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第五屆中國民生發展論壇&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公益慈善論壇·圓桌論壇

△圓桌論壇現場

劉沖(中共陝西省宜君縣委書記):

立足資源優勢發展現代果業

宜君縣位於陝西省中部銅川市北部,關中平原與陝北黃土高原的接合部。宜君縣是老區縣也是貧困縣,如何高品質地解決好全縣1萬人的脫貧問題,是當前縣委縣政府最大的工作任務。

目前,宜君縣委縣政府在做四件事情,

第一是因人因地扶貧,“因人”就是扶智、扶志,“因地”就是因適宜產業發展當地特色的核桃和蘋果產業。蘋果既是宜君的主導產業,也是特色產業,在全縣上下合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階段,加快宜君蘋果產業的現代化發展步伐,對增加農民特別是貧困戶永續經濟收入、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如期“脫貧摘帽”目標至關重要。

第二是通過普惠金融、健康扶貧、教育扶貧,使貧困戶真正有獲得感,

真切感受到好的變化。

第三是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的短板,使大家實實在在地看到貧困地區的變化。

第四是建立一支長期的工作隊,使脫貧後的奔小康問題,能夠得到持續提升和發展。

田志(中共河北省行唐縣委副書記):

利用資源稟賦打贏脫貧攻堅戰

行唐縣位於河北省西南部,面積966平方公里,人口46萬,是貧困縣。

為了打贏精准扶貧脫貧攻堅戰,行唐縣在扶貧共建方面堅持六個全覆蓋,分別是產業扶貧全覆蓋、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全覆蓋、金融扶貧全覆蓋、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全覆蓋、龍頭企業帶動全覆蓋、黨組織建設全覆蓋。在脫貧攻堅過程中,行唐縣因地制宜,充分發揮當地的優勢特色。

作為千年古縣,

行唐縣具有人文地理環境的優勢,革命老區的優勢。行唐縣擁有38萬畝未利用地,這是很有發展潛力的資源優勢。行唐縣還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全縣範圍內有4條河流、16座水庫,為扶貧項目建設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行唐縣是個農業縣,傳統作物是紅棗、紅薯、牛奶,在當地被稱為“兩紅一白”。如今,在國內較為知名的君樂寶乳業和旺旺集團都已在行唐建廠。

通過發展這些優勢,

行唐縣決勝脫貧攻堅,改善發展民生,為百姓造福。

姚慶江(中共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委副書記):

實施綠色崛起發展戰略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是一個山區縣、民族自治縣、貧困縣。石柱縣生態資源富集,土家民族文化濃郁,特色產品豐富。近些年,石柱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轉型康養綠色崛起”的發展戰略,把當地的綠色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在轉型中促進經濟發展,使當地老百姓長久致富。

在發展方針上,石柱縣始終堅持綠色轉型發展,特色差異發展和民生導向發展。在發展抓手上,石柱縣財政投入22億元,打造了近100個民生工程,極大地提高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發展重點上,石柱縣堅持在綠色崛起中決勝脫貧攻堅,在決勝脫貧攻堅中促進綠色崛起。石柱縣貧困發生率已經由2014年的15.7%下降到目前的3.4%。在發展的主導產業上,石柱縣著力打造觀養、住養、動養、文養、食養、療養等“六養”旅遊產品。

總之,石柱縣的綠色崛起戰略,就是充分利用地方的生態優勢,走綠色發展之路,在發展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葛建華(福建省政和縣副縣長):

現代農業助力精准扶貧

政和縣地處閩北,總面積1745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6.4%。先後獲“中國竹具工藝城”“中國錐栗之鄉”“中國楠木之鄉”“中國白茶之鄉”“產茶明星縣”等稱號。擁有中國馳名商標“政和工夫”紅茶、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政和白茶。

政和縣是原中央蘇區縣,是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工作的地方,在他的帶領下,政和縣現代農業發展專案入選了民生工程。政和縣委縣政府非常關心民生,將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工作重中之重。

