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來醫生眼中的“清淡”是這些!粗茶淡飯可能惹來一身病?

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這句俗語,

也對此表示深信不疑。的確,如今盛行的一些“富貴病”,例如糖尿病、痛風等,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於飲食結構不合理導致,因此醫生常常囑託這些患者:飲食要清淡。

但許多人就會很迷惑,飲食到底怎樣才算清淡?不吃肉,只吃素?不不不,小編告訴你的是:飲食清淡不代表不吃肉,每天只吃素反而會對於身體產生不好的影響。

飲食清淡不意味著“只吃素”

如果長期三餐只吃粗茶淡飯,

不吃肉,這樣吸收的熱量和營養不足,會導致心肌梗塞、心絞痛、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讓免疫力降低、認知功能退化,使死亡風險大大增加。

在素食中,除了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外,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均很少,而且營養價值較低,

不易於被人體消化吸收和利用。而諸如雞、鴨、魚、肉之類的葷食,卻能夠成為營養的重要來源,為人體的生長發育和代謝提供大量的優質蛋白和脂肪酸。

極端的清淡飲食不利於營養均衡,會導致體質下降,讓人更容易被疾病侵襲。

比如,如果拒絕吃肉,雞蛋和豆製品攝入不足,會造成蛋白質缺乏,引起免疫力下降,皮膚彈性也會變差;如果油脂攝入不足,尤其是必需脂肪酸缺乏,

可引起脂溶性維生素A、D、E缺乏,出現乾眼病、骨質疏鬆等。

醫生眼中的“清淡”

清淡飲食不等於完全不吃肉,而是要在食物多樣化的基礎上,合理搭配營養,將動物性食物、食用油和鹽限制在合理範圍內,避免過多地使用辛辣調味品。下面就是科學的清淡飲食所要注意的。

吃肉多瘦少肥

豬牛羊等紅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其瘦肉能補鐵,適合有貧血問題的人食用。但肥肉脂肪含量較高,

容易影響心腦血管健康,還會造成肥胖,不宜多吃。與畜肉相比,建議選擇一些魚、禽類的肉。

用油少量多種

清淡飲食要少油,但要保證多種。花生油、米糠油、茶籽油、低芥酸菜籽油、精煉橄欖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最好經常換著吃,而且每日烹調用油以25~30克為宜。

吃豆配合吃蛋

清淡飲食的人大多會減少肉類蛋白質的攝入,此時就需要重視植物蛋白質的攝入,特別是大豆及其製品的攝入。

此外,最好搭配1個雞蛋、1杯牛奶。

主食粗細搭配

從廣義上講,清淡飲食還包括少吃精加工和含糖高的食品。糖尿病患者及肥胖人群應多吃些富含膳食纖維、血糖生成指數低的粗糧。這些食物具有飽腹感強、延緩葡萄糖吸收、通便、減肥、降脂等功效。

調料少辣多樣

味同嚼蠟不是清淡,相反,清淡飲食要充分利用醋、蔥、蒜、辣椒、芥末等調味品,不僅能提高食欲,解毒殺菌,還能減少鹽的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辣椒用量要有所控制,尤其是術後患者要少吃。

烹調多蒸煮

烹飪時,多採用快炒、清燉、清蒸、白灼等方式,可最大限度保留食物的原味和營養素。還要學會多種食材搭配,例如肉類最好和低脂、高纖維的菌藻類食材共同烹調,可減少脂肪和膽固醇在體內的吸收。

素食者最該補足6類營養

n-3多不飽和脂肪酸:吃亞麻籽油、紫蘇油及部分海藻。

維生素B12:多吃發酵豆製品、菌菇類,必要時服用維生素B12補充劑。

維生素D:食用強化穀物,保證每天曬太陽。

鈣:多吃西蘭花等綠色蔬菜、杏仁、用石膏做的豆腐。

鐵:多吃菠菜、黑木耳等;富含維生素C的果蔬有助植物性鐵的吸收;鐵鍋炒菜。

鋅:多吃豆類、全穀物、堅果和菌菇類。

調料少辣多樣

味同嚼蠟不是清淡,相反,清淡飲食要充分利用醋、蔥、蒜、辣椒、芥末等調味品,不僅能提高食欲,解毒殺菌,還能減少鹽的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辣椒用量要有所控制,尤其是術後患者要少吃。

烹調多蒸煮

烹飪時,多採用快炒、清燉、清蒸、白灼等方式,可最大限度保留食物的原味和營養素。還要學會多種食材搭配,例如肉類最好和低脂、高纖維的菌藻類食材共同烹調,可減少脂肪和膽固醇在體內的吸收。

素食者最該補足6類營養

n-3多不飽和脂肪酸:吃亞麻籽油、紫蘇油及部分海藻。

維生素B12:多吃發酵豆製品、菌菇類,必要時服用維生素B12補充劑。

維生素D:食用強化穀物,保證每天曬太陽。

鈣:多吃西蘭花等綠色蔬菜、杏仁、用石膏做的豆腐。

鐵:多吃菠菜、黑木耳等;富含維生素C的果蔬有助植物性鐵的吸收;鐵鍋炒菜。

鋅:多吃豆類、全穀物、堅果和菌菇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