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聚焦高品質發展 服務現代化建設

優化城市設計,建設精品城市;加大護理人才隊伍建設,推動醫養結合事業發展;建立人才資料庫,發出合肥大資料聲音……今年“兩會”上,市政協委員心系發展、履職為民,為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凝智聚力,

為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建言獻策。

鳥瞰中科大先研院

優化城市設計 建設精品城市

建議:將城市設計內容納入控制性詳規

城市設計作為一種規劃管理和導控的基本措施,是提升城市環境和空間形象的重要手段,

需要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去年3月,合肥成為全國第一批城市設計試點城市。這意味著未來合肥的城市面貌將迎來新的提升空間,闊步邁向“環境空間舒適、街道整潔有序、建築和諧美觀、綠化豐富多彩、設施佈局規範、文化特色鮮明”的精品化、人文化城市。

在市政協委員鄭江虹看來,城市設計的範圍、規模可大可小,大到整個城市空間架構制定,小到一條街道小巷的改善,

都能體現城市設計的內涵。每個街區都有其獨特印記,一棟歷史建築物、一棵古樹、一間特色老菜館等,無不包含著獨特的歷史、文化和傳承。如果做到了城市設計前置,改造者推進城市建設就有了可循之章。

鄭江虹建議,應強化城市設計的剛性要求,將城市設計內容落實到控制性詳規。如在土地出讓前開展“選址論證”,結合重要街道及商業街區進行專項城市設計,

將管控要求納入規劃條件;在建設方案審批中,開展建築高度及立面控制,優化建築風貌及城市天際線。在歷史文化、交通景觀等方面,主要對城市生態空間、特色空間、公共標識、夜景照明、城市雕塑、戶外廣告等特定系統、要素進行專項引導控制,讓市民留住城市記憶。

此外,在老舊社區改造中,各城區可以開展專項文化保護、歷史片段、片區的重點設計,引導形成文化、餐飲街區。

一些特色街區在改造中,應注重引入市場機制,避免出現改造後人氣下滑的情況。

堅持產城一體 打造開放平臺

建議:建設合肥(新橋)自由貿易試驗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據介紹,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有利於培育中國面向全球的競爭新優勢,構建與各國合作發展的新平臺,拓展經濟增長的新空間,

促進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優化經濟結構,實現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打造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的“升級版”。

當前,全市正在加快落實《合肥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開放平臺建設發展的實施意見》,構建集水陸空及跨境電子商務和對外經濟合作服務於一體的全方位、立體化的對外開放平臺體系,全力打造內陸經濟開放新高地。在市政協委員柏勁松看來,這就奠定了建設合肥(新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基礎條件。

柏勁松委員建議,要借助“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機遇,謀劃建設合肥(新橋)自貿試驗區。合肥(新橋)自貿試驗區以產城一體化為建設理念,彙集商流、物流、資訊流、資金流、管道流、人才流,打造成我省特色工業品、農副產品等和服務貿易的對外貿易平臺。

合肥(新橋)自貿試驗區核心區建設,可以分為四期工程建設。其中,一期工程開發建設合肥新橋國際商品集散中心,二期工程將合肥新橋國際商品集散中心發展為合肥新橋國際貿易發展示範區,三期工程將新橋國際貿易發展示範區升級為合肥(新橋)自貿試驗區,四期工程推動合肥空港經濟示範區與合肥出口加工區、巢湖經濟技術開發區、阜陽壽縣產業園、蜀山電商園、合肥港二期和江淮運河蜀山港臨港經濟區、合肥綜合保稅區聯動升級,打造“安徽自由貿易區”。

合肥經開區首家“城市閱讀空間”

推廣全民閱讀聚力打造“書香合肥”

建議: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全民閱讀

合肥因閱讀而備受尊重,因閱讀而更加美麗。2017年,是合肥市“大湖名城、悅讀合肥”全民閱讀活動舉辦的第四個年頭,全市全民閱讀活動成效顯著,有目共睹。但必須看到,我市全民閱讀活動還存在意識不強,閱讀載體不多,從事閱讀推廣的人員偏少,城鄉差距明顯,一些縣(市)區開展力度還不夠大等問題。

市政協委員夏冬波提出,要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全民閱讀,聚力打造“書香合肥”。社會力量是指能夠參與、作用於社會發展的基本單元,包括自然人、法人,如社會組織、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非政府組織、黨群社團、非營利機構、企業等。社會力量發揮得好,對於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具有基礎性、決定性作用。在國內全民閱讀活動開展得好的先進地區,社會力量的作用越來越大。

