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年的國產電視劇,演員演技是大爆發,還是大潰退?

在2017年初的時候,面對待播出國產劇列表中數不清的大投資大製作「古裝/仙俠偶像劇」,不少人都曾悲觀地預測這又將是國產劇整體繼續「陣痛」的一年。

畢竟,頭一年《幻城》和《誅仙·青雲志》這兩部投資巨大的IP劇集剛剛慘遭收視和口碑的雙重滑鐵盧,

其他一系列諸如《女醫·明妃傳》《寂寞空庭春欲晚》《青丘狐傳說》等「古裝偶像劇」的平庸乏味毫無水花,也宣告觀眾對這類國產劇真的已經瀕臨審美疲勞。

《幻城》(2016)

果不其然,開年時古偶劇《孤芳不自賞》遭受的質疑與風波,

正是集中反映了觀眾對這類國產劇不滿的爆發:「摳圖」等粗製濫造的行為,以及高片酬「流量」演員演技僵硬卻全面霸屏,這些都讓「國產劇」的招牌遭遇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機。

《孤芳不自賞》(2017)

而2017年過去了,再回過頭來看這一年的國產劇走勢,

卻遠不像年初料想的那樣悲觀,反而有不少驚喜。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2017年播出的國產「古裝劇」,實際上並不如許多人的刻板印象那樣,只限於乏善可陳甚至天雷滾滾的「古裝偶像劇」。

2017年算得上是「歷史劇」和「古裝正劇」重新殺回觀眾視野的一年,尤其以《大秦帝國之崛起》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這兩部作品為代表。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2017)

將這樣的作品稱為「歷史劇」實際上帶來了一些誤解和爭議。因為《大秦帝國》系列與《軍師聯盟》雖然相較市面上其他「古裝偶像劇」要貼近歷史得多,但仍然屬於「戲劇創作」,不可能真的還原歷史,而必定在歷史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化的解讀和再創作。

《大秦帝國之崛起》(2017)

這就如同,事實上任何所謂的「正史」史書雖然區別於「野史」,但也不等於記錄了「客觀真實的歷史」,因為只要有記述,就必定已經有了主觀的選擇——選擇記錄展現什麼,以怎樣的方式展現,抑或是選擇隱藏遺漏什麼,這些都是主觀的解讀甚至是創作。

因此需要澄清的是,

《大秦帝國》系列與《軍師聯盟》這樣的劇之所以可以與「古裝偶像劇」區分開來,被稱為「歷史劇」,並不代表它們真的就可以「還原真實的歷史」,這無疑是絕對做不到的。

更多的,是這樣的所謂「歷史劇」較之「古偶劇」對歷史的態度更為嚴肅莊重,對一個龐大的歷史背景故事進行戲劇創作,並不只是為了俊男美女談情說愛而準備,而是通過戲劇演繹的草蛇灰線去思考和重構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文化全貌。

《大秦帝國之崛起》(2017)

所以《大秦帝國之崛起》與《軍師聯盟》雖然也遭受到不少「與真實歷史有出入」的指責與質疑,但從對歷史的嚴肅態度上來說,都可以算得上是合格的「歷史劇」。

這兩部劇在佈景,攝影以及剪輯上也都相當用心,尤其是劇中演員的演技都久違地端莊生動,讓人重新感受到「戲劇表演」實際上是一門藝術,遠不是賣弄臉蛋和身材那麼簡單。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2017)

比如,《大秦帝國之崛起》採用現場收音,當然不僅僅是一個錄製的技術選擇,更多的是折射出這部劇想要追求的質感:在展現演員現場表演的原聲時,《大秦帝國》實際上將毫無折損的「現實感」與現場話劇一般的「儀式感」融合雜糅在了一起。

這種戲劇質感無疑對劇中演員演技和臺詞功底的要求都格外高,稍有情感上的矯揉造作或是拿捏不准,便會立刻暴露無遺。

《大秦帝國之崛起》(2017)

「演技」這個詞無疑是今年國劇相關的熱詞。所有人都在討論「演技」,除了對精湛演技的讚揚,當然也有對尷尬演技的吐槽,甚至還有如《極光之戀》這樣的偶像劇將大量的拙劣演技當作喜劇元素,用以行銷吸引觀眾。

但「演技」並不能脫離劇本和製作的其他方面,被過多地獨立討論。

《極光之戀》(2017)

