬一下

眼見記者露出惋惜眼神,鄧尊建面露微笑,沒有言語,他將扇子放置一邊,聊起其他話題,待墨蹟幹,他又用畫筆沾上綠色顏料,在黑色分隔號附近畫出水草。此時,分隔號被遮住,他又用畫筆給金魚畫出魚鱗、氣泡,一番改動後,畫面顯得更加生動活潑…….

直到這時,他才解釋:“畫筆接觸到骨架時,要比在扇紙上下筆更輕,但不少時候,墨汁順著骨架浸染沒辦法避免,就要根據這些浸染的地方隨機應變…….“

鄧尊建兩口子的願望,是把自家底樓門面建成臨江紙扇展廳

傳承人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瞭解到,2012年,鄧尊建被命名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臨江油紙扇傳統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但客觀而言,臨江扇的發展面臨諸多難題。

鄧尊建說,其祖父輩的鄧家三兄弟創立“鄧三合“牌扇子作坊,曾是臨江一塊招牌。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油紙扇在重慶風靡一時,是老百姓消夏避暑的好物件,幾乎家家戶戶人手一把。但隨著時代變遷,風扇、空調的普及,“六月天氣熱,扇子借不得;有錢買一把,無錢莫玩格“,這種情形,已成為老黃曆。

現在,由於市場需求下降和油紙扇手藝人的改行老去,臨江鎮製作油紙扇的人越來越少。

採訪完畢,鄧尊建將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送出家門口,這是一個當街的門面,大門上還掛著”雅鹿”門頭,曾經他將門面出租被做成服裝店。“過了春節,我就把門頭換了,把油紙扇作坊重新開起來。不求賺錢,只想讓更多人曉得還有這門手藝!”

重慶晚報慢新聞APP,全心關注重慶,深度解讀重慶,名家名記名專欄齊聚,做最有重慶特色的小、精、深原創用戶端。並且還能加入重慶晚報抗癌愛心互助會,為家人健康做一個保障哦!蘋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載。

——END——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文翰 畢克勤 攝影報導 通訊員 曾宇

絕不售賣。

九把刀

用刮刀給竹子去表皮,桌子上全是刀,鄧尊建的寶貝

古語有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製作油紙扇,同樣如此。

鄧尊建制作的油紙扇,骨架選用梁平所產的鳳尾竹,至少需3年成竹,枝幹不得帶有斑花。鳳尾竹堅韌有型,所需刀具更要鋒利。

製作骨架,首先需要把成竹劈開,鄧尊建用的是刨刀,一大一小,大的像菜刀,約莫兩斤;小的像柴刀,約莫一斤。“都是單面開刃,用大用小,效果一樣,全憑心情。”

九把刀的爺們,使刀高手不是吹出來的

刨開之後,要將竹枝的表皮去掉,用的是刮刀,也是一大一小。大的重約一斤,像閘刀,但兩頭帶把手。小的重約一兩,形狀相似。去皮時需單向操作,講求力道均勻,深淺一致。

這些年,鄧尊建曾去江浙一帶交流學習制扇工藝,帶回一把新式刮刀,木質刀身似把手,上面嵌有數張刀片,去皮更精細省力。鄧尊建用得不順手,用的還是兩頭帶把手的刮刀。

去皮之後的竹枝,需要切成竹條,再切成細片作為油紙扇骨架的雛形。鄧尊建用的是扯蔑刀,同樣是兩把大小形狀相似的長方形扯蔑刀,一把刀身有5釐米寬,另一把2釐米寬。短的一把是他慣用的,50年前生鐵打造,用到至今,頗有鐵杵磨成針的意味。

裁紙刀切扇面

在鄧尊建的工作室裡,他現場演示了扯蔑工序:只見他左手大拇指、食指將竹條捏緊,右手持扯蔑刀橫切竹條變成竹片,厚竹片變成薄竹片,如此數次。目測最終成型的竹片厚度只有1毫米,但仔細瞧來,竹片上下厚度並不一致,上頭薄下頭厚,只有毫釐之差。

