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節投資指南:在10家頭部平臺賺10%收益難嗎

臨近年末,由於資金回籠因素的影響,各家P2P平臺希望通過加息活動增加客戶留存率以及降低資金流出率。

眾所周知,高收益與高安全性,猶如魚和熊掌,往往難以兼得,在收益與安全性中如何尋找最佳平衡點,便成了年底投資人眼中最關心的話題。而按全國網貸備案指導要求,P2P平臺應2018年6月底前完成備案。這意味著,備案已成為懸在很多平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因此,投資人把錢放在哪些平臺過節,投資期限多久,就成為一個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網貸天眼從平臺實力、交易規模、知名度相對靠前的10家平臺,對靈活性較高的短期標的(主要包括3個月和6個月的理財產品)收益、加息點位以及活動、還款方式、手續費等指標進行調研,對比展示如下:

統計結果發現,期限為6個月的理財產品加息後的平均收益率9.8%,

其中4家平臺在加息活動刺激下收益率超過10%,分別為廣信貸、理財範、團貸網(註冊領紅包)、永利寶。期限為3個月的理財產品加息後平均收益率為8.5%,超過半數平臺利率高於平均收益率。

在加息力度上,派息最高的平臺為永利寶,半年期產品加息4%,加息幅度較低的平臺為向上金服,投資人如果想要獲得加息券,一是起投金額高,另外一點是只有續投才能加息。

拋開平台近期的加息活動不計,網貸天眼通過計算10家平臺收益率發現,6個月產品平均收益率為8.65%,3個月產品平均收益率7.6%。從各家平臺收益率上看,投資短期產品預期收益較高的平臺當屬廣信貸,其次為理財範、團貸網,3家平臺6個月產品收益率均超過9%。

加息誠意多於套路?

從圖表中可以看到,3個月產品加息後收益率高於10%的平臺有廣信貸、短融網、團貸網,

平臺加息後收益分別為11.5%、9.4%、9%。6個月產品加息後年化收益率高於10%的平臺,分別為廣信貸、理財範、團貸網,永利寶,這些平臺加息範圍在0.5%-4%之間。

相比其他平臺,廣信貸6個月產品收益,即使不在加息時段內投資也可以獲得超過10%以上的收益。根據網貸天眼統計,截止2017年12月底,網貸行業平均綜合利率達9.56%,由此可見,廣信貸的收益明顯高於行業平均水準。單從收益率上看,如果年底給各家P2P平臺頒發證書,

廣信貸可以獲得“投資者滿意的收益平臺”獎項了。

此外,短融網、你我貸、微貸網、人人貸等4家平臺6個月期標的加息後的預期年化不足10%,其中人人貸最低僅7.8%。

這些派息平臺對投資金額未做過多要求,僅向上金服的加息力度較小,與另外9家平臺相比也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根據向上金服給出的加息規則,單筆投資金額達到1萬元以上加息0.3%。另外一款產品的加息方式為,當投資資金到期續投後加息0.5%,這種一邊給予投資人派息,一邊又將平臺利益捆綁在一起,便顯得有些過於精明和算計了。

從10家樣本平臺的6個月收益率發現,目前5家平臺半年期收益率最高不超過8%。2018年6月底,當網貸平臺備案完成後,行業將再次出現一波合併、轉型的平臺,在正常運營平臺的安全係數再次提高時,行業平均收益率也會繼續下降。

如何在收益與安全中尋找平衡點

加息活動自然帶動收益率上升,但風險仍不可忽視。細心的讀者已經留意到,在這些加息平臺產品清單裡來自同一類型----集合標。今年北京金融監管部門陸續對北京地區網貸平臺發出《事實認定整改通知書》,在整改過程中,集合標是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受此影響,集合標已經被多數平臺改為自動投標產品或工具,但其性質仍然是將幾十個或者上百個債權打包成一個標的發佈。當投資人投資集合標後,平臺會幫投資人的資金匹配到不同的債權項目上,這種一對多投資很容易將資金匹配到資產端,很少涉及投資人資金站崗現象。