如何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全民閱讀?夏冬波建議,要鼓勵和吸引社會力量建設全民閱讀公共設施,進一步調動社會力量投身全民閱讀事業,全面提升我市全民閱讀的高度、深度和廣度,多建城市閱讀空間、城市文化綜合體,一站式滿足市民多層次的文化需求。

“還要鼓勵和吸引社會力量提供全民閱讀公共服務,發揮領讀者、專家學者、大專院校、圖書發行部門、實體書店等作用,採取專業閱讀推廣人、社會名人、文化名家、讀書會、讀書沙龍、民間基金會、社會志願者服務等多種方式引領閱讀。”夏冬波建議,同時要鼓勵和支持公務員、教師、新聞出版工作者、大學生等加入閱讀推廣人隊伍,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書香合肥”滋潤“大湖名城”。

中國聲穀

加快推進大資料城市建設

建議:建立人才資料庫發出合肥大資料聲音

隨著資訊技術和人類生產生活交匯融合,互聯網快速普及,全球資料呈現爆發式增長、海量集聚的特點,對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國家管理、人民生活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2017年2月,我市明確提出到2020年,將建成市級大資料交易平臺並投入運行。2017年12月,合肥市大資料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發佈了《合肥市大資料產業發展白皮書(2017年)》,白皮書資料顯示,合肥市有大資料企業近700家,2017年營業收入超過800億元。大資料產業蓬勃發展,對人才建設提出了新要求。

“大資料產業發展離不開大資料人才。建議政府鼓勵企業和學校聯合辦學,校企聯合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合作開發相關課程與教學實踐專案,定向培養各類大資料人才。”市政協委員吳濤說,我市擁有豐富的科教資源,在大資料領域具有巨大人力資源潛力,要鼓勵大資料領頭企業挖掘與推廣典型技術人才,促進跨界融合和成果轉化。鼓勵大資料先進人物代表我市參與各類全國層面相關論壇組織,發出合肥大資料的聲音,以案例、人物、企業的有機組合,建立合肥的大資料品牌。

吳濤同時建議,建立我市大資料人才資料庫,統一人才規模口徑,定期更新,使資料人才庫精准可靠。梳理和建立行業專家基礎庫,邀請業內技術專家進行高層次分享,形成高層次人才交流機制。

“相比於北、上、杭、深乃至武漢、成都等地的技術業務沙龍,我市尚缺乏面向大資料產業從業者的基於技術和產品層面的微觀沙龍或論壇。”基於人才庫吳濤建議,引入細分領域人才積分機制,推動技術專題分享和技術學習的積極性,培育我市大資料技術群體生存發展的土壤。

醫養結合服務老人

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建議:加大護理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職業榮譽感

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催生了“醫養結合”型護理模式。如今,社會上各類高檔護理院不斷湧現,但離開了“人”這個根本因素,離開了高素質的護理人才隊伍,很難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滿意的服務。據調查分析,目前護士隊伍流動性極大,護工隊伍年齡結構不合理、素質不高,醫養結合型護理人才培養機制尚未建立,這些因素都影響了服務的水準和效率。

市政協委員李桂平提出,推動醫養結合事業的關鍵在於加強護理人才隊伍建設。“首當其衝的是要減輕醫養結合型機構負擔,提高護理人員工資待遇。”李桂平建議,可借鑒寧波市的做法,由政府整合社會捐助力量建設醫養結合型護理院,如果沒有了房屋租賃費用的負擔,或者對醫養結合型護理院進行房屋租賃補貼,合肥市醫養結合型機構能夠大幅度提高護理人員工資,護士、護工隊伍的穩定性能夠得到極大保障。

李桂平還建議,可建立醫養結合型護理人員的培訓機制,鼓勵各大院校和職業技術學院設置老年護理專業,培養專護人才,並在學校和養老機構設立實訓基地,暢通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內醫護人員間的流動機制。

“我們還可借鑒蘇州經驗,由政府設立‘醫養結合型養老護理崗位特殊津貼’,對於在政府准入的醫養結合型護理院工作的護士和護工,根據工作年限,給予每人每月適當特殊津貼,提高其職業榮譽感,鼓勵更多人投身老人護理工作。”李桂平建議道。

參加中考考生走出考場

推進中高考考場劃分更加科學有序

建議:進一步優化考場分區方案方便考生

中高考是學生學業生涯中的頭等大事,同樣牽動著社會上眾多家庭的心。近年來,我市在中考時採取按大區劃分考場的原則,按考生報考科類資訊,由電腦隨機生成考生所在考點、考場及座位號,這樣能最大限度避免人為干擾,保證公平公正。

