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市政協委員林向峰做客《兩會直播間》談醫改

青島市政協委員、山東紫荊醫療護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向峰做客半島《兩會直播間》。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 劉笑笑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孟達

看病問題是兩會期間頗具熱搜體質的話題。1月8日,半島都市報、半島網、半島用戶端全媒體平臺重磅推出的《兩會直播間》特別節目《代表委員聽你說》,請到青島市政協委員、山東紫荊醫療護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向峰暢聊醫改、大健康等話題。

三件提案,件件戳中痛點

聽民意,聚民心。

1月8日,廣受好評的《兩會直播間》特別節目《代表委員聽你說》如約而至,剛剛報到的青島市政協委員、山東紫荊醫療護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向峰參加完預備會就來到了演播室。

紮根醫療行業10多年的林向峰,每年的提案幾乎都會立足大健康產業的相關議題發現問題,並有針對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今年他又有3個提案是跟大健康有關的。他的第一個提案是關注醫生資源的有效利用的。

“我們瞭解到,上海、杭州有很多醫生組成醫生集團,將自己的醫療技術市場化。前段時間我到杭州接觸到全國第一個醫生集團,通過交流受益很多。這次會上我就要建議青島也嘗試建設醫生集團,促進醫師多點執業,提升醫療技術市場化水準,促進醫療要素自由活動起來,加強青島醫療建設。”

他的第二個提案是關於醫保支付和醫院關係的。“一個是我們期待醫保支付更多地強調收診在基層醫療機構,避免過多的患者擁擠到大醫院;第二個在實施醫保控費制度上能基於醫療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控費,而不是一刀切。

如果直接通過藥占比、耗材占比這些指標執行,就會將一些藥品和耗材直接切斷,有些藥品耗材的保障、手術的進行都不能很好地展開。不能因噎廢食。”

第三個提案關注到醫療陪護。林向峰說,青島一直在提病有良醫,他去年的提案也關注了這方面,並且提出“患有優護”的建議,就是使得病患在康復期間能得到更好的陪護,並形成市場化,讓優質的陪護工作人員能得到有力的支持。

病號紮堆大醫院,如何破解

訪談中,主持人提到了最近流感導致很多醫院的門診紮堆,尤其是一些大醫院。對此,林向峰也有感觸。“大醫院醫療資源過度緊張,但是很多疾病去一些基層醫院都很容易解決。

現在是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人少,鄉鎮醫院人更少,這種現象的出現實際上在於人們對於名醫的信任,或者說是對優質醫療資源的相信,這是無可厚非的;但作為政府、管理者,應該從醫療體系的旁觀者角度看。”

他說,這些年青島市政府也在加強家庭醫生的簽約,提升家庭醫療保健認知;這些年青島市也一直在做醫聯體的建設,醫聯體的建設將優質的三甲醫院和基層醫院結為一體,實現醫療資源的互動,讓優質的醫療人才能下到基層,完成百姓享受優質診療服務的初衷。“這裡面有個例子,上周我們去即墨溫泉鎮,它位於青島藍谷,是高端研發機構、大學聚集的地方。相對而言,原先一個鄉鎮醫院不足以提供高端的醫療服務。即墨區衛生局和青島市中心醫院就利用即墨區溫泉鎮醫院打造一個新的藍穀醫院。”他說,這是一種創新模式,直接突破了體制壁壘實現了三級醫院和一級醫院的聯姻。之前醫聯體建設主要是三級醫院和二級醫院的結合,這種三級和一級的融合,就將好的醫療資源直接帶到了最基層醫院。最終保障了市民看病的品質。”

市民建議急診室加床位

在當日的訪談中,一位市民題為“大醫院‘急診室’能不能先擴充一下床位?”的建議作為特別板塊介紹給了林向峰,他也表示將會吸收其中好的意見建議帶上兩會。

這份建議中,這位市民表示,上周他的母親腦中風被120送進醫院急診室搶救,由於沒有床位,只能去超市租了一張小床,支在大廳走廊裡,然後配合醫生搶救。因為阻礙來往行人和病號走路,小床和病人還需要不時搬來挪去,就這樣在急診室挨了三天才轉進病房。

“我們很瞭解眼下的大醫院看病難,以及床位緊張等問題,也知道青島市這幾年擴建了一些醫院和病房,至少眼下還是床位滿足不了需求,為此建議,院方能否想辦法為急診室擴充一下床位。”這位市民的觀點,在來信來電或網路留言的建議中不在少數。

對此,林向峰表示,“前段時間我看一組關於床位配置的資料,青島市的水準已經遠遠超過了國家水準,青島市在醫院建設、床位設置等硬體設施建設上特別重視。”他說,醫術高的醫院才稱之為大醫院,而有些醫術高的醫院前些年為了擴大規模和收入,闌尾炎等基礎病也往醫院收。“實際上大醫院的核心應該放在治療疑難雜症、重症上,如果把精力、物力、財力都放在基礎病的治療上,自身應接不暇不說,還荒廢了二級醫院本應該相匹配的床位,實際上是社會福利的喪失。政府的調控,除了醫保調控收診支付比例、醫聯體的建設之外,醫生集團的建設讓醫療資源沉到基層服務也是一種辦法,同時現在國家也在出臺政策,來限制大醫院的規模和收入。”

