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專訪李鴻其:信任我,每個角色都是當時最好的我

不會打鼓的哲學系少年當不了演員。

《縫紉機樂隊》這個名字就很怪,樂隊組合男女老少就更怪,而在這個奇怪的樂隊組合中,竟然有一個瘦瘦的少年憑藉炸裂的鼓技脫穎而出。

很多看過電影的人都在問“那個打鼓打的超好超撩人的男生,他叫什麼?”後來在大鵬導演的訪談中,我們知道了這個飾演“炸藥”的新人演員名叫李鴻其。他不僅真的會打鼓,而且憑藉自己主演的第一部劇情片就獲得了金馬獎最佳新人獎,有點厲害呦。

時代變遷 人性永恆

天才演員 精彩可期

再次見到李鴻其,是在新電影《解憂雜貨店》的發佈會上,這個年輕人在2015年拿完金馬獎後,時隔兩年我們才看到了他的下一部作品。但是從2017年開始,李鴻其開始持續發力,先是已經上映的《縫紉機樂隊》、《解憂雜貨店》,還有接下來將要上映的《幸福城市》、《地球最後的夜晚》、《寶貝》,這個少年逐漸開始展露自己的光芒。

採訪前,鴻其的團隊就說不用擔心,他還蠻能說的。不過,每一個走紅的新人,面對重複又重複的採訪問題難道不會膩嗎?事實證明我有點多慮,雖然可能是曾經被問過的口水話題,但是你仍然會感受到他的真誠,幾乎每個問題他都會認真思考後才會回答,還會反問,“你說的是這個意思嗎?你想問的是這個方向嗎?”看到這個少年認真思考時眼眸中的光,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少年未來將會精彩可期。

不能免俗,我們的第一個問題自然先問對於飾演《解憂雜貨店》中的秦朗這樣一個93年的小城音樂人有沒有碰到困難。他蹙眉想了一會兒,回答說,“其實重點不是93年的問題(李鴻其在電影中扮演1993年北漂追夢的音樂人秦朗),重點其實在我,在於我相信不相信93年,

在於我是不是瞭解四合院,是不是瞭解那個時代的錄音棚,是不是認同那個時代的服裝,甚至是認不認同秦朗的一頭長髮。不論是90年代、80年代、70年代,大家難過就是會哭,開心就是會笑,餓了還是會吃。所以說93年不是時空問題,而是認同問題,如果我自己都不認同秦朗的一頭長髮,那我演起來一定很痛苦。”

電影就是螞蟻爬過每個人心中的感覺

讓李鴻其獲得金馬獎項的”老鼠”在影片中一直在玩一隻螞蟻,甚至是一直盯著它半天不動。在金馬獎頒獎的後臺,鄧超看見他就說電影我沒看完,但是那個螞蟻在你手上爬很有意思,很有感覺,這就夠了。

問到電影對於鴻其來說是什麼,他舉了那只爬過手上的螞蟻做例子。“我想說的是電影就如同那只螞蟻,每個人看到的都不一樣。它只是把我們表演的那個過程記錄下來,畫面展現出來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感覺,這就足夠了。仿佛夜晚觀星,有人想到宇宙,感受到世界之大和人的渺小、有的人感到孤獨、有人想到遠方的人會有些難過,當然也有人想到——冷。”

哈哈,這個笑話真的有點冷。

我站在我扮演的角色背後

雖然演過的角色並沒有很多,但是已經有人稱李鴻其為“天才演員”。“什麼是天才演員?”與其說李鴻其在反問我們,毋寧說他在和自己對話。在他取得金馬獎之後,又跑回去學校念書,讀得還是很冷門的哲學。所以當我們問到你要如何詮釋你所扮演的角色時,李鴻其給了非常有趣的回答。

“當一個演員,你要全然地憐憫你所扮演的角色,你去接受它(角色),你要與它(角色)站在一起,看看在它(角色)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你願不願意支持它(角色)。在它(角色)當你願意時,你願意(扮)演它(角色),它就是你,你就是它,你會永遠陪在它身邊。你會和它一起學習,一起去看見很多事情。舉個例子,如果你看見你的朋友碰到了難過的事情,那你是不是也會難過。你覺得他好可憐,那你會不會很自然地想要去幫他?當你達到了這個自然而然的狀態,那麼也就和角色達成了一致。打開心防,讓角色進入你。我其實一直站在我所扮演的角色背後。”

果然是哲學系少年。

好演員需要交付自己

天才的秘訣是信任

那麼讓我們的問題再深入一點,我們討論了什麼是演員,我們談到了如何詮釋角色,那麼鴻其心目中“好演員”的標準又是什麼呢?

