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關注」註冊領紅包?朋友圈轉發有獎?“羊毛黨”講述“薅羊毛”有多不靠譜

A先生

“下載APP並註冊,即可獲得20元無門檻紅包,推薦一人下載並註冊還可再獲得10元紅包,活動真實有效,速來參與!”

B先生

“微信轉發此資訊到朋友圈好友送108元圍巾3條,不限量轉發即送,

是真的,我領上了……”

請輸入文字

“羊毛黨”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在自己的朋友圈、微信群裡見過類似的資訊,這種專門選擇互聯網公司的行銷活動,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換取高額獎勵的人。

羊毛黨,這個群體由來已久。網貸羊毛黨,儼然已成為羊毛黨中的最大勁旅,

自成一派、規模生產。事實上,羊毛党在長達兩年的時間裡持續發展,並有條不紊形成完整產業鏈,這和平臺的“曖昧”態度分不開。第一羊頭“包子”經常接到一些活,都是P2P平臺內部的人找過來,“請求羊毛黨來薅”

據媒體報導,去年年末支付寶推出賺錢紅包活動,初衷是普及移動支付,吸引更多新用戶,同時也毫無懸念地引來大批“羊毛黨”。“羊毛黨”的“收成”也的確不錯:根據網上流傳的截圖,

有的支付寶用戶在短時間內獲取了137.8萬元紅包,有的獲取了52.5萬元紅包。另據報導,支付寶發現並處理的濫用短信帳戶有800個。支付寶將繼續採用技術手段來預防和處理這類行為。

究竟是什麼人在“薅羊毛”?

“薅羊毛”會不會牽涉騙局?

“羊毛黨”的出現

何以讓一些網路平臺如臨大敵?

在“大羊毛”活動中被騙

北京市海澱區一所職業學校的學生王鵬(化名)曾經在一個“羊毛黨”聚集的QQ群裡混跡了差不多兩年多的時間。

一開始,王鵬只是想賺點零花錢,於是在同學的帶領下進了一個QQ群。這個QQ群最初名為“羊毛之家”,後來改成與“羊毛黨”不相關的名字以躲避網路平臺的篩查。群裡每天發佈最多的消息就是各種“專案”。

“小羊毛”指小項目,零成本,但收益為幾毛到10元不等;“大羊毛”指大專案,多數時候需要花10元或20元的成本,收益為100元以內。多數“薅羊毛”活動屬於小項目,

收益也多為幾毛錢,以紅包的形式發放,但是重複性極高。

“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在群裡發佈‘大羊毛’的假消息,事實上是想騙取你交的那幾十元成本。”

即使“身經百戰”王鵬,也在一次“大羊毛”活動中被騙去了160元“成本”費用。

銀行卡裡不存錢防受騙

在北京就讀大二的陳童(化名)是在大學生兼職微信群裡知曉並加入“羊毛黨”的。而在“薅羊毛”過程中,陳童也感到是有風險的。

“很多‘兼職’需要實名認證,需要的資訊很多,比如身份證號、身份證正反面照片、本人手持身份證照片、銀行卡號等,提供的個人資訊越多,得到的傭金越多。”

為了保障自己不被騙,陳童長期使用一個沒有存錢的銀行卡來註冊。

至於微信“兼職”群的群主,陳童其實並不認識。

“我不知道他是誰,我一般就是註冊成功後截屏將圖片發給他,他在後臺驗證後會給我發微信紅包。”

業內專家詳解“羊毛黨”法律風險

“羊毛黨”打法律擦邊球已形成產業鏈

小Q

經過調查發現,隨著電商和App的迅速發展,商家促銷活動頻頻,“羊毛黨”在一些網路平臺上的活動也越來越頻繁,這可能會給互聯網發展帶來哪些影響?

“羊毛黨”是一種打著法律擦邊球且從事不合理經營行為的群體。目前,這個行業已經形成產業鏈。“羊毛黨”的目標往往是一些剛剛起步的公司,這些公司風控能力比較弱、市場影響力小,需要通過成本比較高的方式進行推廣和行銷。“羊毛黨”本著“薅羊毛”的目的和非常規手段,形成了一個地下市場,通過鑽空子獲得收入,現在“羊毛黨”的活動很多都不是個人行為了,可以說已經成為一種職業行為。這種行為一旦走向規模化,會擾亂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這是一種不公平的競爭行為。

法律專家

小Q

“羊毛黨”的出現會擾亂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不過,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有些人出於佔便宜或者“兼職”的心理加入“薅羊毛”的隊伍,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是否也面臨一些問題和風險?

“羊毛黨”在頻繁活動過程中,其自身權益也會面臨許多風險。首先,“羊毛党”的行為缺乏道德正當性,有的在法律上也值得探討,因此具有違反法律法規的潛在風險;其次,在“羊毛黨”這一群體中,真正能夠掙到一定數量錢的只是部分領頭的人,很多“羊毛黨”都是被拉進去的,跟從一個道德品行都不清楚的領頭人,他們能不能掙到錢是個未知數。這畢竟不是一個正規的行業,很多普通的“羊毛黨”甚至被“羊毛党”中的老大“薅羊毛”。

“羊毛党”的行為屬於不公平競爭,危害市場健康發展;同時,“羊毛黨”自身也面臨違反法律法規的潛在風險。但是,從現實來看,加入“羊毛黨”的人在不斷增多。對於這種現象,當前應如何應對?

