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家衛計委公佈抗流感病毒藥物!奧司他韋(達菲)等最有效

全國流感監測結果顯示,今冬流感樣病例就診百分比高於過去三年同期水準。昨天,國家衛計委發佈《流行性☆禁☆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並公佈一批抗流感病毒推薦藥物。這是流感診療方案時隔七年的首次更新。

新方案明確,發病48小時內,抗病毒治療效果最佳,奧司他韋、連花清瘟膠囊等入選推薦藥物。

發病48小時內抗病毒治療最佳

新方案明確抗流感病毒治療時機,即發病48小時內進行抗病毒治療可減少流感併發症、降低住院患者的病死率、縮短住院時間,

發病時間超過48小時的重症患者依然能從抗病毒治療中獲益。

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應儘早(發病48小時內)給予抗流感病毒治療,不必等待病毒檢測結果;

如果發病時間超過48小時,症狀無改善或呈惡化傾向時也應進行抗流感病毒治療。

無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發病時間不足48小時,為縮短病程、減少併發症也可以抗病毒治療。

新方案明確藥物使用範圍

對比新舊兩版方案,新版方案在抗流感病毒推薦藥物方面進一步明確了藥物使用範圍。

抗流感病毒藥物,只推薦神經氨酸酶抑制劑(NAI),對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包括奧司他韋(達菲)、紮那米韋、帕拉米韋。

舊版方案中曾被推薦的離子通道M2阻滯劑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新方案稱該藥僅對甲型流感病毒有效,但目前監測資料顯示甲型流感病毒對其耐藥,不建議使用。

在中醫輕症辨證治療方案中,針對“風熱犯衛”患者,推薦了疏風解表、清熱解毒類的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清開靈顆粒(口服液)、疏風解毒膠囊,

以及銀翹解毒類、桑菊感冒類等常用中成藥。其中兒童可選兒童抗感顆粒、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等;

針對“熱毒襲肺”患者,則推薦了清熱解毒、宣肺止咳類藥物,如連花清瘟膠囊、銀黃類製劑、蓮花清熱類製劑等。兒童可選小兒肺熱咳喘顆粒(口服液)、小兒咳喘靈顆粒(口服液)、羚羊角粉沖服。

抗病毒藥物供應充足

針對一些醫院在流感高峰期開不到相關抗病毒藥品的情況,國家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說,我國抗病毒藥物的供應保障充足,現已要求全國醫療機構緊急採取臨時採購措施,保障抗病毒藥物供應。同時該負責人還說,包括奧司他韋(達菲),紮那米韋吸入粉霧劑,以及重症流感患者使用的、可靜脈治療的帕拉米韋等藥物,其生產已全部實現國產化。

藥物預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種

依據方案,藥物預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種,只能作為沒有接種疫苗或接種疫苗後尚未獲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緊急臨時預防措施。

專家:未發現流感病毒變異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關專家指出,今年冬季我國整體的流感流行水準明顯高於往年,是近幾年來流感流行最為嚴重的一次,且仍可能繼續流行一段時間。如果出現持續高熱、伴有劇烈咳嗽、呼吸困難等重症傾向,應及時就診。普通感冒一般體溫不超過38℃,沒有高熱,也不覺得肌肉酸痛,可在家休息或對症治療。

病毒是否發現新變種?

一些患者反映,此次流感病程漫長,遲遲不見好轉,有民眾質疑流感病毒出現了變種。

專家:今年我國整體的流感流行水準明顯高於往年,是近幾年來流感流行最為嚴重的一次。我國流感病毒監測結果顯示,今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未發現影響流感病毒傳播力、疾病嚴重性和耐藥性的變異。

班級集體流感中招?

廣東省近期流感集中暴發場所都在學校,且以小學為主,其中廣州天河區一小學流感暴發,最多的一個班級就有近20人疑似感染流感。

專家:幼稚園、學校要落實晨午檢制度,出現聚集性疫情時,學校應儘早對患兒採取隔離措施,建議患兒居家休息,避免其與班級內其他同學接觸,減少疾病傳播。當家長帶有流感症狀的患兒去醫院就診時,應同時做好患兒及自身的防護(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大醫院掛不上號?

