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面朝超級用戶,才能春暖花開

文/于曉松發佈於2天前閱讀1733評論0喜歡0

閱讀1733

標籤:

用戶運營用戶思維

諸葛君選擇了“羅胖”,今年的主題為“中國式機會”,以“一秒到千年”為時間線索,通過“動車組腦洞到樞紐腦洞”六大腦洞,

回答了六個問題,回應了六種焦慮,在六個腦洞中得出了六種“中國式機會”。今天“以用戶為中心”的諸葛君分享一些關於“超級用戶思維”的看法和解讀。

一、流量思維 vs 用戶思維

羅振宇說:過去,我們提到商業,腦子裡蹦出來的第一個詞,是“競爭”。而現在,

你還來不及擺好姿勢和競爭對手廝殺,用戶就已經變成了另一個物種了。過去商業世界的主題是和對手競爭;未來商業世界的主題是追趕上使用者。

從短視頻到共用經濟,從BAT+J到知識付費等,商業打法從流量思維轉到超級用戶思維。“超級使用者”模式的真正著眼點是“關係”,超級使用者思維不止是盈利模式的變化,本質上還是一種商業文化的反覆運算。

過去是流量“伊甸園”時代,

線上要流量,線下門店也要流量,但隨著流量越來越貴、越來越枯竭,我們必須走出伊甸園,從“狩獵採集時代(從流量中獲取)”到“農耕時代”去。從流量思維到超級用戶思維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更加關心有多少“超級用戶”。

二、資料模型和資料分析中的“使用者思維”

我們都知道,過去的資料模型是基於設備,無論一台設備上活躍的幾個帳戶,都會歸結為這台設備,今天有多少人活躍和新增,

也都基於設備,但是,以使用者為中心則需要回歸到設備背後的使用者,一台設備上有2個帳戶,不同帳戶下的行為應該歸為不同的帳戶,一個帳戶有多台設備,雖然所有設備都活躍了,但只能記為一個活躍使用者,所有設備上的行為也都應該歸為這個帳戶。在諸葛資料模型中,我們率先採用了UTSE(用戶、觸點、會話、事件)四要素模型。

在分析中,最重要的是人群細分思維,

更關注個體或是某一群體,這幾乎可以認為是以用戶為中心的核心思維,你需要基於不同階段提供的不同產品或服務(比如行銷創意、提供的商品和服務以及特定的活動)的特性面向更加細分的人群,以此來“討好”你的用戶,以他的需求和感受為中心。在分析過程中,你會用好看的圖表和工具呈現出各種結果,但對資料的解讀需要回歸到數位背後的人,人的需求、以及當下的情感,
以此來指導產品反覆運算和運營策略。

三、企業的使命是創造並留住顧客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說,企業的使命是創造並留住顧客,現在,到了創造並獲取用戶價值比獲取流量更重要的時代,不必擔心沒有新用戶,因為口碑自會帶來更多新用戶。

比起獲取新使用者,留住老客戶相對更容易些,畢竟你知道老用戶的脾氣秉性,購物偏好,消費頻率,比如:該用戶(群)是每月平均登錄頻次是3次,客單價50-80元/單,屬於價格敏感型,那麼,即可有針對性的時不時的進行小小的刺激。

也就是說,只有準確把握了用戶(群)行為的特徵,才能實現精准行銷,將使用者價值歸類,根據使用者不同行為資料確定不同的標籤,根據標籤制定有針對性的行銷方案,下面我們以某金融類產品的“積分/紅包運營”策略為例來說明。

基於產品來訪使用者的行為資料,從新使用者引導註冊、投資門檻較低產品的推薦、投資門檻較高產品的推薦,從投資筆數的行銷到老用戶的二次行銷等環節,可建立出一套圍繞用戶全生命週期的積分/紅包運營行銷體系,以提高用戶的轉化和留存。

總的來說,第一個是用戶拉新,第二個是轉化與啟動,第三個是複購/持續複購行銷,每一層都是環環緊扣的,一步步引導使用者與產品發生更深度的“關係”,圍繞用戶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通過精准行銷方案和積分體系將用戶培養成“優質的超級用戶”。

這是一個用戶全面崛起的時代,只有面向超級用戶,才能春暖花開,經營好與超級用戶間的關係,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傳遞產品價值,讓使用者以你為榮,與用戶共同成長。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瞭解用戶的基礎是科學的使用者行為資料獲取模型,通過真實還原使用者行為構建用戶畫像,不斷激勵使用者在產品內的價值躍遷,持續滿足超級用戶的需求,持續挖掘超級用戶的價值,最終實現商業價值的高效增長。

微信公眾號:諸葛io(ID:zhugeio1)

本文由 @於曉松 原創發佈於產品壹佰,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比如:該用戶(群)是每月平均登錄頻次是3次,客單價50-80元/單,屬於價格敏感型,那麼,即可有針對性的時不時的進行小小的刺激。

也就是說,只有準確把握了用戶(群)行為的特徵,才能實現精准行銷,將使用者價值歸類,根據使用者不同行為資料確定不同的標籤,根據標籤制定有針對性的行銷方案,下面我們以某金融類產品的“積分/紅包運營”策略為例來說明。

基於產品來訪使用者的行為資料,從新使用者引導註冊、投資門檻較低產品的推薦、投資門檻較高產品的推薦,從投資筆數的行銷到老用戶的二次行銷等環節,可建立出一套圍繞用戶全生命週期的積分/紅包運營行銷體系,以提高用戶的轉化和留存。

總的來說,第一個是用戶拉新,第二個是轉化與啟動,第三個是複購/持續複購行銷,每一層都是環環緊扣的,一步步引導使用者與產品發生更深度的“關係”,圍繞用戶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通過精准行銷方案和積分體系將用戶培養成“優質的超級用戶”。

這是一個用戶全面崛起的時代,只有面向超級用戶,才能春暖花開,經營好與超級用戶間的關係,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傳遞產品價值,讓使用者以你為榮,與用戶共同成長。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瞭解用戶的基礎是科學的使用者行為資料獲取模型,通過真實還原使用者行為構建用戶畫像,不斷激勵使用者在產品內的價值躍遷,持續滿足超級用戶的需求,持續挖掘超級用戶的價值,最終實現商業價值的高效增長。

微信公眾號:諸葛io(ID:zhugeio1)

本文由 @於曉松 原創發佈於產品壹佰,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