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普通感冒與流感的本質區別?預防流感有6招

寒冬,人們經不住冷暖變化,頭痛、鼻塞、發燒的人群明顯增加,各年齡人群相繼“中槍”,尤其是兒童和老年人。人們普遍認為這些是著涼感冒的症狀,用些抗菌素治療即可。其實,無論症狀表現還是治療原則,

普通感冒與流感是有本質區別的。

流感是一種嚴重危害身體健康的呼吸道傳染病

感染病原體不同

普通感冒,俗稱“傷風”,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其中相當部分是由某種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

表現症狀不同

普通感冒的潛伏期大約為1天,

起病不急,以“卡他”症狀,咽部幹癢或灼熱感、噴嚏、鼻塞、流涕為主要表現。開始為清水樣鼻涕,2~3天后鼻涕變稠,伴有咽痛;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症狀,或僅有低熱、頭痛。如果後期沒有併發細菌感染,病程一般為5~7天,即可痊癒。

流感的潛伏期大約l~3天,起病大多急驟,全身症狀較重而呼吸症狀較輕。開始表現為怕冷、發熱,體溫可高達39℃~40℃,頭痛、咽乾咽痛、全身酸痛、軟弱無力。

流感是一種嚴重危害身體健康的呼吸道傳染病,流感常見的併發症有肺炎、病毒性心肌炎和神經系統感染。如不及時治療,流感亦致命,並非言過其實。

選擇藥物的誤區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認為只要患了流感或普通感冒就要使用抗菌藥物治療,其實不然。抗菌藥物對病毒無效,濫用抗菌藥物不但不能帶來治療效果,還會導致大量耐藥菌株出現。一般而言,

普通感冒時除非出現黃膿鼻涕或黃痰,並伴有發熱,不宜自行服用抗菌藥物;在明確有細菌感染或有併發症時,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抗菌藥物。

治療基本原則不同

普通感冒,目前尚無特殊抗病毒藥物,該病為自限性,病程多在1周左右,無嚴重症狀者可不用或少用藥,以對症處理、休息、忌煙、多飲水、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防治繼發細菌感染為原則。如後期併發細菌感染,

可根據病原菌選用敏感的抗菌藥物。常選青黴素、第一代頭孢菌素、大環內酯類或氟喹諾酮類。堅持有規律的適合個體的體育活動、增強體質、勞逸適度、生活規律,是預防普通感冒的最好方法。

流感治療基本原則為:一、隔離患者,保持房間通風。二、及早應用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如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以及奧司他韋和紮那米韋等。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只有早期(起病1~2天內)使用,

才能取得最佳療效。三、休息、多飲水、飲食易於消化。兒童和老年患者應重視密切觀察併發症,發現有繼發細菌感染時,及時應用抗菌藥物。流感治療中,可酌情使用中成藥製劑,如疏風解毒膠囊、銀翹解毒類、雙黃連類口服製劑等。

在明確有細菌感染或有併發症時,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抗菌藥物

預防流感有6招

對付流感,及早就醫進行對症、抗病毒治療,患者充分休息、增加體質、多喝水等,是能使病痛減輕,病人得到較快的康復。

1.預防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由於流感病毒的變異性,因此流感疫苗必須每年接種才有效,最佳疫苗接種時間為流行高峰季節到來前的每年12月至下年度3月。當然在流行高峰季節前接種流感疫苗,也能達到減少發病、減輕病痛、避免併發症的作用。

2.增強體質、適量戶外運動、均衡飲食、充分休息、從容心態、多喝開水等,都能對預防流感有良好的作用。

增強體質、適量戶外運動、均衡飲食、充分休息

3.良好的衛生習慣和行為,如做好家居和辦公場所的通風、清潔,注意個人手部的衛生,勤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防止飛沫污染他人,流感病人佩戴口罩等,均能有效的預防流感的發生和傳播。

4.做好公共交通工具的清潔衛生,做好公共場所通風和空調系統的清潔衛生,對流感病人的家居和場所進行清潔消毒等,均能有效的預防流感的傳播。

5.對人群密集場所如學校、托幼機構等單位,要做好晨檢、午檢工作,及早發現發熱病症學生,並勸告家長及時就醫。

6.公眾如自己感覺發熱(體溫大於等於38℃),伴咳嗽、或咽痛等流感樣症狀時應主動求醫,輕症流感患者可居家隔離治療。重症患者應及時就醫,按照醫囑治療。

聲明:本文章及內容僅作交流之目的,任何僅僅依照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而做出的行為,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後果,由行為人自行承擔責任。如果您需要專業的醫療服務或醫療諮詢意見,應向具有相關資格的專業人士及機構尋求專業醫療幫助。

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抗菌藥物

預防流感有6招

對付流感,及早就醫進行對症、抗病毒治療,患者充分休息、增加體質、多喝水等,是能使病痛減輕,病人得到較快的康復。

1.預防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由於流感病毒的變異性,因此流感疫苗必須每年接種才有效,最佳疫苗接種時間為流行高峰季節到來前的每年12月至下年度3月。當然在流行高峰季節前接種流感疫苗,也能達到減少發病、減輕病痛、避免併發症的作用。

2.增強體質、適量戶外運動、均衡飲食、充分休息、從容心態、多喝開水等,都能對預防流感有良好的作用。

增強體質、適量戶外運動、均衡飲食、充分休息

3.良好的衛生習慣和行為,如做好家居和辦公場所的通風、清潔,注意個人手部的衛生,勤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防止飛沫污染他人,流感病人佩戴口罩等,均能有效的預防流感的發生和傳播。

4.做好公共交通工具的清潔衛生,做好公共場所通風和空調系統的清潔衛生,對流感病人的家居和場所進行清潔消毒等,均能有效的預防流感的傳播。

5.對人群密集場所如學校、托幼機構等單位,要做好晨檢、午檢工作,及早發現發熱病症學生,並勸告家長及時就醫。

6.公眾如自己感覺發熱(體溫大於等於38℃),伴咳嗽、或咽痛等流感樣症狀時應主動求醫,輕症流感患者可居家隔離治療。重症患者應及時就醫,按照醫囑治療。

聲明:本文章及內容僅作交流之目的,任何僅僅依照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而做出的行為,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後果,由行為人自行承擔責任。如果您需要專業的醫療服務或醫療諮詢意見,應向具有相關資格的專業人士及機構尋求專業醫療幫助。