又是舉個例子。這個少年是有多喜歡舉例子。問到什麼是好演員,他談起自己曾經演過的一場戲,一場哭戲,幾乎哭到胃痙攣。“但是你從導演的鏡頭裡你看不到胃痙攣,你看不到,沒有效果。”他重複了好幾次,甚至不自覺地皺起了眉頭。從那個時候,他知道了自己內心的感受和鏡頭裡看到的表現之間的差距。

“我覺得做一個好的演員需要的就是信任。信任導演、信任編劇、信任攝影師。你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沒有對錯,也沒有好壞,你要相信導演,相信角色。沒有誰演得好或演得不好,為什麼每個人看電影的反應都不同,那是因為每個人都會看到角色在自己內心的投射。”(哦好深奧,果然這個人大學時候是學哲學的。)

“如果你有看過我之前的電影,你一定會發現我每個角色都不同,我想要演那種不同的角色,我會全然換掉我的氣質,無論是眼神,還是講話方式,甚至是我的眉頭、眉心眉毛乃至我的聲音使用的方式,我會全部換掉,這對我來說是我最想嘗試的。”

哲學即生活

給你每個時段最好的我

不知道是不是學哲學的緣故,和鴻其的對談總有點禪機在裡面,“我覺得大家現在對演員的認識有一點點偏” 說到這個問題他稍稍有點激動,“大家總覺得演員是個可以消費的事物,其實不是啊,演員就是演員啊。如果演得不好,那就去繼續磨煉啊,(突然有點明白了為什麼在拿到金馬之後,他選擇了回去念書這條路。)如果畫家畫的不夠好,舞蹈家跳的不夠美,那就繼續修煉啊。”

“對我來說,第一個角色僅僅憑著熱愛電影這四個字,居然就獲了獎,好團隊、好導演,是的我很幸運。有的人喜歡炸藥、有的人喜歡秦朗、有的人喜歡老鼠,但這不夠,我需要回歸到我自己。我需要學習、需要淬煉,需要去找尋電影裡的自己。我能保證的是,你所看到的那個角色一定是我那個時候最好的表現。我這麼努力都是為了給你彼時彼刻最好的我。”

這樣認真的男孩值得期待。

李鴻其·專訪

捕娛:對於《解憂雜貨店》裡面秦朗這個角色是怎麼理解的?

李鴻其:秦朗這個角色是1993年北漂的音樂人,他為了夢想、為了想要發唱片來到了北京,當然這個過程中不是那麼順利,因為在1993年不像我們現在有新媒體、有一個音樂平臺,或者是很好讓別人看見你夠好就可以。但是現在已經不一樣了,在那個時代是非常辛苦的。

我覺得很多人問我一個問題就是說1993年你到底是怎麼演的?其實你有沒有想過一件事情,就是不論是1990年、1980、1970年,大家難過時就會哭,餓了就是會吃,那其實人是不是回到了一個本性,它其實是已經不是時空問題了,我覺得是這樣的。

捕娛:你覺得成為一個好演員需要哪些素質?

李鴻其:第一個就是我必須要相信角色。就像我前面所說的,我必須要很愛這個角色,我覺得他好可憐,就像我們看到一個身旁人好可憐,我的朋友好可憐,我真的會想幫他,是吧?很自然的,那同樣的你演這個角色,你就會覺得說你想要跟他站在一起,然後一起去學習,一起去看見很多事情。

第二個是我覺得基本的像我彈吉他、自彈自唱這些東西都是要必須練技巧性的東西。因為一個演員就像是歌手,歌手就會上臺唱歌,而不是上臺不會唱歌,我覺得演員就是這樣的。

捕娛:在你出演過的電影裡面,你最喜歡的是哪個角色?