“雖然按大區劃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仍存在一定的弊端,如目前包河區和濱湖新區為同一個大區,瑤海區與新站高新區為同一個大區。這樣有很多考生會隨機被分配在離家很遠的考場。”市政協委員石銀生說,廣大家長為了讓孩子有一個相對較好的考試環境,不得不就近住賓館,無形中加重了考生家庭的經濟負擔。即使不住,為了趕較長的路程,也會增加家長陪考成本和交通管理部門的管理難度,從而增加整個考試的社會成本。

石銀生建議,我市中考要進一步優化分區方案,將原大區進一步縮小,進一步減少考生應考距離。同樣,高考就近分區編排考點,減少對考生的額外干擾。要解決這些問題,須加快我市標準化考點建設,使得市內各方位的區域內都有符合設置考點的場所,保證對考生的公平公正。此外,為進一步維護考試的公正公平,可採取交換監考老師的方法,減少考生的移動距離。

“由於合肥七中、合肥十中離市區較遠,附近沒有相應的住宿條件,且目前尚沒有較好的公共交通方式抵達,建議不要在這兩所學校設立高、中考考場。”石銀生建議道。

這就奠定了建設合肥(新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基礎條件。

柏勁松委員建議,要借助“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機遇,謀劃建設合肥(新橋)自貿試驗區。合肥(新橋)自貿試驗區以產城一體化為建設理念,彙集商流、物流、資訊流、資金流、管道流、人才流,打造成我省特色工業品、農副產品等和服務貿易的對外貿易平臺。

合肥(新橋)自貿試驗區核心區建設,可以分為四期工程建設。其中,一期工程開發建設合肥新橋國際商品集散中心,二期工程將合肥新橋國際商品集散中心發展為合肥新橋國際貿易發展示範區,三期工程將新橋國際貿易發展示範區升級為合肥(新橋)自貿試驗區,四期工程推動合肥空港經濟示範區與合肥出口加工區、巢湖經濟技術開發區、阜陽壽縣產業園、蜀山電商園、合肥港二期和江淮運河蜀山港臨港經濟區、合肥綜合保稅區聯動升級,打造“安徽自由貿易區”。

合肥經開區首家“城市閱讀空間”

推廣全民閱讀聚力打造“書香合肥”

建議: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全民閱讀

合肥因閱讀而備受尊重,因閱讀而更加美麗。2017年,是合肥市“大湖名城、悅讀合肥”全民閱讀活動舉辦的第四個年頭,全市全民閱讀活動成效顯著,有目共睹。但必須看到,我市全民閱讀活動還存在意識不強,閱讀載體不多,從事閱讀推廣的人員偏少,城鄉差距明顯,一些縣(市)區開展力度還不夠大等問題。

市政協委員夏冬波提出,要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全民閱讀,聚力打造“書香合肥”。社會力量是指能夠參與、作用於社會發展的基本單元,包括自然人、法人,如社會組織、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非政府組織、黨群社團、非營利機構、企業等。社會力量發揮得好,對於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具有基礎性、決定性作用。在國內全民閱讀活動開展得好的先進地區,社會力量的作用越來越大。

如何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全民閱讀?夏冬波建議,要鼓勵和吸引社會力量建設全民閱讀公共設施,進一步調動社會力量投身全民閱讀事業,全面提升我市全民閱讀的高度、深度和廣度,多建城市閱讀空間、城市文化綜合體,一站式滿足市民多層次的文化需求。

“還要鼓勵和吸引社會力量提供全民閱讀公共服務,發揮領讀者、專家學者、大專院校、圖書發行部門、實體書店等作用,採取專業閱讀推廣人、社會名人、文化名家、讀書會、讀書沙龍、民間基金會、社會志願者服務等多種方式引領閱讀。”夏冬波建議,同時要鼓勵和支持公務員、教師、新聞出版工作者、大學生等加入閱讀推廣人隊伍,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書香合肥”滋潤“大湖名城”。

中國聲穀

加快推進大資料城市建設

建議:建立人才資料庫發出合肥大資料聲音

隨著資訊技術和人類生產生活交匯融合,互聯網快速普及,全球資料呈現爆發式增長、海量集聚的特點,對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國家管理、人民生活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2017年2月,我市明確提出到2020年,將建成市級大資料交易平臺並投入運行。2017年12月,合肥市大資料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發佈了《合肥市大資料產業發展白皮書(2017年)》,白皮書資料顯示,合肥市有大資料企業近700家,2017年營業收入超過800億元。大資料產業蓬勃發展,對人才建設提出了新要求。