一些家長由於擔心,孩子一發燒就著急去三甲醫院掛急診,導致一些三甲醫院兒科急診量劇增,往往排好幾個小時隊才能就診,有的孩子甚至沒等到看上病就燒到抽搐暈厥。

專家:急診通道應該優先讓給急症患者使用。流感和普通感冒是有區別的。流感多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發,與季節相關,北半球通常在每年10月至次年5月間流行,2月為高峰。流感的全身症狀出現較快,比普通感冒重。一般出現突發高熱、咳嗽、寒顫、嚴重的疼痛或胸部不適,還可能引發嚴重健康問題,如肺炎、細菌感染等併發症。5歲以下兒童(尤其是2歲以下嬰幼兒),易於發生嚴重併發症。因而一旦出現持續高熱、伴有劇烈咳嗽、呼吸困難、神志改變、嚴重嘔吐與腹瀉等重症傾向,應及時就診,並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病毒藥物。

而普通感冒與季節無關,全年均可發病,症狀包括打噴嚏、流鼻涕,很少發熱和寒顫,乏力症狀不明顯,通常不引起嚴重的健康問題。沒有高熱,也不覺得肌肉酸痛,可在家休息或對症治療。

流感高發季,口罩戴起來

目前北京乃至全國正處於流感高發期,

而在醫院、公交、地鐵、火車站等公共場所,

戴口罩的人並不多,

交叉感染的風險很高!

北京朝陽醫院感染與臨床微生物科醫生表示,在流感高發季,除接種流感疫苗外,降低被感染風險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戴口罩。

市疾控中心表示,

從事服務行業的人群,包括醫務人員、餐館服務員、公車或計程車司機、商場或娛樂場所的工作人員等,都屬於流感高危人群,建議接種流感疫苗,建議戴口罩,及時洗手,咳嗽、打噴嚏時應用紙巾等遮掩口鼻,避免飛沫傳播。身處這些公共場所,人們應該佩戴口罩,降低被病毒感染的風險。

戴口罩其實也很講究

有些人覺得戴口罩不好呼吸,戴幾分鐘,就要“透透氣”。專家表示,這樣和不戴效果差不多。口罩摘下後,也應該保存好,否則內層沾染病原體,再次使用時容易污染鼻腔及口腔。

處於流感散發流行季節時,在機場、地鐵、火車站、電影院、商場等相對密閉的公共環境中,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應主動佩戴口罩減少病毒向周圍擴散。

在流感流行季節,健康人在進入人口密度集中區域應佩戴口罩,防止他人打噴嚏、咳嗽排出的病毒,避免受污染的手接觸自己的口鼻引起疾病傳播。

如何選口罩?

目前市面上常可以買到的口罩類型包括棉布口罩、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

一般棉布口罩:基本不具備預防傳染病的作用,但有一定的防塵保暖效果。

醫用外科口罩:透氣性好、阻塵、阻水、質輕,可避免噴濺的液體與噴霧接觸到口腔和鼻腔,是最常用的一類防護口罩。

N95口罩:

包合面部最緊密理想,可有效阻止病原體和空氣中的致病顆粒進入呼吸道和鼻腔,防病效果、防霧霾效果均優於醫用外科口罩;

缺點是佩戴時透氣性差,呼吸阻力較大,不建議孕婦或患慢性呼吸道、心血管疾病患者佩戴,也不適合長時間佩戴。

其生產已全部實現國產化。

藥物預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種

依據方案,藥物預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種,只能作為沒有接種疫苗或接種疫苗後尚未獲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緊急臨時預防措施。

專家:未發現流感病毒變異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關專家指出,今年冬季我國整體的流感流行水準明顯高於往年,是近幾年來流感流行最為嚴重的一次,且仍可能繼續流行一段時間。如果出現持續高熱、伴有劇烈咳嗽、呼吸困難等重症傾向,應及時就診。普通感冒一般體溫不超過38℃,沒有高熱,也不覺得肌肉酸痛,可在家休息或對症治療。

病毒是否發現新變種?

