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945年中國戰區受降儀式上的那些細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9月9日,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莊嚴舉行。

桌子的寬度

對於儀式的安排,最初中國方面為避免威脅感,擬採取酒桌方式。由於美軍方面的干預,

才改為長方桌對立方式,用加寬的方式避免可能存在的“威脅”。

南京受降儀式現場,中方的桌寬約是日方的3倍

不許佩戴刀劍

由於擔心日方“受到刺激”,甚至做出自殺的舉動,國民政府拒絕了日方佩戴刀劍的請求。日方除岡村寧次外,帽子一律不准放在桌上;中方代表的帽子全部擺在桌上。

敬禮

受降儀式規定,投降者必須敬禮,即:一到會場即向總司令官何應欽敬禮;派遣軍總參謀長小林淺三郎向何應欽領取投降書時再一次敬禮;岡村甯次簽字畢,由小林向何應欽交還投降書時再一次敬禮,

前後共敬三次禮。中國方面對此均不回禮,而這也是出於美軍的建議。

但在小林至中方桌前呈交降書敬禮時,何應欽起立作答,並接過降書。這時就發生了歷史性的一刻:由於中方所用桌子較寬,何應欽為了接到小林手中的降書,向前彎腰程度甚于小林,此景正被攝像機記錄下來。這可能只是何應欽的無心之舉、無奈之為。

小林淺三郎向何應欽遞交投降書,何應欽身子前探,彎下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