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如果·愛》到《喜歡你》12年後的金城武給了陳可辛什麼驚喜

《人物》4月刊內容精彩呈現:

陳可辛被認為是「北上」的一批香港導演中,

融入內地最為徹底也最成功的一個。在這10年中的中國電影市場上,我們熟悉的一系列影片——《投名狀》、《十月圍城》、《中國合夥人》、《親愛的》、《七月與安生》——都出自他手,有他執導的,也有他監製的。

在一些人的印象裡,他是一個商人,熱衷並擅長計算,總能摸准市場的脈搏(進而迎合它)。

我們在與陳可辛本人長談並採訪了包括他近30年的搭檔許月珍、《十月圍城》導演陳德森、《中國合夥人》《親愛的》編劇張冀、導演黃建新、編劇史航、演員王學圻在內的近20位熟悉他或他的作品的合作夥伴、同行和媒體人之後,

要講的是另一個版本的故事。

這位被認為最懂內地的香港導演,每個月三分之一在北京的時間裡,每天從早到晚的幾乎全部內容就是開會,公司同事、合作夥伴和媒體記者是他與內地社會接觸的極為有限的管道。他對內地遠不像人們所想像的那麼瞭解。

《親愛的》中有些細節甚至是他憑著藝術直覺拍完之後才開始真正懂得。張冀覺得,陳可辛在內地的成功,最重要的是「他還是摸准了他自己」。他發現—— 「他只要尊重了他自己,他的電影一般都會不錯……他的電影只要稍微偏離了一點他自己的東西,就迎來很大的挫敗。」

在老搭檔許月珍的眼中,陳可辛「不能做他不喜歡做的事情」。儘管陳可辛從來不諱言他「計算」,但如果我們將他理解為一個隻盯著市場、始終在迎合潮流的產品經理,

對他是一個很大的誤解。這是一個在時代大潮之下,一直不停地與外界力量撕扯並爭奪「自我」的故事。這個主題讓陳可辛成了今天的陳可辛。正如編劇史航所言,陳可辛是那種——「如果你把他當藝術家看,他會顯得有點匠人、商人,但當叫他是匠人、商人的時候,他居然奇跡般地保留了一點藝術家特徵。」簡言之,
就是「混過海關,夾帶火種」。

且看他如何「夾帶火種」,又如何「混過海關」。

封面搶讀

2013年《中國合夥人》上映後,票房、口碑雙豐收的同時,也伴隨了很多爭議的聲音——有人批評陳可辛在用一套粗鄙的成功學價值觀迎合中國觀眾,為他的「墮落」感到遺憾,對他們來說,

一個拍出《甜蜜蜜》、《金枝玉葉》、《雙城故事》的陳可辛才是他們喜歡的陳可辛。《中國合夥人》編劇張冀從中看到的卻是陳可辛一以貫之的東西:「表面上它講了很多成功,但是它其實真的是在講這幾個人為成功付出的代價,特別是情感失落的代價,他們本身的童真失落的代價。……陳可辛的故事就是這樣,過往的美好,過往的純真都在失落……他對這種失落的表達,他是一而再,再而三的。」

陳可辛覺得他一直沒變,始終站在同一個位置。在一次訪談中他談起《七月與安生》:「它是整個成長的故事。……我覺得那種欷歔感,跟《中國合夥人》,跟《甜蜜蜜》,跟《雙城故事》,跟《如果·愛》是一樣的,都有年份的跨度,都有十幾年,十幾、二十年的跨度。」

他從小就一直對欷歔感「特別有感覺」,小時候看TVB的電視劇,一個原本興旺的大家族,突然家道中落之後,一切破碎凋零,樹葉掉光了,人也不多了,然後「一個年紀很大的人回來,回顧自己小時候長大的地方」——這樣的畫面一直印在他的腦海裡。「這個東西一直都是在我的審美的體系裡面,包括我後來喜歡的歌曲,無論英文歌、小說、電影,永遠都往那個方向去選擇,結果到自己後來拍電影也一直都圍繞著這個題材去拍。」

「有的時候最荒謬的是,一個最不變的人,結果因為一個市場的需要,做了很多的改變,但是那個改變其實是外面的改變,其實裡面從來都沒有變的。」這兩句話是陳可辛為他的電影和他自己寫下的注解。

同樣作為導演,陳可辛小心翼翼地躲避著父輩的失意。這種「儘量求生存」的不安全感,一路引著他早早踏上內地市場,作為生意人和文化人的結合體生存了下來。對於觀眾喜好的選擇和判斷,陳可辛總是能把准每一次脈搏。但他終究是個「依稀記得自己要什麼的人」。所有看似經過精確計算和迎合觀眾的內容,其內裡都有他掩飾不了的「中產」藝術底色。

其他精彩內容

比海更深|特寫

馬航事件過去3年了,那些愛與牽掛從未消退。

閆妮 夢中人|特寫

常常獨處,常常沉默。

裁員傳聞中的華為|特寫

公司不是家。

老有所依|專題

這是一所只收留老年性工作者的養老院,女人們在這裡避免了內心最深的恐懼——像老鼠一樣死在街上。在這裡,她們意識到,自己可以像所有人一樣保有尊嚴。

陳可辛覺得他一直沒變,始終站在同一個位置。在一次訪談中他談起《七月與安生》:「它是整個成長的故事。……我覺得那種欷歔感,跟《中國合夥人》,跟《甜蜜蜜》,跟《雙城故事》,跟《如果·愛》是一樣的,都有年份的跨度,都有十幾年,十幾、二十年的跨度。」

他從小就一直對欷歔感「特別有感覺」,小時候看TVB的電視劇,一個原本興旺的大家族,突然家道中落之後,一切破碎凋零,樹葉掉光了,人也不多了,然後「一個年紀很大的人回來,回顧自己小時候長大的地方」——這樣的畫面一直印在他的腦海裡。「這個東西一直都是在我的審美的體系裡面,包括我後來喜歡的歌曲,無論英文歌、小說、電影,永遠都往那個方向去選擇,結果到自己後來拍電影也一直都圍繞著這個題材去拍。」

「有的時候最荒謬的是,一個最不變的人,結果因為一個市場的需要,做了很多的改變,但是那個改變其實是外面的改變,其實裡面從來都沒有變的。」這兩句話是陳可辛為他的電影和他自己寫下的注解。

同樣作為導演,陳可辛小心翼翼地躲避著父輩的失意。這種「儘量求生存」的不安全感,一路引著他早早踏上內地市場,作為生意人和文化人的結合體生存了下來。對於觀眾喜好的選擇和判斷,陳可辛總是能把准每一次脈搏。但他終究是個「依稀記得自己要什麼的人」。所有看似經過精確計算和迎合觀眾的內容,其內裡都有他掩飾不了的「中產」藝術底色。

其他精彩內容

比海更深|特寫

馬航事件過去3年了,那些愛與牽掛從未消退。

閆妮 夢中人|特寫

常常獨處,常常沉默。

裁員傳聞中的華為|特寫

公司不是家。

老有所依|專題

這是一所只收留老年性工作者的養老院,女人們在這裡避免了內心最深的恐懼——像老鼠一樣死在街上。在這裡,她們意識到,自己可以像所有人一樣保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