如《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的孫儷,《海上牧雲記》中的週一圍和黃軒,都算得上演技口碑尚佳的演員,他們在這兩部劇中的精湛表演,也確實讓這兩部「古裝劇」讓觀眾充滿期待。

《那年花開月正圓》(2017)

但《那年花開月正圓》過於缺乏邏輯的「瑪麗蘇」劇情走向,以及《海上牧雲記》拖遝的劇情節奏和混亂的剪輯,都最終讓人無法對其有真正的高評價。

《海上牧雲記》(2017)

事實上,如果實事求是地去看今年播出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和《楚喬傳》這樣的「古偶劇」,如楊冪、趙麗穎、林更新等一眾流量「小鮮肉」演員的表演實際上也有很大的突破和進步,但因為劇集本身品質的局限,他們的「演技」再突飛猛進也依然沒有太大的意義。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2017)

無論如何,「表演」最終的目的是展現一出打動人的戲劇,如果劇本不夠精細,內涵不夠深刻,或是攝影不夠到位,剪輯不夠清晰,那麼再優秀的「表演」也仿佛架空的海市蜃樓。

《楚喬傳》(2017)

除了這一系列國產「古裝劇」的「自我救贖」,在2017年,展現現當代生活的國產劇的亮點其實也非常多。當然,「演技」又是貫穿在這些現當代題材的國產劇的討論之中的熱詞。

比如在大熱劇《人民的名義》,以及《白鹿原》《情滿四合院》這樣的精品年代劇中,一眾「老戲骨」的精彩群戲幾乎成了這些國產劇的招牌。

只是在這些現當代題材國產劇中所要求的「演技」,與「古裝劇」「歷史劇」所要求的「演技」實際上並不相同,且某種程度上更難得。

《白鹿原》(2017)

因為年代隔膜,「古裝劇」中的「演技」實際上允許風格化,允許有話劇端莊凝重的儀式感,這讓一眾年輕演員磨礪學習一番,還能勉強依樣畫瓢;但現當代題材的戲劇中,尤其是現實主義題材的,「演技」則多以自然無痕為最高理想,需要演出煙火氣,演出日常生活的瑣碎真實,便不是一朝一夕能練出來的功夫。

也正是這個原因,2017年這些高口碑的現當代題材國產劇才給了一眾像吳剛、張豐毅這樣的「老戲骨」重現江湖的機會。

《人民的名義》(2017)

然而,2017年湧現的大量現實主義題材國產劇也並不是沒有缺點。這些劇集大多數有一個明顯的流行趨勢,那就是它們都愛將「行業劇」和「婚戀生活劇」兩種劇種雜糅在一起,將一部劇的內容幾乎對半分。

最典型的比如《我的前半生》,將諮詢公司「商戰」與女主角的婚戀危機兩線交纏並行。

《我的前半生》(2017)

《歡樂頌2》作為一部主打年輕女性婚戀關係的生活劇,也無疑努力想要向「行業劇」的方向靠。

《歡樂頌2》(2017)

而這一年湧現的一系列諸如《外科風雲》《急診科醫生》《兒科醫生》《獵場》《守衛者·浮出水面》,甚至包括《人民的名義》,實際上都是刻畫某一特殊行業的行業劇,但往往都有極大的篇幅劃給了劇中人物的婚戀情感生活。

《外科風雲》(2017)

誠然,婚戀劇中刻畫人物的職業生活,行業劇中描繪人物的情感生活,是非常正常的選擇。

較之前幾年大多數現實主義題材國產劇傾向於只聚焦在家庭小範圍內的婆媳,夫妻,父母子女等關係,2017年行業劇元素的大規模流行也算是一種突破。

但不得不提的是,2017年這一批現實主義題材的國產劇在「行業劇」和「婚戀生活劇」中的平衡做得並不算太好,常常出現兩頭都沒顧好的情況。

比如《我的前半生》和《歡樂頌2》這樣主打婚戀情感生活的劇集中,對諮詢公司、投行的刻畫,以及各種「商戰」情節,實際上漏洞百出,常有幼稚不合理之處。

而《外科風雲》《獵場》這樣主打刻畫職場生活的行業劇,又因為分散了過多精力和篇幅給各種類型的情感雞湯,導致行業劇的本分都未真正做好,許多專業上的細節都囫圇吞棗地糊弄過去。

