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火眼說|中國中等收入人群超3億,標準真的靠譜嗎?

據保守測算,目前我國中等收入群體已超過3億人,大致占全球中等收入群體的30%以上。

來 源丨每日經濟新聞(nbdnews)、《瞭望》新聞週刊、21世紀經濟報導、蘇甯財富資訊等

中等收入標準

年收入2.5萬元~25萬元

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中等收入標準為,成年人每天收入在10~100美元之間,也即年收入3650~36500美元。按照美元與人民幣1∶7的保守匯率計算,世界銀行中等收入標準為2.5萬~25萬元人民幣。

以2016年的國家統計局資料說明:按全國居民五等份(人數各占20%)收入分組,

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5529元,中等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2899元,中等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0924元,中等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1990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59259元。

顯然,中高收入組和高收入組合計40%的人口落入了世界銀行中等收入群體的標準。即使在高收入組內部把25萬元以上群體擴大到10%,所剩下的10%的人口加上中高收入組的20%人口,合計我國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也達到30%。

此前,據瑞士信貸研究中心研究,全球大約有10.5億人的中等收入群體,其中中國占比接近35%,也即3.7億中等收入群體。

標準不一樣

中等收入群體資料天差地別

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在中國月薪2000多人民幣便能進入中等收入群體,這樣計算合理嗎?目前關於中等收入群體並沒有統一標準,中等收入者的具體劃分方法也存在許多爭議。除了世界銀行的標準外,許多組織和機構都給出過中等收入群體的計算標準,

得出來的結果大相徑庭。

1月7日,中國社科院社會政法學部、中國社科院國家治理研究智庫舉辦新時代國家治理高端論壇,並發佈《中等收入群體的分佈與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戰略選擇》報告。根據上述報告,按總人口計算,中國大約有4.5億多人口屬於中等收入家庭。如果將中間收入群體、中上收入群體和高收入群體相加在一起,則大約有6億人口屬於中等收入以上收入家庭。

根據這個標準,中國中等收入群體數量高達1.09億人,總數高居全球第一,遠遠高於美國和日本的9200萬人、6200萬人。雖然兩份報告發佈時間相差兩年多,但1.09億與4.5億天差地別的資料說明中等收入群體並不是一個嚴格的概念。

理解中等收入者的焦慮

當然,計算中等收入群體還有一個感性的方法,而這可能更符合普通人的感受。日本管理學大師大前研一曾對中等收入群體提了三個問題:

第一,房貸是否給你的生活帶來了很大壓力?

第二,你是否不敢結婚,或不打算生兒育女?

第三,孩子未來的教育費用是否讓你憂心忡忡?

大前研一認為,如果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有任何一個為“是”,你就不算中等收入群體。而現實中又有多少人能對這3個問題都說否呢?

蘇甯金融研究院研究員付一夫解釋到,中等收入群體處境略顯尷尬,收入水準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他們渴望像高收入人群那樣享受高檔次高品質的生活,有時卻又不得不懷揣底層收入人群那樣謹小慎微的心態。

這樣,受到上下兩股“力道”的反向拉扯,中等收入群體內部也隨之出現了分化——雖然都叫中等收入群體,但內部也出現了“上層”和“下層”之分。按照麥肯錫的估計,到2022年,中國的上層中等收入群體將占城市家庭總數的54%,下層中等收入群體則占22%,而十年前的2012年,中國上層中等收入群體占14%,下層中等收入群體占54%。

表面看上去,未來高收入群體的比重會進一步增加,這理應是一件極好的事情。然而,深究下去,我們不禁又要一聲歎息。因為不管我們是否願意承認,在今天的北上廣深以及部分二線城市,這份報告中“富裕人群”的收入水準(年收入≥22.9萬元)充其量也就是中等收入程度,更不用說一抓一大把的上層中等收入群體(年收入10.6~22.9萬元)。

正如有網友感歎,從社會底層跨入中產很難,但要從中產滑入底層卻非常簡單,只需要你失業、單位效益下降,或者家庭成員生病就可以了!這也是許多人雖然收入早已邁進中等收入群體,卻普遍缺乏身份認同的重要原因。

收入水準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他們渴望像高收入人群那樣享受高檔次高品質的生活,有時卻又不得不懷揣底層收入人群那樣謹小慎微的心態。

這樣,受到上下兩股“力道”的反向拉扯,中等收入群體內部也隨之出現了分化——雖然都叫中等收入群體,但內部也出現了“上層”和“下層”之分。按照麥肯錫的估計,到2022年,中國的上層中等收入群體將占城市家庭總數的54%,下層中等收入群體則占22%,而十年前的2012年,中國上層中等收入群體占14%,下層中等收入群體占54%。

表面看上去,未來高收入群體的比重會進一步增加,這理應是一件極好的事情。然而,深究下去,我們不禁又要一聲歎息。因為不管我們是否願意承認,在今天的北上廣深以及部分二線城市,這份報告中“富裕人群”的收入水準(年收入≥22.9萬元)充其量也就是中等收入程度,更不用說一抓一大把的上層中等收入群體(年收入10.6~22.9萬元)。

正如有網友感歎,從社會底層跨入中產很難,但要從中產滑入底層卻非常簡單,只需要你失業、單位效益下降,或者家庭成員生病就可以了!這也是許多人雖然收入早已邁進中等收入群體,卻普遍缺乏身份認同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