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現在每次聊天都小心翼翼,害怕被截圖

我現在用微信,已經養成了一個相當耗費精力的習慣。

就是在和朋友聊天或發朋友圈的時候,會下意識地思考兩個問題:這句話會不會被截屏?如果真的被截屏了,又會不會被過度解讀?

如果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那我就會抓緊時間撤回。

即使只是在幾個人的群,我也害怕被截屏。

實習的時候,有一次,我在公司的部門群(幾個人)裡稍微開了一個客戶的玩笑,說他的一些話有性別歧視。

然後隔了幾天,那句玩笑的截屏,

就被那個客戶直接發回了給我,並且用極其長的文字表達了對我的失望。

那一刻我嚇壞了,為什麼連幾個人的群也會被一個遙遠公司的對接人知道。

後來一問才知道,是一位同事閒聊的時候,把截屏給了大學的朋友看,而那位朋友第二天又真的剛好跟客戶一起吃飯。結果是,這一個玩笑,就讓公司賠掉了整一單生意。

也是工作之後才發現,自己說的任何一句話,都是會被解讀為代表公司的,

即使是在小群也不可以。

這樣活著,可以說是很累了。

現在,隨便打開朋友圈,你會發現大家都已經習慣了拿聊天記錄截屏當笑料、段子、吐槽配圖了。

這樣的氛圍下,聊天時小心翼翼成為常態,也不奇怪了。

如果沒有做好這樣的準備,

誰也不能保證,你的一言一行不會被突然當作某件事的“證據”。

說來也巧,今天還看到了一則這樣的新聞:

一名家長因老師不給孩子調換座位,心生不滿。在去年過年時給老師發了個 88.88 的紅包。老師順手點開,回給家長一個 90 塊的紅包。

這名家長沒有收,而是把老師領紅包的記錄截了圖,發給教育局,舉報該老師收受紅包。

最終,教育局綜合了情況,雖然沒有對老師進行紀律處分,

但也做了相關懲罰,並進行了通報批評。

學校表示很無奈,‘家長給老師挖了一個坑’,並且是用微信截圖做證據,誰又能想到呢?

或許,大家對這個時代的評價是對的,在當下的社會裡,沒有所謂的私人空間。

一個人發朋友圈時,要做好被掛出來的準備;一個人在說話時,要做好被眾人反復揣摩的準備;一個人在一如既往地生活著時,要做好當一個模範人設的準備。

“我覺得應該頒佈一些網路社交規則:

3、未經對方允許,最好也不要把雙方的私密事情拿去問情感專家。

請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