“大資料產業發展離不開大資料人才。建議政府鼓勵企業和學校聯合辦學,校企聯合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合作開發相關課程與教學實踐專案,定向培養各類大資料人才。”市政協委員吳濤說,我市擁有豐富的科教資源,在大資料領域具有巨大人力資源潛力,要鼓勵大資料領頭企業挖掘與推廣典型技術人才,促進跨界融合和成果轉化。鼓勵大資料先進人物代表我市參與各類全國層面相關論壇組織,發出合肥大資料的聲音,以案例、人物、企業的有機組合,建立合肥的大資料品牌。

吳濤同時建議,建立我市大資料人才資料庫,統一人才規模口徑,定期更新,使資料人才庫精准可靠。梳理和建立行業專家基礎庫,邀請業內技術專家進行高層次分享,形成高層次人才交流機制。

“相比於北、上、杭、深乃至武漢、成都等地的技術業務沙龍,我市尚缺乏面向大資料產業從業者的基於技術和產品層面的微觀沙龍或論壇。”基於人才庫吳濤建議,引入細分領域人才積分機制,推動技術專題分享和技術學習的積極性,培育我市大資料技術群體生存發展的土壤。

醫養結合服務老人

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建議:加大護理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職業榮譽感

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催生了“醫養結合”型護理模式。如今,社會上各類高檔護理院不斷湧現,但離開了“人”這個根本因素,離開了高素質的護理人才隊伍,很難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滿意的服務。據調查分析,目前護士隊伍流動性極大,護工隊伍年齡結構不合理、素質不高,醫養結合型護理人才培養機制尚未建立,這些因素都影響了服務的水準和效率。

市政協委員李桂平提出,推動醫養結合事業的關鍵在於加強護理人才隊伍建設。“首當其衝的是要減輕醫養結合型機構負擔,提高護理人員工資待遇。”李桂平建議,可借鑒寧波市的做法,由政府整合社會捐助力量建設醫養結合型護理院,如果沒有了房屋租賃費用的負擔,或者對醫養結合型護理院進行房屋租賃補貼,合肥市醫養結合型機構能夠大幅度提高護理人員工資,護士、護工隊伍的穩定性能夠得到極大保障。

李桂平還建議,可建立醫養結合型護理人員的培訓機制,鼓勵各大院校和職業技術學院設置老年護理專業,培養專護人才,並在學校和養老機構設立實訓基地,暢通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內醫護人員間的流動機制。

“我們還可借鑒蘇州經驗,由政府設立‘醫養結合型養老護理崗位特殊津貼’,對於在政府准入的醫養結合型護理院工作的護士和護工,根據工作年限,給予每人每月適當特殊津貼,提高其職業榮譽感,鼓勵更多人投身老人護理工作。”李桂平建議道。

參加中考考生走出考場

推進中高考考場劃分更加科學有序

建議:進一步優化考場分區方案方便考生

中高考是學生學業生涯中的頭等大事,同樣牽動著社會上眾多家庭的心。近年來,我市在中考時採取按大區劃分考場的原則,按考生報考科類資訊,由電腦隨機生成考生所在考點、考場及座位號,這樣能最大限度避免人為干擾,保證公平公正。

“雖然按大區劃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仍存在一定的弊端,如目前包河區和濱湖新區為同一個大區,瑤海區與新站高新區為同一個大區。這樣有很多考生會隨機被分配在離家很遠的考場。”市政協委員石銀生說,廣大家長為了讓孩子有一個相對較好的考試環境,不得不就近住賓館,無形中加重了考生家庭的經濟負擔。即使不住,為了趕較長的路程,也會增加家長陪考成本和交通管理部門的管理難度,從而增加整個考試的社會成本。

石銀生建議,我市中考要進一步優化分區方案,將原大區進一步縮小,進一步減少考生應考距離。同樣,高考就近分區編排考點,減少對考生的額外干擾。要解決這些問題,須加快我市標準化考點建設,使得市內各方位的區域內都有符合設置考點的場所,保證對考生的公平公正。此外,為進一步維護考試的公正公平,可採取交換監考老師的方法,減少考生的移動距離。

“由於合肥七中、合肥十中離市區較遠,附近沒有相應的住宿條件,且目前尚沒有較好的公共交通方式抵達,建議不要在這兩所學校設立高、中考考場。”石銀生建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