李鴻其:我現在演總共有六部電影,還有三部沒上。因為可能都比較偏向于作者電影。我最喜歡演的一個角色是何蔚庭導演的《幸福城市》裡面的。因為那個戲我只演20天,一方面是底片拍,我覺得一個演員生於數字時代、沒拍過底片是一件很可惜的事。以前都看了很多法國電影、美國電影、好萊塢電影什麼都是用底片拍那個質感。今天有幸用到底片拍,這對我來說是非常幸運。

第二個當然底片並不是像數字是可以隨時刪的,它有一個時間,一卷就可能拍幾分鐘,所以你要在某一種精准下達成一個技巧,這對我來說是一個練功。

第三個是我大概花了將近半年多的時間在準備20天的角色,一個晚上的故事,所以對於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精彩的、最喜歡的一個角色。

捕娛:你還想嘗試哪些更大膽的造型?

李鴻其:我覺得主要就是一些眼神的調整。我其實最想演什麼你知道嗎?我想演類似24個比利。對於我來說會全然換掉那個氣質,如果你有看過我過去的三部電影,你就會發現我把我的氣質全部做改變,不論是眼神、眉頭、眉心、眉毛、講話方式或者聲音使用的方式全部做改變,這對於我來說我是想要嘗試的。

問到電影對於鴻其來說是什麼,他舉了那只爬過手上的螞蟻做例子。“我想說的是電影就如同那只螞蟻,每個人看到的都不一樣。它只是把我們表演的那個過程記錄下來,畫面展現出來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感覺,這就足夠了。仿佛夜晚觀星,有人想到宇宙,感受到世界之大和人的渺小、有的人感到孤獨、有人想到遠方的人會有些難過,當然也有人想到——冷。”

哈哈,這個笑話真的有點冷。

我站在我扮演的角色背後

雖然演過的角色並沒有很多,但是已經有人稱李鴻其為“天才演員”。“什麼是天才演員?”與其說李鴻其在反問我們,毋寧說他在和自己對話。在他取得金馬獎之後,又跑回去學校念書,讀得還是很冷門的哲學。所以當我們問到你要如何詮釋你所扮演的角色時,李鴻其給了非常有趣的回答。

“當一個演員,你要全然地憐憫你所扮演的角色,你去接受它(角色),你要與它(角色)站在一起,看看在它(角色)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你願不願意支持它(角色)。在它(角色)當你願意時,你願意(扮)演它(角色),它就是你,你就是它,你會永遠陪在它身邊。你會和它一起學習,一起去看見很多事情。舉個例子,如果你看見你的朋友碰到了難過的事情,那你是不是也會難過。你覺得他好可憐,那你會不會很自然地想要去幫他?當你達到了這個自然而然的狀態,那麼也就和角色達成了一致。打開心防,讓角色進入你。我其實一直站在我所扮演的角色背後。”

果然是哲學系少年。

好演員需要交付自己

天才的秘訣是信任

那麼讓我們的問題再深入一點,我們討論了什麼是演員,我們談到了如何詮釋角色,那麼鴻其心目中“好演員”的標準又是什麼呢?

又是舉個例子。這個少年是有多喜歡舉例子。問到什麼是好演員,他談起自己曾經演過的一場戲,一場哭戲,幾乎哭到胃痙攣。“但是你從導演的鏡頭裡你看不到胃痙攣,你看不到,沒有效果。”他重複了好幾次,甚至不自覺地皺起了眉頭。從那個時候,他知道了自己內心的感受和鏡頭裡看到的表現之間的差距。

“我覺得做一個好的演員需要的就是信任。信任導演、信任編劇、信任攝影師。你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沒有對錯,也沒有好壞,你要相信導演,相信角色。沒有誰演得好或演得不好,為什麼每個人看電影的反應都不同,那是因為每個人都會看到角色在自己內心的投射。”(哦好深奧,果然這個人大學時候是學哲學的。)

