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古代詩詞的另類解讀,是順應時代潮流還是文字退步?

中國文化原來是這麼博大精深。

記得剛上網時,見有個人網名叫勃大莖伸,小編好久才明白原來是什麼詞,上網多了才知道外國人抱怨中國文化難學確實是有原因的。

上幼稚園背過很多唐詩,到了小學時把《春曉》裡的“處處聞啼鳥”改成“處處蚊子咬”時還覺得很得意。大學裡聽到“地上鞋兩雙時”臉上還有點發燒。

今天無意中看到“春眠不覺曉......”是首黃詩這個題目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天我怎麼也睡不醒,

到處都有人在慶祝婚禮,晚上洞房傳來喊叫聲,不知道有多少鮮花都被人採摘了。

小編只是微微一笑。小兒科了。。。。。

小編早就知道古人寫閨房之事時,文筆之優美,舉世無雙。

知道“新剝的雞頭肉”知道了“儼如處子,含苞初拆”。

網路發達之後,發現讀詩詞要認真思索,考據。要比某類國學大師考據的還要認真。

從李白的詩裡知道了李白有個私生女兒叫李紫煙,李紫煙的母親姓照,閨名香爐。

從杜牧的詩裡知道此人喜歡野合,“停車做☆禁☆愛楓林晚”麼;也知道了“霜葉紅於二月花”是因為處子之血的緣故

從李紳的詩裡知道了兩個古代農民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鋤禾與當午的不得不說的故事

知道了遲遲是諸葛亮的小俾。

知道了紀大學士的嫂子聽到“嫂嫂怕日手遮陰”這麼普通的描寫,為什麼會臉紅。

知道了方言讀詩詞也會另有境界。“睡草屋閉戶演字,臥樵榻弄笛書符”這種北京人嘴裡讀出來閒逸雅致的隱士生活,到了嶺南人嘴裡說出來就粗俗不堪,一點風情也沒有。(男風,古之人最愛---小編常想現在這種行為也流行多好,就不用流氏女權了)。

再如,《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引來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理解為:黃四娘家的妓院好多小姐啊,一個比一個漂亮好像千萬朵花一樣,引來好多浪子戲耍,小姐們高興的笑個不停。

還如,《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開火,

仙桃正發花。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

俗言釋讀:躺在林子裡感慨我的春天已經不再了,看看房子裡還有值錢的東西沒有,這時候一個龜公來找我,請我去一個叫赤松的地方玩,(此處省略200字)我如果年輕並且還那麼帥的話,何必喝醉了來找小姐呢?

評價:此詩上半部有兩點突出,比較豐滿,中間平平,下半部比較毛草,明顯有一個漏洞,還要七搞八搞才行,日後再說吧!

更多詩詞上的“濫用”,各位網友腦補。。。。

各位網友腦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