近年來,政和縣積極開發現代光伏農業,在棚頂架設光伏電板,發電後併入電網,多措並舉助力當地精准扶貧。2015年經過多方考察、調研,政和縣現代農業發展專案在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的推動下落地。政和縣還吸收了各地光伏專案建設經驗,引入分散式光伏發電項目,在全縣40個貧困村3200戶貧困戶進行嘗試,建設當年就獲得了收益。

王剛(四川助老之家健康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把中國的養老事業做好

四川助老之家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主要從事社區居家養老和日間照料服務,深耕養老產業已整整10年。四川助老之家有專業的法律團隊和豐富的服務經驗,企業立足于社區,目前在四川、重慶、雲南、湖南、海南等地有100多個社區服務點,會員達到10萬餘人。

公司在5年前開始設計康養中心,目前在成都、西川、雅安、攀枝花等地都有了項目。四川助老之家與當地政府簽約,用政府的閒置資產作為康養基地,既可以解決當地政府閒置資產的問題,也可以解決當地的扶貧以及就業問題,為當地的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養老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健康和幸福,同時也關係到國家的和諧、安寧、穩定,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人的健康是民族希望和國家昌盛的重要標誌。”所以,四川助老之家希望通過與各地政府的合作,把中國的養老事業做好。

吳科(寧夏鹽池縣常務副縣長):

讓灘羊產業成為脫貧產業

鹽池縣位於寧夏東部,處在陝甘寧蒙四省份交界地帶,國土面積8522平方公里,人口17.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4.3萬人。鹽池縣是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也是國家級貧困縣,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11228戶, 2014年貧困發生率為24.5%。

近些年,鹽池縣委縣政府堅持精神扶貧和物質扶貧同步推進,堅持高標準可持續脫貧,把脫貧作為底線任務,把富民作為最終目標。

鹽池縣是中國的灘羊之鄉,鹽池灘羊在2010年被評為全國知名商標,2016年被評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17年被評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樣板縣。因地制宜,鹽池縣把灘羊產業作為脫貧富民的一號產業來抓。

發展灘羊產業,鹽池縣有兩條經驗,一是將灘羊產業進行品牌化、標準化、規模化,二是堅持走產融結合的路子。如今,鹽池灘羊已經成功地走進G20杭州峰會的餐桌,品牌價值達到68.9億元,知名度、影響力不斷提升,灘羊產業已經成為鹽池名副其實的脫貧產業、扶貧產業。

李研(新大倉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關注慈善和民生也是本職工作

新大倉集團作為央企控股公司,始終將做慈善與服務民生作為企業核心目標之一。新大倉集團在每年的年終預算裡,都會撥一定比例的專項資金用於慈善和公益。新大倉集團董事長在上世紀80年代就曾在某條高速公路上成立了交通救助機構,他本人也曾親自參與過救助交通事故中受傷的人員。

新大倉集團成立之後,據不完全統計,集團大概有60%多的員工參與過慈善捐款,有接近30%的員工參與了市政府的公益組織和公益活動。另外,集團有一半以上員工都有定期獻血的行為。

新大倉集團主營業務是大飛機的經營和租賃,還有和民生工程非常貼近的醫療設備。在醫聯體項目當中,新大倉集團對一些有這樣需求的國營醫院以及民營醫院,進行過支持或者有捐贈的行為。

總而言之,新大倉集團作為得到了各項政策關懷和支持的平臺,關注慈善和民生也是集團的本職工作。

黃明(廣東雲聯惠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扶貧濟困 精准幫扶

雲聯惠參與扶貧事業,積極組織、推動加盟商家及會員參與扶貧助貧,奉獻大愛。雲聯惠運用創新思維,推進產業扶貧,帶動了貧困地區脫貧,走在了產業扶貧的前列。為照顧大多數無網路操作能力的幫扶物件,雲聯惠專門開設了扶貧帳號,委託給他們的可靠親屬協助進行查詢、現金返還等帳戶操作,把“精准扶貧、精准脫貧”落到了實處,做到了“真扶貧,扶真貧”,徹底解決“貧根難清”的問題。

