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黑龍江大豆市場化購銷工作展開,今年大豆走勢如何?

為解決部分大豆產區種植農戶購銷困難的現狀,2018年元旦期間,黑龍江省下發通知要求各地積極開展大豆市場化購銷工作。

事實上,這則通知的發佈已經從側面體現出大豆目前正陷入“賣難”之中。

為何大豆會陷入這種境地?縱觀2017年大豆走勢不難發現,供大於求乃是罪魁禍首。

在2017年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目標中,“擴大豆,減玉米”當時東北等糧食主產區的工作重點之一。

同年6月,國家發改委發佈消息,2017年將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繼續實施和完善玉米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機制,

同時調整大豆目標價格政策,實行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機制。

然而,進入2017年下半年,“豐產”似乎並沒有迎來“豐收”,大豆價格遭遇市場“寒潮”。

據調查,2017年我國大豆生產呈現出“面積擴、單產升、總產增”的局面。

而總產量的提升以及國家臨儲銷售導致市場供應量激增,在這兩者的共同作用下,市場價格不可避免地呈現出了整體下行的走勢。

2018大豆又將何去何從?

分析師賀宇新認為,2018年仍需關注國家政策方面對大豆的影響,但由於2017年豐產,市場供應較為充足,預計2018年國產大豆市場價格可能依然低位運行。

他指出,現在從整體來看,供應大於需求,需求量不好導致目前各個產地的出貨情況不太理想。如果按照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在進入1月正常的年前備貨階段,市場應該也旺不起來。

為此賀宇新分析,2017年市場對大豆的豆種炒作,導致上半年市場價格出現了一定的上揚,並處於比較高水準。2018年對於豆種的需求是否依然旺盛猶未可知。

建議種植戶們最好在種植時確定好成本,以及預算好後期利潤。不要盲目等待行情。(呱呱三農編輯:蒿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