對於“羊毛黨”還是應該建規立制。對於職業化、規模化的“薅羊毛”行為,必須進行規制。對於新的交易方式下的促銷活動,要堅守誠實信用原則。雖然不能限定參與者,但是必須正常參與。對於超出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要予以禁止。現在法律上對於類似的行為並沒有規定,所以要進一步深入調研,看這種“薅羊毛”的行為究竟給企業帶來了何種傷害、給市場競爭機制帶來了哪些傷害,在此基礎之上完善相關法律制度,保護好各方權益。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羊毛黨”的絕對數量不少,活動比較頻繁,為了防止其行為影響互聯網正常發展,監管層面及網路平臺應該做哪些工作?

為防止“羊毛黨”過於頻繁地活動,從監管層面上來說,無論是在執行還是在法律法規的制定上,都可以把這種行為明確定性,對於涉案金額比較大的,可以定為非法經營罪或其他罪名,從而對其進行懲罰。

互聯網平臺應當更加理性,其使用的各種吸引用戶的宣傳手段、宣傳活動應當有一個行業規範。另外,互聯網平臺也可以用技術手段發現“羊毛黨”是否頻繁操作,增強技術手段的識別能力刻不容緩。希望能夠通過全行業之間的資訊共用,建立“羊毛黨”的黑名單或者灰名單來辨識“羊毛黨”。

法律專家

對於我們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

對於騙者來說,也是最好的時代

正在“薅羊毛”的各位,凡事兒皆有度

業內專家詳解“羊毛黨”法律風險

“羊毛黨”打法律擦邊球已形成產業鏈

小Q

經過調查發現,隨著電商和App的迅速發展,商家促銷活動頻頻,“羊毛黨”在一些網路平臺上的活動也越來越頻繁,這可能會給互聯網發展帶來哪些影響?

“羊毛黨”是一種打著法律擦邊球且從事不合理經營行為的群體。目前,這個行業已經形成產業鏈。“羊毛黨”的目標往往是一些剛剛起步的公司,這些公司風控能力比較弱、市場影響力小,需要通過成本比較高的方式進行推廣和行銷。“羊毛黨”本著“薅羊毛”的目的和非常規手段,形成了一個地下市場,通過鑽空子獲得收入,現在“羊毛黨”的活動很多都不是個人行為了,可以說已經成為一種職業行為。這種行為一旦走向規模化,會擾亂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這是一種不公平的競爭行為。

法律專家

小Q

“羊毛黨”的出現會擾亂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不過,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有些人出於佔便宜或者“兼職”的心理加入“薅羊毛”的隊伍,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是否也面臨一些問題和風險?

“羊毛黨”在頻繁活動過程中,其自身權益也會面臨許多風險。首先,“羊毛党”的行為缺乏道德正當性,有的在法律上也值得探討,因此具有違反法律法規的潛在風險;其次,在“羊毛黨”這一群體中,真正能夠掙到一定數量錢的只是部分領頭的人,很多“羊毛黨”都是被拉進去的,跟從一個道德品行都不清楚的領頭人,他們能不能掙到錢是個未知數。這畢竟不是一個正規的行業,很多普通的“羊毛黨”甚至被“羊毛党”中的老大“薅羊毛”。

“羊毛党”的行為屬於不公平競爭,危害市場健康發展;同時,“羊毛黨”自身也面臨違反法律法規的潛在風險。但是,從現實來看,加入“羊毛黨”的人在不斷增多。對於這種現象,當前應如何應對?

對於“羊毛黨”還是應該建規立制。對於職業化、規模化的“薅羊毛”行為,必須進行規制。對於新的交易方式下的促銷活動,要堅守誠實信用原則。雖然不能限定參與者,但是必須正常參與。對於超出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要予以禁止。現在法律上對於類似的行為並沒有規定,所以要進一步深入調研,看這種“薅羊毛”的行為究竟給企業帶來了何種傷害、給市場競爭機制帶來了哪些傷害,在此基礎之上完善相關法律制度,保護好各方權益。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羊毛黨”的絕對數量不少,活動比較頻繁,為了防止其行為影響互聯網正常發展,監管層面及網路平臺應該做哪些工作?

為防止“羊毛黨”過於頻繁地活動,從監管層面上來說,無論是在執行還是在法律法規的制定上,都可以把這種行為明確定性,對於涉案金額比較大的,可以定為非法經營罪或其他罪名,從而對其進行懲罰。

互聯網平臺應當更加理性,其使用的各種吸引用戶的宣傳手段、宣傳活動應當有一個行業規範。另外,互聯網平臺也可以用技術手段發現“羊毛黨”是否頻繁操作,增強技術手段的識別能力刻不容緩。希望能夠通過全行業之間的資訊共用,建立“羊毛黨”的黑名單或者灰名單來辨識“羊毛黨”。

法律專家

對於我們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

對於騙者來說,也是最好的時代

正在“薅羊毛”的各位,凡事兒皆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