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南京頭條巷與三毛

1991年1月4日,三毛因自殺搶救無效在臺灣去世,年僅四十八歲她英年早逝,讓世間少了一位才華橫溢的女作家。

三毛的童年是在南京度過的,當時三毛家住鼓樓頭條巷4號三毛在《但有舊歡新怨——金陵記》中,描述了她在鼓樓頭條巷4號住處所看到的景象:

“那個房子是獨幢的,成為一個回字形。有圍牆,不算太高,如果我們爬上假山,站在假山的頂上就可以看到外面的街道。如果我們不爬假山只站在院子裡,我能看見鼓樓那幢建築以及在空中飄揚的英國旗子和蘇聯的國旗,

英國人和俄國人是我們的鄰居。”

這段描述很現實,也很樸素。站在假山頂上能看到外面的街道,說明三毛住處院圍牆確實不太高;而站在院子裡能看到鼓樓,則說明鼓樓在那個年代的高大。

現在的頭條巷已經不復存在了大致就在紅框中的位置

現在的頭條巷已經不復存在了大致就在紅框中的位置。那麼,三毛又怎麼會看到外國國旗?怎麼會有作為“鄰居”的英國人和俄國人?原來,當年她住的鼓樓頭條巷4號的斜對面,就是鼓樓頭條巷1號(現在的北京西路1號那裡是民國使館區,就是現在的頤和路),這裡的那幢三層洋房就是當年的日本大使館。1945年日本軍國主義投降後,大使館樓頂上的日本膏藥旗被拆下,

換上了英、美、蘇等國的國旗。童年的三毛忘不了歷史的這一幕。她的這段描述既反映了鼓樓頭條巷發生的一段珍貴歷史,也反映了她自己生活在南京的具體時間。

從三毛後面的回憶中,還可以看到南京有著她酷愛的夏天——有馬頭牌冰棒,還有後院的井,用井水冰西瓜的往事。這一切,正是老南京的市井小品。當年,鼓樓頭條巷4號後院確有水井,

,鼓樓附近還有許多水井,鼓樓街上就有一條“水井巷”,據說是明代民工建築鼓樓時為平時生活飲水開挖的古井。

至於馬頭牌冰棒,那更是南京老字型大小,其廠址當年就坐落在鼓樓高雲嶺。

而三毛兒時就讀的幼稚園就是淵聲巷進來的鼓樓幼稚園。其實南京有兩處頭條巷和一條巷、二條巷、三條巷,分別是在中山北路與中山南路上,以前很多三毛迷都找錯了,幸虧看了家校論壇的帖子才找到心中的聖地,小夥伴們趕緊轉發,昔人已去唯有文字是那樣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