《人民的名義》則是在強行加入大量情感戲的時候不夠認真,不少女性角色的人物形象模糊單薄,遠沒有其在講述貪腐主線時那樣犀利豐滿。

《人民的名義》(2017)

最後,除了現實主義題材的行業劇和生活劇,2017年國產劇的「驚喜」還在於網劇市場,懸疑、探案、科幻、冒險,這些在傳統國產「電視劇」市場很難發展起來的劇集類型都紛紛有品質不錯的國產劇產出。

《白夜追凶》各方面的優秀成熟無疑令人驚喜,更有《河神》《端腦》這樣的網劇,不僅在題材方面大膽嘗試,品質也難得尚佳。如此網劇的發展,無疑讓國產劇的類型結構有希望變得更加完善。

《白夜追凶》(2017)

當然,不能否認的是在2017年,網劇「試驗田」中仍然有大量「辣眼睛」的作品層出不窮。

在年末突然因行銷而火爆的網播青春偶像劇《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與上星熱播的忘年戀偶像劇《我的體育老師》交相輝映,讓人不由得覺得:這一整年關於「表演」與「演技」的大討論,由此引出的對劇本與製作品質的重視,似乎也並沒有看上去那麼讓人樂觀。

《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2017)

《我的體育老師》(2017)

2018年的國產劇,我希望它比2017年好一點點,也就可以了。

具體來說,劇作好一點點,製作好一點點,演員的敬業程度好一點點……綜合起來,那就是好一大截,希望這不是做夢。

《大秦帝國之崛起》(2017)

所以《大秦帝國之崛起》與《軍師聯盟》雖然也遭受到不少「與真實歷史有出入」的指責與質疑,但從對歷史的嚴肅態度上來說,都可以算得上是合格的「歷史劇」。

這兩部劇在佈景,攝影以及剪輯上也都相當用心,尤其是劇中演員的演技都久違地端莊生動,讓人重新感受到「戲劇表演」實際上是一門藝術,遠不是賣弄臉蛋和身材那麼簡單。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2017)

比如,《大秦帝國之崛起》採用現場收音,當然不僅僅是一個錄製的技術選擇,更多的是折射出這部劇想要追求的質感:在展現演員現場表演的原聲時,《大秦帝國》實際上將毫無折損的「現實感」與現場話劇一般的「儀式感」融合雜糅在了一起。

這種戲劇質感無疑對劇中演員演技和臺詞功底的要求都格外高,稍有情感上的矯揉造作或是拿捏不准,便會立刻暴露無遺。

《大秦帝國之崛起》(2017)

「演技」這個詞無疑是今年國劇相關的熱詞。所有人都在討論「演技」,除了對精湛演技的讚揚,當然也有對尷尬演技的吐槽,甚至還有如《極光之戀》這樣的偶像劇將大量的拙劣演技當作喜劇元素,用以行銷吸引觀眾。

但「演技」並不能脫離劇本和製作的其他方面,被過多地獨立討論。

《極光之戀》(2017)

如《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的孫儷,《海上牧雲記》中的週一圍和黃軒,都算得上演技口碑尚佳的演員,他們在這兩部劇中的精湛表演,也確實讓這兩部「古裝劇」讓觀眾充滿期待。

《那年花開月正圓》(2017)

但《那年花開月正圓》過於缺乏邏輯的「瑪麗蘇」劇情走向,以及《海上牧雲記》拖遝的劇情節奏和混亂的剪輯,都最終讓人無法對其有真正的高評價。

《海上牧雲記》(2017)

事實上,如果實事求是地去看今年播出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和《楚喬傳》這樣的「古偶劇」,如楊冪、趙麗穎、林更新等一眾流量「小鮮肉」演員的表演實際上也有很大的突破和進步,但因為劇集本身品質的局限,他們的「演技」再突飛猛進也依然沒有太大的意義。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2017)

無論如何,「表演」最終的目的是展現一出打動人的戲劇,如果劇本不夠精細,內涵不夠深刻,或是攝影不夠到位,剪輯不夠清晰,那麼再優秀的「表演」也仿佛架空的海市蜃樓。

《楚喬傳》(2017)

除了這一系列國產「古裝劇」的「自我救贖」,在2017年,展現現當代生活的國產劇的亮點其實也非常多。當然,「演技」又是貫穿在這些現當代題材的國產劇的討論之中的熱詞。

