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國將建全球最大的全向可動射電望遠鏡口徑將達110米

中國科學院“十三五”科教基礎設施項目110米口徑全向可動射電望遠鏡( QTT)於2017年12月26日獲國家發改委正式發文批復。新疆奇台110米口徑全可動射電望遠鏡因其建在新疆奇台縣,所以也稱為QTT項目。

QTT是我國射電天文學前沿突破的基礎支撐和必要條件,對我國現代天文學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有著重大作用和意義。

QTT台址

射電天文學在現代天文學領域獨樹一幟,射電望遠鏡的每一次重要進步都毫無例外地成為天文學發展的里程碑。

類星體、脈衝星、星際分子、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天文學重大發現,均奠基於射電天文學;天文學領域獲12項諾貝爾物理學獎,射電天文學占6項。步入高靈敏度、大樣本時代的射電天文學,需要更大接收面積的射電望遠鏡以探測更暗弱的天體。歐美已建成百米級全可動射電望遠鏡;我國最大口徑的全可動射電望遠鏡為65米,向國際水準靠近了一大步,但與國際先進水準仍有較大的差距。

美國綠堤射電望遠鏡直徑為100米

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綠岸(Green Bank)鎮的Green Bank 射電望遠鏡於2002年建成投入使用,隸屬於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據悉,Green Bank望遠鏡的直徑為100米,反射面積達到了9000多平方米,相當於一個標準的美式足球場大小,同時精度可以分辨百萬分之一瓦特的電磁信號,

相當於一片雪花飄落到地面上釋放的能量。

國內外權威專家認為:在150 MHz~115 GHz的頻率範圍內,QTT將為眾多重要天文研究提供出色的高靈敏度觀測平臺。“這將使中國天文界在脈衝星這一天文熱門領域作出世界級的貢獻。”王娜說。QTT加入VLBI網,可使我國VLBI網觀測靈敏度提高1.8~2倍,QTT與大型光學和高能天文設備結合,十分有利於我國全波段天文研究突破。

德國波恩的射電望遠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可轉動抛物面射電望遠鏡,直徑達到100米

在天文學家看來,QTT將有助我國空間技術發展,包括航天器VLBI精密定軌、脈衝星深空自主導航、脈衝星時間基準和授時守時創新等國家戰略任務的佈局;使我國在這些競爭激烈的國際戰略科技領域比肩世界強國,

為我國未來的空間活動——探月工程、火星、金星探測等國家任務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並對國家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目前,該專案由新疆天文臺牽頭,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本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九研究所共同參與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