此前,雲聯惠就已斥資設立了“上海市慈善基金會雲聯惠(上海)精准扶貧專項基金”,基金將惠及400餘位各界貧困人士。2016年雲聯惠在延安等革命老區幫扶17戶特困戶、45戶貧困戶,支出300萬元扶貧資金,做到了扶貧濟困、精准幫扶。

楊金成(許昌市惠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讓百姓都能買得起房

許昌市惠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開發理念是為更多的老百姓建低價房,建平民地產,讓更多人都能買得上房、住得起房。

公司從創新“委託代建”住房模式至今,已經成功開發建設了三個樓盤。第一個樓盤均價1600元每平方米,比當地商品房價低35%。第二個樓盤均價2890元每平方米,比當地商品房價低39%。第三個樓盤均價2980元每平方米,比當地商品房價低42.5%。

這三組數位可以看出,惠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建的房子價格很低。低在哪兒?低在公司運用“委託代建”住房模式給百姓建房。“委託代建”就是把打算買房的人組織起來、資金歸集起來,由公司來給大家建房。這樣做,第一沒有融資成本,第二沒有廣告成本,第三沒有售房成本,第四內部管理成本也大大降低。

目前,惠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已經做到了“五個無”,無銀行貸款、無社會融資、無內外欠款、無分文拖欠農民工工資、無分文拖欠工程款,贏得了社會廣泛讚譽。

石柱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轉型康養綠色崛起”的發展戰略,把當地的綠色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在轉型中促進經濟發展,使當地老百姓長久致富。

在發展方針上,石柱縣始終堅持綠色轉型發展,特色差異發展和民生導向發展。在發展抓手上,石柱縣財政投入22億元,打造了近100個民生工程,極大地提高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發展重點上,石柱縣堅持在綠色崛起中決勝脫貧攻堅,在決勝脫貧攻堅中促進綠色崛起。石柱縣貧困發生率已經由2014年的15.7%下降到目前的3.4%。在發展的主導產業上,石柱縣著力打造觀養、住養、動養、文養、食養、療養等“六養”旅遊產品。

總之,石柱縣的綠色崛起戰略,就是充分利用地方的生態優勢,走綠色發展之路,在發展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葛建華(福建省政和縣副縣長):

現代農業助力精准扶貧

政和縣地處閩北,總面積1745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6.4%。先後獲“中國竹具工藝城”“中國錐栗之鄉”“中國楠木之鄉”“中國白茶之鄉”“產茶明星縣”等稱號。擁有中國馳名商標“政和工夫”紅茶、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政和白茶。

政和縣是原中央蘇區縣,是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工作的地方,在他的帶領下,政和縣現代農業發展專案入選了民生工程。政和縣委縣政府非常關心民生,將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工作重中之重。

近年來,政和縣積極開發現代光伏農業,在棚頂架設光伏電板,發電後併入電網,多措並舉助力當地精准扶貧。2015年經過多方考察、調研,政和縣現代農業發展專案在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的推動下落地。政和縣還吸收了各地光伏專案建設經驗,引入分散式光伏發電項目,在全縣40個貧困村3200戶貧困戶進行嘗試,建設當年就獲得了收益。

王剛(四川助老之家健康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把中國的養老事業做好

四川助老之家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主要從事社區居家養老和日間照料服務,深耕養老產業已整整10年。四川助老之家有專業的法律團隊和豐富的服務經驗,企業立足于社區,目前在四川、重慶、雲南、湖南、海南等地有100多個社區服務點,會員達到10萬餘人。

公司在5年前開始設計康養中心,目前在成都、西川、雅安、攀枝花等地都有了項目。四川助老之家與當地政府簽約,用政府的閒置資產作為康養基地,既可以解決當地政府閒置資產的問題,也可以解決當地的扶貧以及就業問題,為當地的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養老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健康和幸福,同時也關係到國家的和諧、安寧、穩定,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人的健康是民族希望和國家昌盛的重要標誌。”所以,四川助老之家希望通過與各地政府的合作,把中國的養老事業做好。

吳科(寧夏鹽池縣常務副縣長):

