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湘潭:素質培訓圓了萬名農民就業創業夢

市農委組織的“植保飛防手”培訓課堂。

湘潭線上1月12日訊最近,

我們走訪或電話採訪了參加“2017年度湘潭市農民素質培訓萬人工程(現代農業新農民培訓工程)”的部分農民,他們都由衷感謝黨和政府出臺實施這樣的惠農政策。有了一技之長,他們不僅就業、創業更容易,而且收入更高、更穩定。特別是那些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感受更深。

家庭主婦成職業月嫂

湘鄉市白田鎮農婦楊聰華目前在離家僅幾百米遠的一戶人家當保姆,

幫忙照顧新生兒快半年了,月薪有2000多元。楊聰華說,她家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過去一家老小的開支全指望老實巴交的丈夫在外面打零工,經常入不敷出。她很想出去打工,但家裡上有老下有小,需要人照顧,抽不開身;也很想在家創業,但沒有技術、沒有資金,無從談起。自從2017年5月份她參加了湘鄉市農素辦組織的育嬰師培訓班、領到《育嬰師資格證書》後,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
農素辦與培訓機構提供了多條當月嫂、做保姆的就業資訊,她選定了就近的這一家。現在,她既能打工掙錢,又能兼顧家裡的老人和小孩,兩全其美;而且,她家也因此摘掉了“窮帽”。

與楊聰華同時參加育嬰師培訓的農婦還有育塅鄉的李敏、翻江鎮的胡賽花等人。目前,這兩個人分別在冷水江市、長沙市當月嫂,月薪5000多元。電話中,胡賽花高興地說,沒想到系統掌握育嬰技術後自己的身價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過去到附近茶場、菜園、果園打零工,僅60-80元一天,而且一年到頭做不了幾十天事,收入低微;如今,不斷有孕婦提前幾個月找她當月嫂,應接不暇。而且,很多人家希望她伺候完“月子”繼續留下來做保姆,但保姆的工資相對要低很多,所以她婉言拒絕了,專做月嫂。

養羊青年心更亮勁更足

湘潭縣分水鄉農民肖加強,因受母親遺傳因素影響,身高只有1.4米左右,

已過而立之年仍孑然一身。他的父親已年逾古稀,幹不了重活,瘦小的母親也只能勉強做點簡單的家務活。過去,一家三口靠種田維持生計,經濟十分拮据。肖加強曾多次外出打工掙錢,但由於身高原因,又無一技之長,故四處碰壁。縱然偶爾有人願意接納他,可是報酬極低。5年前,肖加強決定在家裡養羊創業,首批購進了10多隻羊羔。這些年來,雖然養羊規模逐漸擴大,收入也逐年遞增,
但終究因缺乏系統的專業技術指導,以及銷售管道不暢,總是達不到理想的效益。2017年,湘潭縣農素辦根據不同鄉鎮的自然條件、經濟發展特點、農戶意願等,因地制宜定方案、“土(本土種養殖專業成功人士)、洋(專家教授)結合”聘請講師,分別開展技能培訓,分水鄉專場的主題就是“黑山羊、安化黑豬養殖技術暨養殖產業抱團發展”。通過學習,肖加強不僅改變了放棄養殖黑山羊的打算,決定與周圍農戶合作經營,壯大黑山羊產業;還學會自製發酵飼料,餵養了40頭黑豬,立志打造當地“鄉村黑豬”特色品牌,發展黑豬產業。這一年,肖加強的收入不下10萬元,遠高於往年。“光靠苦幹不行,要技術指導,要市場訊息!”他深有體會地說。

肖加強等採訪物件,我們在年中培訓期間都曾見過面。他們的表情、他們的話語、他們的家庭收入情況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時候,他們擔心自己能不能學到一技之長、擔心能不能實現就業創業願望;而如今,他們都是欣喜地暢談一年來的新收穫,規劃來年的新打算,有的甚至從打工仔變成了小老闆。

民生實事專案提升農民素質

市農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農民素質培訓萬人工程(現代農業新農民培訓工程)是我市2017年重點民生實事專案之一,同時也是市委1號檔確定的年度“三農”工作10個重大活動之一。市直相關部門、各縣(市)區共培訓農民14794人次,完成目標任務的148%。