■連結 您寄來的信,我們都收到了

由半島都市報、半島網、半島用戶端全媒體平臺重磅推出的《兩會直播間》特別節目《代表委員聽你說》為市民打通了全媒體傳遞心裡話的通道。8日演播室裡,17封市民來信擺滿了演播台,這些正是連日來市民通過寄信的方式表達的心聲,並委託代表委員帶上市兩會。本報也正在陸續整理,並尋找有關領域的代表委員交給他們,帶上兩會。

市民有啥心裡話,代表委員聽你說。在2018年青島市兩會即將召開之際,半島全媒體平臺正式開通市民意見建議徵集通道,聽民意,暖民心。希望通過半島全媒體平臺將百姓的心裡話捎給代表委員,請他們將這些滾燙的心願帶上市兩會;近期本報也將邀請代表委員繼續到一線調研,將更多的百姓聲音帶上兩會。市民可以就城市發展、就業創業、環境保護、城鄉建設、國際化城市、美麗青島、文化自信、城市管理、文明青島、放管服、政府公信力,以及教育、醫療、養老、社會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民生話題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

參與途徑有四種:

1、寄信:到“市南區南京路110號半島都市報社15樓要聞採訪中心2018兩會報導收”,郵編266071;

2、發電子郵件:到 bdlh2018@126.com;

3、本報邀請市民與代表委員面對面溝通;

[編輯: 張珍珍]

相關專題:青島兩會

“這裡面有個例子,上周我們去即墨溫泉鎮,它位於青島藍谷,是高端研發機構、大學聚集的地方。相對而言,原先一個鄉鎮醫院不足以提供高端的醫療服務。即墨區衛生局和青島市中心醫院就利用即墨區溫泉鎮醫院打造一個新的藍穀醫院。”他說,這是一種創新模式,直接突破了體制壁壘實現了三級醫院和一級醫院的聯姻。之前醫聯體建設主要是三級醫院和二級醫院的結合,這種三級和一級的融合,就將好的醫療資源直接帶到了最基層醫院。最終保障了市民看病的品質。”

市民建議急診室加床位

在當日的訪談中,一位市民題為“大醫院‘急診室’能不能先擴充一下床位?”的建議作為特別板塊介紹給了林向峰,他也表示將會吸收其中好的意見建議帶上兩會。

這份建議中,這位市民表示,上周他的母親腦中風被120送進醫院急診室搶救,由於沒有床位,只能去超市租了一張小床,支在大廳走廊裡,然後配合醫生搶救。因為阻礙來往行人和病號走路,小床和病人還需要不時搬來挪去,就這樣在急診室挨了三天才轉進病房。

“我們很瞭解眼下的大醫院看病難,以及床位緊張等問題,也知道青島市這幾年擴建了一些醫院和病房,至少眼下還是床位滿足不了需求,為此建議,院方能否想辦法為急診室擴充一下床位。”這位市民的觀點,在來信來電或網路留言的建議中不在少數。

對此,林向峰表示,“前段時間我看一組關於床位配置的資料,青島市的水準已經遠遠超過了國家水準,青島市在醫院建設、床位設置等硬體設施建設上特別重視。”他說,醫術高的醫院才稱之為大醫院,而有些醫術高的醫院前些年為了擴大規模和收入,闌尾炎等基礎病也往醫院收。“實際上大醫院的核心應該放在治療疑難雜症、重症上,如果把精力、物力、財力都放在基礎病的治療上,自身應接不暇不說,還荒廢了二級醫院本應該相匹配的床位,實際上是社會福利的喪失。政府的調控,除了醫保調控收診支付比例、醫聯體的建設之外,醫生集團的建設讓醫療資源沉到基層服務也是一種辦法,同時現在國家也在出臺政策,來限制大醫院的規模和收入。”

■連結 您寄來的信,我們都收到了

由半島都市報、半島網、半島用戶端全媒體平臺重磅推出的《兩會直播間》特別節目《代表委員聽你說》為市民打通了全媒體傳遞心裡話的通道。8日演播室裡,17封市民來信擺滿了演播台,這些正是連日來市民通過寄信的方式表達的心聲,並委託代表委員帶上市兩會。本報也正在陸續整理,並尋找有關領域的代表委員交給他們,帶上兩會。

市民有啥心裡話,代表委員聽你說。在2018年青島市兩會即將召開之際,半島全媒體平臺正式開通市民意見建議徵集通道,聽民意,暖民心。希望通過半島全媒體平臺將百姓的心裡話捎給代表委員,請他們將這些滾燙的心願帶上市兩會;近期本報也將邀請代表委員繼續到一線調研,將更多的百姓聲音帶上兩會。市民可以就城市發展、就業創業、環境保護、城鄉建設、國際化城市、美麗青島、文化自信、城市管理、文明青島、放管服、政府公信力,以及教育、醫療、養老、社會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民生話題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

參與途徑有四種:

1、寄信:到“市南區南京路110號半島都市報社15樓要聞採訪中心2018兩會報導收”,郵編266071;

2、發電子郵件:到 bdlh2018@126.com;

3、本報邀請市民與代表委員面對面溝通;

[編輯: 張珍珍]

相關專題:青島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