由於一些平臺集合標透明度差,很多標的看不到債權資訊,因此,投資人也無法判斷債權風險。另外,這種集合標對專案資金用途沒有明確說明,資金去向也不得而知。除了底層資產、資金用途披露不清晰外,當資金到期後需要投資人手動通過債轉的方式退出,如果到期的資金未及時退出,便出現迴圈出借現象。

網貸天眼發現,這些樣本平臺披露的借款協定中,只有少數平臺披露的是投資人與借款人之間的借款協議,多數平臺的借款協定的甲乙雙方分別為投資人與平臺,而無從知曉借款人資訊,這可能是考慮短期理財資金匹配到長期性的資產後出現期限拆分與期限錯配問題。以某平臺自動投標專案為例,平臺披露的借款期限為90天,公佈的借款人的借款期限顯示為從3個月 -12個月不等,這就很容易造成期限錯配的風險,當期限錯配後,涉及的借款人A已經變成了後來的B或C,所以在借款合同中未涉及借款人資訊。

集合標多是以散標與債權轉讓標形式打包出售,加上這些集合標無論是在運營上還是推廣上都比散標付出的成本高,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集合標利率要比同期的散標利率低了,為了增加集合標的流動性,平臺加息活動一般會圍繞集合標展開。

最近,上海地區的網貸機構備案驗收指引已經落地,其中對撮合交易無法穿透到實際借款人、借款項目、或者出借人僅能獲取債權清單、未與借款人逐一簽訂電子合同的將無法通過備案。因此,對於投資人來說,投資前要仔細研究產品的合規與透明性,不要被一時的便利與活動所迷惑。

當投資資金到期續投後加息0.5%,這種一邊給予投資人派息,一邊又將平臺利益捆綁在一起,便顯得有些過於精明和算計了。

從10家樣本平臺的6個月收益率發現,目前5家平臺半年期收益率最高不超過8%。2018年6月底,當網貸平臺備案完成後,行業將再次出現一波合併、轉型的平臺,在正常運營平臺的安全係數再次提高時,行業平均收益率也會繼續下降。

如何在收益與安全中尋找平衡點

加息活動自然帶動收益率上升,但風險仍不可忽視。細心的讀者已經留意到,在這些加息平臺產品清單裡來自同一類型----集合標。今年北京金融監管部門陸續對北京地區網貸平臺發出《事實認定整改通知書》,在整改過程中,集合標是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受此影響,集合標已經被多數平臺改為自動投標產品或工具,但其性質仍然是將幾十個或者上百個債權打包成一個標的發佈。當投資人投資集合標後,平臺會幫投資人的資金匹配到不同的債權項目上,這種一對多投資很容易將資金匹配到資產端,很少涉及投資人資金站崗現象。

由於一些平臺集合標透明度差,很多標的看不到債權資訊,因此,投資人也無法判斷債權風險。另外,這種集合標對專案資金用途沒有明確說明,資金去向也不得而知。除了底層資產、資金用途披露不清晰外,當資金到期後需要投資人手動通過債轉的方式退出,如果到期的資金未及時退出,便出現迴圈出借現象。

網貸天眼發現,這些樣本平臺披露的借款協定中,只有少數平臺披露的是投資人與借款人之間的借款協議,多數平臺的借款協定的甲乙雙方分別為投資人與平臺,而無從知曉借款人資訊,這可能是考慮短期理財資金匹配到長期性的資產後出現期限拆分與期限錯配問題。以某平臺自動投標專案為例,平臺披露的借款期限為90天,公佈的借款人的借款期限顯示為從3個月 -12個月不等,這就很容易造成期限錯配的風險,當期限錯配後,涉及的借款人A已經變成了後來的B或C,所以在借款合同中未涉及借款人資訊。

集合標多是以散標與債權轉讓標形式打包出售,加上這些集合標無論是在運營上還是推廣上都比散標付出的成本高,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集合標利率要比同期的散標利率低了,為了增加集合標的流動性,平臺加息活動一般會圍繞集合標展開。

最近,上海地區的網貸機構備案驗收指引已經落地,其中對撮合交易無法穿透到實際借款人、借款項目、或者出借人僅能獲取債權清單、未與借款人逐一簽訂電子合同的將無法通過備案。因此,對於投資人來說,投資前要仔細研究產品的合規與透明性,不要被一時的便利與活動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