比如在大熱劇《人民的名義》,以及《白鹿原》《情滿四合院》這樣的精品年代劇中,一眾「老戲骨」的精彩群戲幾乎成了這些國產劇的招牌。

只是在這些現當代題材國產劇中所要求的「演技」,與「古裝劇」「歷史劇」所要求的「演技」實際上並不相同,且某種程度上更難得。

《白鹿原》(2017)

因為年代隔膜,「古裝劇」中的「演技」實際上允許風格化,允許有話劇端莊凝重的儀式感,這讓一眾年輕演員磨礪學習一番,還能勉強依樣畫瓢;但現當代題材的戲劇中,尤其是現實主義題材的,「演技」則多以自然無痕為最高理想,需要演出煙火氣,演出日常生活的瑣碎真實,便不是一朝一夕能練出來的功夫。

也正是這個原因,2017年這些高口碑的現當代題材國產劇才給了一眾像吳剛、張豐毅這樣的「老戲骨」重現江湖的機會。

《人民的名義》(2017)

然而,2017年湧現的大量現實主義題材國產劇也並不是沒有缺點。這些劇集大多數有一個明顯的流行趨勢,那就是它們都愛將「行業劇」和「婚戀生活劇」兩種劇種雜糅在一起,將一部劇的內容幾乎對半分。

最典型的比如《我的前半生》,將諮詢公司「商戰」與女主角的婚戀危機兩線交纏並行。

《我的前半生》(2017)

《歡樂頌2》作為一部主打年輕女性婚戀關係的生活劇,也無疑努力想要向「行業劇」的方向靠。

《歡樂頌2》(2017)

而這一年湧現的一系列諸如《外科風雲》《急診科醫生》《兒科醫生》《獵場》《守衛者·浮出水面》,甚至包括《人民的名義》,實際上都是刻畫某一特殊行業的行業劇,但往往都有極大的篇幅劃給了劇中人物的婚戀情感生活。

《外科風雲》(2017)

誠然,婚戀劇中刻畫人物的職業生活,行業劇中描繪人物的情感生活,是非常正常的選擇。

較之前幾年大多數現實主義題材國產劇傾向於只聚焦在家庭小範圍內的婆媳,夫妻,父母子女等關係,2017年行業劇元素的大規模流行也算是一種突破。

但不得不提的是,2017年這一批現實主義題材的國產劇在「行業劇」和「婚戀生活劇」中的平衡做得並不算太好,常常出現兩頭都沒顧好的情況。

比如《我的前半生》和《歡樂頌2》這樣主打婚戀情感生活的劇集中,對諮詢公司、投行的刻畫,以及各種「商戰」情節,實際上漏洞百出,常有幼稚不合理之處。

而《外科風雲》《獵場》這樣主打刻畫職場生活的行業劇,又因為分散了過多精力和篇幅給各種類型的情感雞湯,導致行業劇的本分都未真正做好,許多專業上的細節都囫圇吞棗地糊弄過去。

《人民的名義》則是在強行加入大量情感戲的時候不夠認真,不少女性角色的人物形象模糊單薄,遠沒有其在講述貪腐主線時那樣犀利豐滿。

《人民的名義》(2017)

最後,除了現實主義題材的行業劇和生活劇,2017年國產劇的「驚喜」還在於網劇市場,懸疑、探案、科幻、冒險,這些在傳統國產「電視劇」市場很難發展起來的劇集類型都紛紛有品質不錯的國產劇產出。

《白夜追凶》各方面的優秀成熟無疑令人驚喜,更有《河神》《端腦》這樣的網劇,不僅在題材方面大膽嘗試,品質也難得尚佳。如此網劇的發展,無疑讓國產劇的類型結構有希望變得更加完善。

《白夜追凶》(2017)

當然,不能否認的是在2017年,網劇「試驗田」中仍然有大量「辣眼睛」的作品層出不窮。

在年末突然因行銷而火爆的網播青春偶像劇《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與上星熱播的忘年戀偶像劇《我的體育老師》交相輝映,讓人不由得覺得:這一整年關於「表演」與「演技」的大討論,由此引出的對劇本與製作品質的重視,似乎也並沒有看上去那麼讓人樂觀。

《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2017)

《我的體育老師》(2017)

2018年的國產劇,我希望它比2017年好一點點,也就可以了。

具體來說,劇作好一點點,製作好一點點,演員的敬業程度好一點點……綜合起來,那就是好一大截,希望這不是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