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獼猴桃種植“土壤”存在的3個問題!2個解決方案

土壤板結嚴重,獼猴桃長勢差

現在很多獼猴桃園中出現獼猴桃樹缺素、根腐病等。獼猴桃樹缺素、根腐病發生,樹體衰弱,抗病性差,甚至樹體死亡,直接影響種植戶的效益。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從根本上來說,是土壤“生病”了。

一、土壤存在問題及危害

1、土壤酸化

近些年,長期使用化肥,而有機肥的缺失,

導致了土壤酸化。土壤酸化可加重土壤板結,使根系布展能力弱,根系吸收養分能力減弱,致使植株抗病性差。土壤酸化也可導致養分大量流失,獼猴桃樹容易出現缺素症。

2、微生物環境遭到破壞

農田中使用的化學農藥,勢必對土壤微生物產生影響。由於土壤中的微生物處在共生狀態,而土壤中的很多物質分解是靠微生物來完成的,因此微生物群落受到農藥影響而發生變化,

從而會影響植物生長發育。

3、土壤板結

土壤板結主要是因為長期施用無機肥,不重視有機肥的使用,造成土壤有機質含量不斷降低,影響微生物的活性,從而影響土壤糰粒結構的形成,導致土壤板結。

土壤板結使得根系生長受阻,影響根系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使得土壤保水保肥性差;使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逐漸減少,有毒物質及病原菌大量積累。

二、如何解決?

1、科學合理使用無機肥

無機肥施肥原則:少量多次,平衡施肥。

獼猴桃樹施肥要根據獼猴桃樹生長發育進行。獼猴桃樹施肥包括萌芽肥、膨果肥、采果肥,萌芽肥推薦“松爾肥(25:5:15)”,持效期長;膨果肥推薦“施特優/施它”,速效,有利於果實膨大,每間隔15-20天使用一次;采果肥推薦“松爾肥(15:15:15或15:5:20)+地愛朋+地愛鋅+絡佳鈣”,平衡施肥。

2、增施生物有機肥

結合深翻和中耕,增施生物有機肥,可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

增加土壤中有益菌數量,從而達到改良土壤作用。

獼猴桃采果後,推薦用“松達生物有機肥+腐熟有機肥”。國光松達生物有機肥包含枯草芽孢桿菌和側孢短芽孢桿菌、有機質、氮磷鉀,即可補充土壤有機質又可以為獼猴桃根系生長營造有益的微生物環境。

中國獼猴桃產業網(www.51qiyiguo.com),採用“互聯網+產業”方式,以武功獼猴桃為中心,輻射全國獼猴桃上下游企業,整合行業資源,形成全國單品產業上下游聚焦中心。

提供獼猴桃種植,加工,銷售產業生態供應鏈的資訊服務,帶動產業線上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