現場,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也體驗了分蔑工序,雖然學得了姿勢,但持刀右手不用力,切不動竹條;一用力,又怕切竹子變成切手指,只能作罷。放下刀,記者才注意到,鄧尊建的左手大拇指、食指處各有一記切痕,早已痊癒,卻稍顯猙獰。他不以為意,笑道:“這是十幾歲當學徒時留下的,現在我用刀已經三十多年沒受過傷了。”

此外,鄧尊建還有一把砍刀,形似菜刀,是用來把骨架底部切成半圓形,再用砂紙打磨,讓持扇人手感光滑舒適。

再者就是裁紙刀,刀如其名,並不與竹接觸,切的是扇紙。

最後一把刀,無關制扇。這來源於鄧尊建妻子朱紅霞的補充。她說:“他長年累月都在摸刀,不做扇子的時候,我就讓他幫忙切肉切菜,切片薄,切絲細。用的當然是菜刀!”

鄧尊建用扯蔑刀將竹條切成片

補瑕筆

“還能做油紙扇的老人大多不會畫,在扇子上畫畫,與在紙放平了畫畫可不一樣喲!”說完,鄧尊建拿來一把素扇子為慢新聞-重慶晚報讀者即興畫上了一幅《年年有餘》。

首先,他在扇子右側畫出兩隻在遊弋嬉戲的紅色金魚,但在左側畫黑色金魚時,墨汁順著骨架浸出,形成黑色分隔號,讓畫面出現瑕疵。

鄧尊建正在為慢新聞-重慶晚報讀者即興做畫

改良技藝前後的油紙扇對比(左為改良後)

把扇面粘到骨架上,需要曬一下

眼見記者露出惋惜眼神,鄧尊建面露微笑,沒有言語,他將扇子放置一邊,聊起其他話題,待墨蹟幹,他又用畫筆沾上綠色顏料,在黑色分隔號附近畫出水草。此時,分隔號被遮住,他又用畫筆給金魚畫出魚鱗、氣泡,一番改動後,畫面顯得更加生動活潑…….

直到這時,他才解釋:“畫筆接觸到骨架時,要比在扇紙上下筆更輕,但不少時候,墨汁順著骨架浸染沒辦法避免,就要根據這些浸染的地方隨機應變…….“

鄧尊建兩口子的願望,是把自家底樓門面建成臨江紙扇展廳

傳承人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瞭解到,2012年,鄧尊建被命名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臨江油紙扇傳統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但客觀而言,臨江扇的發展面臨諸多難題。

鄧尊建說,其祖父輩的鄧家三兄弟創立“鄧三合“牌扇子作坊,曾是臨江一塊招牌。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油紙扇在重慶風靡一時,是老百姓消夏避暑的好物件,幾乎家家戶戶人手一把。但隨著時代變遷,風扇、空調的普及,“六月天氣熱,扇子借不得;有錢買一把,無錢莫玩格“,這種情形,已成為老黃曆。

現在,由於市場需求下降和油紙扇手藝人的改行老去,臨江鎮製作油紙扇的人越來越少。

採訪完畢,鄧尊建將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送出家門口,這是一個當街的門面,大門上還掛著”雅鹿”門頭,曾經他將門面出租被做成服裝店。“過了春節,我就把門頭換了,把油紙扇作坊重新開起來。不求賺錢,只想讓更多人曉得還有這門手藝!”

重慶晚報慢新聞APP,全心關注重慶,深度解讀重慶,名家名記名專欄齊聚,做最有重慶特色的小、精、深原創用戶端。並且還能加入重慶晚報抗癌愛心互助會,為家人健康做一個保障哦!蘋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載。

——END——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文翰 畢克勤 攝影報導 通訊員 曾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