“如果你有看過我之前的電影,你一定會發現我每個角色都不同,我想要演那種不同的角色,我會全然換掉我的氣質,無論是眼神,還是講話方式,甚至是我的眉頭、眉心眉毛乃至我的聲音使用的方式,我會全部換掉,這對我來說是我最想嘗試的。”

哲學即生活

給你每個時段最好的我

不知道是不是學哲學的緣故,和鴻其的對談總有點禪機在裡面,“我覺得大家現在對演員的認識有一點點偏” 說到這個問題他稍稍有點激動,“大家總覺得演員是個可以消費的事物,其實不是啊,演員就是演員啊。如果演得不好,那就去繼續磨煉啊,(突然有點明白了為什麼在拿到金馬之後,他選擇了回去念書這條路。)如果畫家畫的不夠好,舞蹈家跳的不夠美,那就繼續修煉啊。”

“對我來說,第一個角色僅僅憑著熱愛電影這四個字,居然就獲了獎,好團隊、好導演,是的我很幸運。有的人喜歡炸藥、有的人喜歡秦朗、有的人喜歡老鼠,但這不夠,我需要回歸到我自己。我需要學習、需要淬煉,需要去找尋電影裡的自己。我能保證的是,你所看到的那個角色一定是我那個時候最好的表現。我這麼努力都是為了給你彼時彼刻最好的我。”

這樣認真的男孩值得期待。

李鴻其·專訪

捕娛:對於《解憂雜貨店》裡面秦朗這個角色是怎麼理解的?

李鴻其:秦朗這個角色是1993年北漂的音樂人,他為了夢想、為了想要發唱片來到了北京,當然這個過程中不是那麼順利,因為在1993年不像我們現在有新媒體、有一個音樂平臺,或者是很好讓別人看見你夠好就可以。但是現在已經不一樣了,在那個時代是非常辛苦的。

我覺得很多人問我一個問題就是說1993年你到底是怎麼演的?其實你有沒有想過一件事情,就是不論是1990年、1980、1970年,大家難過時就會哭,餓了就是會吃,那其實人是不是回到了一個本性,它其實是已經不是時空問題了,我覺得是這樣的。

捕娛:你覺得成為一個好演員需要哪些素質?

李鴻其:第一個就是我必須要相信角色。就像我前面所說的,我必須要很愛這個角色,我覺得他好可憐,就像我們看到一個身旁人好可憐,我的朋友好可憐,我真的會想幫他,是吧?很自然的,那同樣的你演這個角色,你就會覺得說你想要跟他站在一起,然後一起去學習,一起去看見很多事情。

第二個是我覺得基本的像我彈吉他、自彈自唱這些東西都是要必須練技巧性的東西。因為一個演員就像是歌手,歌手就會上臺唱歌,而不是上臺不會唱歌,我覺得演員就是這樣的。

捕娛:在你出演過的電影裡面,你最喜歡的是哪個角色?

李鴻其:我現在演總共有六部電影,還有三部沒上。因為可能都比較偏向于作者電影。我最喜歡演的一個角色是何蔚庭導演的《幸福城市》裡面的。因為那個戲我只演20天,一方面是底片拍,我覺得一個演員生於數字時代、沒拍過底片是一件很可惜的事。以前都看了很多法國電影、美國電影、好萊塢電影什麼都是用底片拍那個質感。今天有幸用到底片拍,這對我來說是非常幸運。

第二個當然底片並不是像數字是可以隨時刪的,它有一個時間,一卷就可能拍幾分鐘,所以你要在某一種精准下達成一個技巧,這對我來說是一個練功。

第三個是我大概花了將近半年多的時間在準備20天的角色,一個晚上的故事,所以對於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精彩的、最喜歡的一個角色。

捕娛:你還想嘗試哪些更大膽的造型?

李鴻其:我覺得主要就是一些眼神的調整。我其實最想演什麼你知道嗎?我想演類似24個比利。對於我來說會全然換掉那個氣質,如果你有看過我過去的三部電影,你就會發現我把我的氣質全部做改變,不論是眼神、眉頭、眉心、眉毛、講話方式或者聲音使用的方式全部做改變,這對於我來說我是想要嘗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