讓灘羊產業成為脫貧產業

鹽池縣位於寧夏東部,處在陝甘寧蒙四省份交界地帶,國土面積8522平方公里,人口17.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4.3萬人。鹽池縣是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也是國家級貧困縣,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11228戶, 2014年貧困發生率為24.5%。

近些年,鹽池縣委縣政府堅持精神扶貧和物質扶貧同步推進,堅持高標準可持續脫貧,把脫貧作為底線任務,把富民作為最終目標。

鹽池縣是中國的灘羊之鄉,鹽池灘羊在2010年被評為全國知名商標,2016年被評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17年被評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樣板縣。因地制宜,鹽池縣把灘羊產業作為脫貧富民的一號產業來抓。

發展灘羊產業,鹽池縣有兩條經驗,一是將灘羊產業進行品牌化、標準化、規模化,二是堅持走產融結合的路子。如今,鹽池灘羊已經成功地走進G20杭州峰會的餐桌,品牌價值達到68.9億元,知名度、影響力不斷提升,灘羊產業已經成為鹽池名副其實的脫貧產業、扶貧產業。

李研(新大倉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關注慈善和民生也是本職工作

新大倉集團作為央企控股公司,始終將做慈善與服務民生作為企業核心目標之一。新大倉集團在每年的年終預算裡,都會撥一定比例的專項資金用於慈善和公益。新大倉集團董事長在上世紀80年代就曾在某條高速公路上成立了交通救助機構,他本人也曾親自參與過救助交通事故中受傷的人員。

新大倉集團成立之後,據不完全統計,集團大概有60%多的員工參與過慈善捐款,有接近30%的員工參與了市政府的公益組織和公益活動。另外,集團有一半以上員工都有定期獻血的行為。

新大倉集團主營業務是大飛機的經營和租賃,還有和民生工程非常貼近的醫療設備。在醫聯體項目當中,新大倉集團對一些有這樣需求的國營醫院以及民營醫院,進行過支持或者有捐贈的行為。

總而言之,新大倉集團作為得到了各項政策關懷和支持的平臺,關注慈善和民生也是集團的本職工作。

黃明(廣東雲聯惠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扶貧濟困 精准幫扶

雲聯惠參與扶貧事業,積極組織、推動加盟商家及會員參與扶貧助貧,奉獻大愛。雲聯惠運用創新思維,推進產業扶貧,帶動了貧困地區脫貧,走在了產業扶貧的前列。為照顧大多數無網路操作能力的幫扶物件,雲聯惠專門開設了扶貧帳號,委託給他們的可靠親屬協助進行查詢、現金返還等帳戶操作,把“精准扶貧、精准脫貧”落到了實處,做到了“真扶貧,扶真貧”,徹底解決“貧根難清”的問題。

此前,雲聯惠就已斥資設立了“上海市慈善基金會雲聯惠(上海)精准扶貧專項基金”,基金將惠及400餘位各界貧困人士。2016年雲聯惠在延安等革命老區幫扶17戶特困戶、45戶貧困戶,支出300萬元扶貧資金,做到了扶貧濟困、精准幫扶。

楊金成(許昌市惠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讓百姓都能買得起房

許昌市惠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開發理念是為更多的老百姓建低價房,建平民地產,讓更多人都能買得上房、住得起房。

公司從創新“委託代建”住房模式至今,已經成功開發建設了三個樓盤。第一個樓盤均價1600元每平方米,比當地商品房價低35%。第二個樓盤均價2890元每平方米,比當地商品房價低39%。第三個樓盤均價2980元每平方米,比當地商品房價低42.5%。

這三組數位可以看出,惠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建的房子價格很低。低在哪兒?低在公司運用“委託代建”住房模式給百姓建房。“委託代建”就是把打算買房的人組織起來、資金歸集起來,由公司來給大家建房。這樣做,第一沒有融資成本,第二沒有廣告成本,第三沒有售房成本,第四內部管理成本也大大降低。

目前,惠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已經做到了“五個無”,無銀行貸款、無社會融資、無內外欠款、無分文拖欠農民工工資、無分文拖欠工程款,贏得了社會廣泛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