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明朝最硬氣的大臣,甯死也不對朱元璋屈服,死前大喊19個字!

導讀: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間,朝中有一個名叫王朴的禦史,此人剛正不阿,直言敢諫。朱元璋乃是大明王朝開國之君,霸氣四溢,然而王樸並不畏懼,也絕不對朱元璋阿諛奉承,

而是敢於對朱元璋說不,多次因為朝廷公事和朱元璋爭論得不可開交。史料稱王樸:“性戇,數與上爭曲直!”

一次王樸因為在一件事情上堅持己見,不肯附和朱元璋,結果惹得朱元璋大怒,朱元璋命人將王樸推出去斬首示眾。侍衛們剛剛將王樸反綁著押解到了刑場,

還沒有來得及行刑,朱元璋就派人去宣佈赦免王樸的死罪,然後又將王樸帶了回來。

朱元璋本想王樸在鬼門關走了一回,這次應該不敢再反對自己的意見了,就問他:“汝其改乎?”意思是你還敢堅持你的意見反對朕嗎?王樸聽了朱元璋的質問,毅然抬起頭來回了一句:“陛下以臣為禦史,豈可戮辱至此!且以臣為有罪,安用生之?無罪,又安得戮之?臣今日願速死!”

王朴不是傻子,他知道這樣指責朱元璋的嚴重後果!不過古語有雲:“士可殺,不可辱!”王朴認為,朱元璋作為皇帝卻不尊重直言進諫的禦史,還以君權踐踏大明法律的尊嚴,現在又故意赦免自己,想讓自己低頭認錯,這擺明是在“戮辱”自己!所以王樸寧願求死,

也不願意再受朱元璋的侮辱,更不會向朱元璋低頭認錯!

王樸的理由讓朱元璋無可反駁:如果王樸犯了死罪,朱元璋不應該赦免他;如果他沒有犯死罪,朱元璋不應該殺他!朱元璋沒想到王樸的擰脾氣又上來了,不但不感謝自己饒他一命,反而說自己是在“戮辱”他,不堪受辱,主動求死!

就這樣,王樸的高傲態度令朱元璋再次大怒,朱元璋再次命令將王樸拉出去砍頭。當王樸前往刑場的時候,正好路過史館,當時翰林學士劉三吾負責編修國史,在史館值班。

王樸知道自己即將被冤殺,心中悲憤無比,就扯著嗓門大喊:“學士劉三吾聽之,某月日,皇帝殺無罪禦史王樸!”王樸剛說完就被侍衛拉走了,劉三吾壓根沒敢出來。王樸在臨死之前,

口吟了一首詩,但是沒人注意去聽死刑犯的詩寫了什麼。

行刑完畢後,行刑的劊子手回來向朱元璋覆命,朱元璋此時怒火早已消退,心中非常後悔殺掉耿直無辜的王樸,就問劊子手:“王朴死前有何話說?”劊子手回答說王樸作了一首詩。

朱元璋一聽大怒,說:“彼有片言亦當聞,況詩耶!”朱元璋極度後悔殺了王樸又無法彌補,只好拿行刑的幾個人出氣,於是就命令列刑和押解王樸的幾個人全部“坐死”。

就這樣朱元璋在殺死無辜的禦史王樸之後,又殺了幾個無辜的行刑之人,簡直是令人髮指。這件事也成了朱元璋一生中永遠無法抹去的污點!

參考文獻:《玉光劍氣集》 《明史》

說:“彼有片言亦當聞,況詩耶!”朱元璋極度後悔殺了王樸又無法彌補,只好拿行刑的幾個人出氣,於是就命令列刑和押解王樸的幾個人全部“坐死”。

就這樣朱元璋在殺死無辜的禦史王樸之後,又殺了幾個無辜的行刑之人,簡直是令人髮指。這件事也成了朱元璋一生中永遠無法抹去的污點!

參考文獻:《玉光劍氣集》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