現代農業新農民培訓以培養“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農民隊伍為重點,以“實際、實用、實效”為原則,根據農民需求,突出當地特色產業發展,與農業現代經營、精准扶貧、美麗鄉村建設、湘蓮、檳榔、茶葉等特色農業發展相結合,與田園綜合體建設、農村金融、“互聯網+”等當前農業農村重點、熱點工作相結合。其中,湘鄉市立足提升農村留守婦女就業技能,在5月份舉辦育嬰師培訓,推出持證上崗育嬰師60餘人,其中50多人在長、株、潭等地持證就業,人均月薪達到4500元左右。韶山市作為我市唯一的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市),採取與農村淘寶相結合的方式培訓692人,其中581人獲得了職業認定證書。湘潭縣針對貧困戶開展養羊、養雞、養蜂、茶葉種植等專題培訓,並結合成功人士現場指導實訓,加快貧困戶脫貧步伐。雨湖區以姜佘現代農業示範園為主陣地,大力開展洪災過後的蔬菜生產培訓,幫助受災農戶及時恢復生產。

為切實搞好現代農業新農民培訓,市、各(市)區縣通過整合培訓機構、培訓資金等資源,建立了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統籌安排、產業帶動的培訓機制。採用教室課堂與田間地頭兩個課堂相結合,理論培訓與實訓操作相結合的形式。同時,發揮農民培訓田間學校、實習實訓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培訓主體(載體)作用,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了學員的學習熱情、參與性和互動性。其中,湘潭縣水稻栽培技術培訓中,將新型植保無人機操作技能培訓安排在田間進行,引導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購置無人植保機35架;並以梅林橋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為依託,結合設施蔬菜、水稻綠色高產創建、湘蓮等基地開展觀摩實訓,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返回湘潭線上首頁

決定與周圍農戶合作經營,壯大黑山羊產業;還學會自製發酵飼料,餵養了40頭黑豬,立志打造當地“鄉村黑豬”特色品牌,發展黑豬產業。這一年,肖加強的收入不下10萬元,遠高於往年。“光靠苦幹不行,要技術指導,要市場訊息!”他深有體會地說。

肖加強等採訪物件,我們在年中培訓期間都曾見過面。他們的表情、他們的話語、他們的家庭收入情況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時候,他們擔心自己能不能學到一技之長、擔心能不能實現就業創業願望;而如今,他們都是欣喜地暢談一年來的新收穫,規劃來年的新打算,有的甚至從打工仔變成了小老闆。

民生實事專案提升農民素質

市農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農民素質培訓萬人工程(現代農業新農民培訓工程)是我市2017年重點民生實事專案之一,同時也是市委1號檔確定的年度“三農”工作10個重大活動之一。市直相關部門、各縣(市)區共培訓農民14794人次,完成目標任務的148%。

現代農業新農民培訓以培養“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農民隊伍為重點,以“實際、實用、實效”為原則,根據農民需求,突出當地特色產業發展,與農業現代經營、精准扶貧、美麗鄉村建設、湘蓮、檳榔、茶葉等特色農業發展相結合,與田園綜合體建設、農村金融、“互聯網+”等當前農業農村重點、熱點工作相結合。其中,湘鄉市立足提升農村留守婦女就業技能,在5月份舉辦育嬰師培訓,推出持證上崗育嬰師60餘人,其中50多人在長、株、潭等地持證就業,人均月薪達到4500元左右。韶山市作為我市唯一的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市),採取與農村淘寶相結合的方式培訓692人,其中581人獲得了職業認定證書。湘潭縣針對貧困戶開展養羊、養雞、養蜂、茶葉種植等專題培訓,並結合成功人士現場指導實訓,加快貧困戶脫貧步伐。雨湖區以姜佘現代農業示範園為主陣地,大力開展洪災過後的蔬菜生產培訓,幫助受災農戶及時恢復生產。

為切實搞好現代農業新農民培訓,市、各(市)區縣通過整合培訓機構、培訓資金等資源,建立了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統籌安排、產業帶動的培訓機制。採用教室課堂與田間地頭兩個課堂相結合,理論培訓與實訓操作相結合的形式。同時,發揮農民培訓田間學校、實習實訓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培訓主體(載體)作用,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了學員的學習熱情、參與性和互動性。其中,湘潭縣水稻栽培技術培訓中,將新型植保無人機操作技能培訓安排在田間進行,引導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購置無人植保機35架;並以梅林橋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為依託,結合設施蔬菜、水稻綠色高產創建、湘蓮等基地開展觀摩實訓,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返回湘潭線上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