一些患者反映,此次流感病程漫長,遲遲不見好轉,有民眾質疑流感病毒出現了變種。

專家:今年我國整體的流感流行水準明顯高於往年,是近幾年來流感流行最為嚴重的一次。我國流感病毒監測結果顯示,今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未發現影響流感病毒傳播力、疾病嚴重性和耐藥性的變異。

班級集體流感中招?

廣東省近期流感集中暴發場所都在學校,且以小學為主,其中廣州天河區一小學流感暴發,最多的一個班級就有近20人疑似感染流感。

專家:幼稚園、學校要落實晨午檢制度,出現聚集性疫情時,學校應儘早對患兒採取隔離措施,建議患兒居家休息,避免其與班級內其他同學接觸,減少疾病傳播。當家長帶有流感症狀的患兒去醫院就診時,應同時做好患兒及自身的防護(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大醫院掛不上號?

一些家長由於擔心,孩子一發燒就著急去三甲醫院掛急診,導致一些三甲醫院兒科急診量劇增,往往排好幾個小時隊才能就診,有的孩子甚至沒等到看上病就燒到抽搐暈厥。

專家:急診通道應該優先讓給急症患者使用。流感和普通感冒是有區別的。流感多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發,與季節相關,北半球通常在每年10月至次年5月間流行,2月為高峰。流感的全身症狀出現較快,比普通感冒重。一般出現突發高熱、咳嗽、寒顫、嚴重的疼痛或胸部不適,還可能引發嚴重健康問題,如肺炎、細菌感染等併發症。5歲以下兒童(尤其是2歲以下嬰幼兒),易於發生嚴重併發症。因而一旦出現持續高熱、伴有劇烈咳嗽、呼吸困難、神志改變、嚴重嘔吐與腹瀉等重症傾向,應及時就診,並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病毒藥物。

而普通感冒與季節無關,全年均可發病,症狀包括打噴嚏、流鼻涕,很少發熱和寒顫,乏力症狀不明顯,通常不引起嚴重的健康問題。沒有高熱,也不覺得肌肉酸痛,可在家休息或對症治療。

流感高發季,口罩戴起來

目前北京乃至全國正處於流感高發期,

而在醫院、公交、地鐵、火車站等公共場所,

戴口罩的人並不多,

交叉感染的風險很高!

北京朝陽醫院感染與臨床微生物科醫生表示,在流感高發季,除接種流感疫苗外,降低被感染風險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戴口罩。

市疾控中心表示,

從事服務行業的人群,包括醫務人員、餐館服務員、公車或計程車司機、商場或娛樂場所的工作人員等,都屬於流感高危人群,建議接種流感疫苗,建議戴口罩,及時洗手,咳嗽、打噴嚏時應用紙巾等遮掩口鼻,避免飛沫傳播。身處這些公共場所,人們應該佩戴口罩,降低被病毒感染的風險。

戴口罩其實也很講究

有些人覺得戴口罩不好呼吸,戴幾分鐘,就要“透透氣”。專家表示,這樣和不戴效果差不多。口罩摘下後,也應該保存好,否則內層沾染病原體,再次使用時容易污染鼻腔及口腔。

處於流感散發流行季節時,在機場、地鐵、火車站、電影院、商場等相對密閉的公共環境中,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應主動佩戴口罩減少病毒向周圍擴散。

在流感流行季節,健康人在進入人口密度集中區域應佩戴口罩,防止他人打噴嚏、咳嗽排出的病毒,避免受污染的手接觸自己的口鼻引起疾病傳播。

如何選口罩?

目前市面上常可以買到的口罩類型包括棉布口罩、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

一般棉布口罩:基本不具備預防傳染病的作用,但有一定的防塵保暖效果。

醫用外科口罩:透氣性好、阻塵、阻水、質輕,可避免噴濺的液體與噴霧接觸到口腔和鼻腔,是最常用的一類防護口罩。

N95口罩:

包合面部最緊密理想,可有效阻止病原體和空氣中的致病顆粒進入呼吸道和鼻腔,防病效果、防霧霾效果均優於醫用外科口罩;

缺點是佩戴時透氣性差,呼吸阻力較大,不建議孕婦或患慢性呼吸道、心血管疾病患者佩戴,也不適合長時間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