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英首相改組內閣再遭質疑:這都搞不定,難怪脫歐這麼費勁

參考消息網1月10日報導外媒稱,英國首相特雷莎·梅開始改組為多樁醜聞所累的內閣,但仍然負擔沉重,一名辭職的大臣令她為難。

據法新社1月8日報導,改組是為了新年伊始在脫歐談判的下一階段啟動之前再度賦予英國政府新氣象。

但這一天陸續宣佈的人事變動都是非常邊緣性的。

報導稱,最引人注意的是教育大臣賈絲廷·格裡寧在拒絕改任其他職務後辭職。

報導稱,一位元政府消息人士說,格裡甯女士收到了社保與養老金大臣的任命,“但拒絕出任,首相對此感到失望,但尊重她離開政府的決定”。

外交大臣伯里斯·詹森、財政大臣菲力浦·哈蒙德和脫歐事務大臣大衛·大衛斯這些參與脫歐談判的政府主要人物均留任原職。

內政大臣安伯·拉德和國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也未變動。

工党議員斯蒂芬·金諾克嘲諷道:“難怪梅在英國脫歐談判上這麼費勁,她連改組內閣都搞不定。”

報導稱,英國首相希望呈現一個年輕化、多元化、女性比例有所提升的內閣,迴旋餘地卻有限:她必須維持硬脫歐支持者與溫和派之間的平衡。

報導稱,新內閣應該儘快確定自己的立場,以便與布魯塞爾在1月初繼續脫歐談判。談判將首先圍繞過渡時期展開,然後在今年5月就英國與歐盟未來的貿易關係進行新的談判。

報導稱,內閣改組將標誌著首相的新起點。梅自2017年6月保守黨在議會選舉中失去絕對多數以來一直備受質疑。

另據法新社1月8日報導,英國首相梅上月因她的副手達米安·格林被發現辦公電腦中存有色☆禁☆情片一事而將其解職,

並不得不啟動政府“更新”程式。

在格林離開內閣之前,國防大臣在此前的一個月因並無關聯的醜聞辭職。繼在提前選舉中失去了議會多數席位後,梅在接二連三的打擊中結束了這個困難重重的年頭。

報導稱,在去年3月啟動了為期兩年的脫歐程式後,英國去年12月與歐盟就金融、移民權利以及愛爾蘭邊界問題達成了協議。

本月,雙方開始就一項過渡協議展開磋商,

而關於英國未來與歐盟在貿易等方面的關係這一最艱苦的談判將於今年3月啟動。

此外據路透社1月8日報導,英國首相梅8日提名一位盟友領導執政的保守黨,並任命幾名較年輕者擔任大臣,試圖給其分裂的政府帶來新氣象。弄巧成拙的提前大選、脫歐爭執以及內閣醜聞,均讓梅政府的形象受損。

報導稱,梅希望重新設定她的議程,並在達成進入脫歐談判第二階段的協定之後,

進一步推動英國脫歐進程。

但財政大臣、脫歐事務大臣、外交大臣和內政大臣全部留任,讓一些反對黨議員質疑,在去年遭受一系列挫折之後,梅能否通過這次內閣改組重新確立自己的權威。

報導稱,梅提拔了更多女性、黑人和年輕議員,回應那些稱保守黨全是“男人、白人、老面孔”的抨擊。

“這是一個讓政府改頭換面的機會,是為了在繼續推動英國脫歐計畫的同時,給首相的改革計畫再加把勁。”她的發言人表示。

主要反對黨工黨正在黨首傑瑞米·科爾賓的帶領下獲得創紀錄的民眾支持,與此同時,保守黨的成員卻在逐漸流失,這意味著工黨在2022年的大選中有望勝出。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梅任命兩名頗受歡迎的保守黨人士——移民大臣布蘭登·路易斯及議員詹姆斯·克萊弗利分別出任保守黨主席和副主席。

自由民主黨議員卡邁克爾評論此次內閣重組時,引用了梅自己的名言“沒有任何改變”。“梅想要再次宣示她的威信,但結果看來卻成了史上最弱內閣。”卡邁克爾稱。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中)8日與改組後的保守黨高層團隊一同亮相(法新社)

給首相的改革計畫再加把勁。”她的發言人表示。

主要反對黨工黨正在黨首傑瑞米·科爾賓的帶領下獲得創紀錄的民眾支持,與此同時,保守黨的成員卻在逐漸流失,這意味著工黨在2022年的大選中有望勝出。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梅任命兩名頗受歡迎的保守黨人士——移民大臣布蘭登·路易斯及議員詹姆斯·克萊弗利分別出任保守黨主席和副主席。

自由民主黨議員卡邁克爾評論此次內閣重組時,引用了梅自己的名言“沒有任何改變”。“梅想要再次宣示她的威信,但結果看來卻成了史上最弱內閣。”卡邁克爾稱。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中)8日與改組後的保守黨高層團隊一同亮相(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