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乘用車市場能否迎來開門紅?2018年汽車行業十大猜想

中商情報網訊:2017年,我國汽車行業面臨一定的壓力,一方面由於購置稅優惠幅度減小,乘用車市場在2016年出現提前透支;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政策調整,對上半年銷售產生一定影響。

從全年汽車工業運行情況看,產銷增速雖略低於年初5%的預計,但我們應該看到,今年是在2016年高基數的基礎上出現的增長,行業整體經濟運行態勢良好,呈現平穩增長態勢。

2017年,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901.5萬輛和2887.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2%和3%,分別低於上年11.3和10.6個百分點。

2017年1-12月中國汽車產銷量

2017年中國汽車市場產銷雙增,全年汽車產銷2901.5萬輛和2887.9萬輛,連續九年蟬聯全球第一。此前,中汽協預計18年的乘用車市場必然開門紅,1-2月增長應該超過10%。雖然2018年經濟增長放緩,但1-3季度的增速也不會太低。目前估計2018年年末有一定的高基數的影響,加之不確定的世界經濟環境因素影響,因此目前對2018年總體增速預期未設定太高。你對2018年的車市有何期待?下面來看看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十大猜想:

猜想一:配件龍頭全球地位提高

我國汽車配件細分龍頭已其備全球競爭力,部分企業在全球化中已取得優異成績,看好全球化進展順利的企業,有望擺脫中國汽車週期,打開新空間。

猜想二:更多整車合資公司成立

雙積分將使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推手從補貼走向市場,國內外主流企業積極應對,多手準備,不僅推出了更多新車型,

同時也在尋找合作夥伴取長補短,滿足政策要求。合資能給雙方帶來什麼我們拭目以待。

猜想三:限車牌限行城市增加,利好新能源車

猜想四:客車龍頭份額加速回歸,且盈利能力穩定

公車更新對價格並不敏感,即使補貼繼續大幅退坡,2018年將是新能源客車的置換大年,補貼退坡+三萬公里+標準提升將提升客車龍頭份額及議價能力。

猜想五:無人駕駛有望率先應用於公交領域

公車行駛在固定線路,適於應用無人駕駛技術,2018年會有更多企業參與開展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測試,智慧駕駛技術儲備領先的傳統車客車企業(比如宇通客車)和智慧駕駛產業鏈相關的公司有望受益。

猜想六:造車新勢力競爭格局可能發生變化

新能源車浪潮及資本相結合,傳統車企高管、雲聯網大咖等紛紛投入造車新勢力。造車新勢力注重雲聯網屬性的使用者體驗,

傳統車企開發和生產流程更完善。造車新勢力競爭格局可能發生變化,投資者看待汽車行業的視角可能也會轉變。

猜想七:自主高端車型銷量提高

2017年,自主領先企業高端化取得初步勝利,從2018年各主要自主車企新品投入來看,自主品牌將繼續鞏固高端化勝利果實。

猜想八:新能源車產品升級

補貼政策調整促進新能源車市場結構升級,未來合資與自主齊齊發力新能源,合資與自主同台競技,新能源車續駛里程等綜合性能將大幅提升。

猜想九:智慧大燈占比迅速提升

車燈技術路線升級處於拐點,2018年LED大燈占比將會進一步提高;智慧化升級提高單車價值,智慧化+LED化,車燈市場空間有望五年翻倍,車燈市場規模的增長速度要進高於汽車行業的銷量增速,給業內公司帶來了增長機會。

猜想十:社交、娛樂、雲聯功能增加,提升駕駛座艙單車價值。

未來汽車可能不再只是一個交通工其,而是其備社交、娛樂等功能的產品,單車配套價值提升,相關產業鏈公司有更多機會。

合資與自主同台競技,新能源車續駛里程等綜合性能將大幅提升。

猜想九:智慧大燈占比迅速提升

車燈技術路線升級處於拐點,2018年LED大燈占比將會進一步提高;智慧化升級提高單車價值,智慧化+LED化,車燈市場空間有望五年翻倍,車燈市場規模的增長速度要進高於汽車行業的銷量增速,給業內公司帶來了增長機會。

猜想十:社交、娛樂、雲聯功能增加,提升駕駛座艙單車價值。

未來汽車可能不再只是一個交通工其,而是其備社交、娛樂等功能的產品,單車配套價值提升,相關產業鏈公司有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